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素质教育学习质量监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2-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旖(qí)旎 萌(méng)发 睥(bì)睨 赋(fù)予 B、祈祷(dǎo) 作揖(jí) 颓(tuí)唐 缅(miǎn)怀 C、彷(páng)徨 庇(pì)佑 蹂躏(lìn) 渲染(rǎn) D、气馁(něi) 遵循(xún) 踉(liàng)跄 踌躇(chú)2. 下列语句中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爱情具有不可思意的力量,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时代相传的纽带。 B、冰雪世界别有一番风光,在冰雕馆里,一幅幅冰雕作品别出新裁 , 让人流连忘返。 C、“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这是季羡林《清塘荷韵》里引用的诗句,读来脍炙人口。 D、只有具备出众的才干,才能高度自信,才能在用人关头毛遂自见 , 并取得成功。二、现代文阅读
-
3. 阅读语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若,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一一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1)、这段话出自居里夫人的哪篇文章:(2)、春蚕给居里夫人留下怎样的形象?(3)、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力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2)、文中认为应该如何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3)、围绕“格物和致知”,作者对中国青年学生提出了怎样的希望?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代人的年
曹文乾
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年货市场更是火爆,人们大包小包地把年货争相拎回家,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一眨眼间新年又来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过年的认识也就不一样。父辈们惧怕过年,我们小时候望过年,现在的人顺其自然,对过年既不怕也不盼。
据奶奶讲,有一年除夕,她早早起床,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去打理安顿她的九个儿女。那时娃儿们没衣穿,男娃子便在肚脐处用一块“遮羞布”缠住,这就算是穿衣了。父亲九兄妹把小脚丫插进热灰里,围坐大火笼,活像几只灰老鼠。奶奶那天为全家人准备的团年饭是“野菜面子汤”(将小麦面兑水搅拌而成的面疙瘩与野菜煮沸)。全家人正端碗吃着,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哐咚哐咚”的军靴声,这是日本鬼子进村大扫荡来了。奶奶紧紧抱住她的幺儿子一一我的父亲,心一下子悬到了嗓门眼,万幸的是日本鬼子总算没有闯进屋来。
父辈们那代人,到了过年那天总算可以吃上一口白米饭,真真切切地体昧纯米饭的滋味,365天解一次馋,因而望过年也是人之常情的。
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次过年,父亲手里拎着从生产队分来的一厅半猪肉和3斤菜油,满脸的欢喜。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 “过年有肉吃哕!”一边手舞足蹈。我依稀记得那次年饭桌上,母亲摆上了12个菜,那可是一年中最丰盛、最可口的饭哩。
我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天天掐着指头算还有几天过年,盼过年是因为那时候很穷,平时生活都是吃一些红薯和菜饭,甭说猪肉、饺子了,等到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有了,我们就狼吞虎咽一饱口福。平曰里也没有新衣服穿,因为一没有钱,二没有布票,那个时候凭布票购布匹,每人每年划不到一件衣服的布匹,我们5兄妹就轮流地买布做衣服,老大穿不了的衣服就老二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捡旧”,直至这件衣服补丁连补丁。过年还有我们男娃子最喜欢玩的鞭炮,平日里听不见鞭炮声,也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放鞭炮。
拜年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一,我和堂兄姐弟们去给父辈们拜年。当时,三妈居住较偏僻,我们十多人结伴而行,便派大哥作为代表去给三爹拜年。大哥拜年归来告诉我们,三妈特高兴,还为他煮了一个荷包蛋。我们听说后,个个后悔,当初该跟大哥一同去的。于是乎,我们浩浩荡荡蜂拥而至直奔那山旮旯的三妈家。到了三妈家,我就担心得很,三妈有没有这么多鸡蛋啊,我眼珠子骨碌碌她盯着三妈的厨房,可就是不见三妈灶里冒出烟来。看来荷包蛋是没有指望了。临走的时候,哥哥姐姐们一个劲地往我小小的衣兜里塞“豌豆”(蚕豆)、“苕皮子”(红薯片)。我心想,今儿哥姐们咋对我这么宠。可脚下刚迈出三妈的家门,哥姐们把我的衣袋抢得个精光。
