广西桂林市、贺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2-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左传》记载:“晋卻至与周争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晋候使卻至勿政争。”材料反映出( )
A、周天子丧失土地主宰权 B、宗法制度已经全面崩溃 C、土地私有制已普遍确立 D、晋侯正式取得霸主地位2. 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
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3. 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
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4. 据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书中估算: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000吨白银,日本生产了约8000吨,总计38000吨。而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约为7000-10000吨,占百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
A、明朝中前期保持着出口贸易顺差 B、明朝白银加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白银取代黄金成为世界主要货币 D、中国处于世界贸易体系中心地位5.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云:“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教国思潮的兴起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6. 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高中教材版本
课文表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Ⅱ)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人民出版社(必修Ⅱ)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岳麓书社(必修Ⅱ)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B、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 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7. 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这一场景出现( )
A、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8. 1985年,广东《羊城晚报》刊登的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报道:“一些大学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企业‘炒更(对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 “炒更”现象反映出( )
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完善9.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 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10. 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这则小故事反映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
A、暂时调和宪法制定中政党矛盾 B、完善立法程序来防止决策谬误 C、扩大国会立法权强化中央集权 D、建立国会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11.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反映出“新政”( )A、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 C、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12. 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政治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制止了局部战争爆发 B、核竞赛不断激化美苏两国矛盾 C、经济全球化冲破两极格局僵局 D、“冷战”造成核恐怖下的平衡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古人对于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随意损害毁伤或生杀,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发挥了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梁苗儿要露尖”。……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样的思想和境界,散见于各类古典文献及道家儒家等著述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
材料二: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并通过征收排污费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但这类被动的“尾部治理”措施收效亦不甚显著……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同时,70--8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国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摸清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污染规律。……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梅雪芹《工业革会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国家环境得以较好解决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请从以上时间轴中任选三个以上事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先摘录三个关联事件,再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督鄂被视为(湖北)武汉现代化发展历程的重要界标,此后武汉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矿务学堂、自强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等,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在“游学”方面,湖北是晚清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到1905年,仅留日学生就达1700余人,居全国之冠。张之洞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已成为新式教育的中心和国人瞩目之区。
——摘编自陈锋、张笃勤《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在湖北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之洞教育改革。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日俄战争足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这一势力范围而进行的一场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战,……是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与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同时也是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新兴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战胜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沙俄,日俄战争后日、美、俄、英、法、德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对远东与世界的争夺更趋激烈,这对远东与世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摘编自《略论日俄战争对远东与世界国际关系的影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2)、依据材料,概括日俄战争对中国及远东局势的影响。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旧的“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及其一切反动法律”,作为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的董必武指出“旧的必须彻底粉碎,断的才能顺利成长。”而对既有旧的法律从业人员、他的办法则是改造,从1949年下半年到1952年上半年有4000多名旧司法人员经过改造,被吸收到司法部门参加工作。在新的法律不能立即制定出来之前,董必武一方面指示“各级司法机关办案,有纲领、条例、命令、决议等规定的从规定;没有规定的,照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办理。”使得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各层面的运行都做到了“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在1949年至1953年间,他直接“参与和领导制订的各种法律、法令和条例就达到3000多种”,在1949年到1951年间,相继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逐步创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当时客观需要的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各种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系统。
——摘编自王立《董必武对中国法制的两大贡献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董必武领导法制建设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董必武对新中国初期法制建设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