成年后的我们总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付过年。因为幸福一直萦绕着我们。平日里想吃就“嚓嚓”地剁它几块五花八门的家禽野味。只要经济宽裕,心想就能成。因此,一年365天,每年你都可以杀猪宰羊,每天你可以去泡餐馆,安逸地享受,拥有幸福的日子真好!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萦绕
偏僻
搅拌
旮旯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
②于是乎,我们浩浩荡荡蜂拥而至直奔那山旮旯的三妈家。
(3)、三代人的年各有怎样不同的特征,请概括说说。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过年有肉吃另啰!”一边手舞足蹈。”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5)、作者饱含深情的回忆儿时“年”的味道,丝丝感动润心田。包饺子、挂灯笼、放鞭炮、拜大年……春节的习俗太多太多,家庭的年味也太过丰富,请你也用生动的语言来回忆你家的幸福“年”味。(至少运用一种描写方法)三、语言表达
-
6. 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的书写名句和对联。
(1)、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中表达这一观点的两句话是: , 。(2)、《论语》中以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区分君子与小人,发人警醒的句子是: , 。
(3)、教材内这几篇诗文蕴含着深挚的家国情怀,感人肺腑,启人深思。请从《春望》、《赤壁》、《过零丁洋》、《清塘荷韵》、《观沧海》中,任选其一,概括提炼内容,对出下联。上联:苏东坡望月送祝福;
下联:。
四、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燃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解释划线实词的含义①或王命急宣
②素湍绿潭
(2)、文中描写夏水奔腾迅疾“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你想到李白的哪两句诗?(3)、写出文中描写树木充满奇趣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五、中国名著
-
8. 阅读语段完成习题。
原来蔡夫人素疑玄德,凡遇玄德与表叙论,必来窃听。是时正在屏风后,闻玄德此言,心甚恨之。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少顷复入席。表见玄德有泪容,怪问之。玄德长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表曰:“吾闻贤弟在许昌,与曹操青梅煮酒,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建乎?”玄德乘着酒兴,失口答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表闻言默然。玄德自知语失,托醉而起,归馆舍安歇。后人有诗赞玄德曰:“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1)、语段出自名著《》,作者是。(2)、文中那一细节凸显了刘备的英雄形象?(3)、建功立业,这是大丈夫的人生追求,而慨叹年华老去壮志难酬往往成为一种心结,这让人想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句子:。六、综合性学习
-
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在福布斯榜上的才是有钱人,还有一些人是大隐隐于世的。比如赵泰来,虽然拥有无数财富,可他却从来没有看重过这些钱。
英籍华人出生的他,曾经和金庸、陈香梅一起获得过“世界杰出华人奖”。身为亿万富翁的他,一直都有一个执着的爱好,那就是收藏古典文玩,曾经向中国捐赠5万多件收藏品,市值超过8亿元。
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豪迈大义!
(1)、赵泰来的“大义”之举,诠释了居里夫人的“梦想家”的含义,也谱写了和平年代的正气歌,就像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豪迈誓言:。(2)、在世人普遍崇尚马云、王健林这些富豪的时代,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悟呢?请写一段100字以上的文字,表达你的心声。七、命题作文
-
10. 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一):你在我幸福的回忆里
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名中学生总是因为自己的成绩低而苦恼。一天晚饭后,父亲与他一起走进一座高楼,并领着他沿着楼梯一步一步走向楼顶。看着脚下迷人的夜景,父亲说:“学习如人生旅途中没有电梯一样,只有沿着台阶一步步登上顶点,才会见到最壮丽的风景。”这个孩子顿有所悟。后来,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不少于500字。(3)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