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安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1-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液态氧 C、空气 D、水泥砂浆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蜡烛熔化 C、灯泡通电发光 D、干冰升华
  • 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
  • 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 + O2 __  SO2 B、Mg + O2 __ Mg O2 C、C+ CuO __ Cu+CO D、4P + 5O2 __ 2P2O5
  • 5. 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SO2 B、CO2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 6.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 7.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天然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 8. 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直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根据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表,可帮助正确书写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 9.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 10.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2  B、O    C、Cu   D、CO2
  • 11.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 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 12.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汽油 D、酒精
  • 1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B、H2O2 C、SO2 D、CO2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能用于制铅笔芯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D、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生石灰,溶剂是水
  •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16. 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用排风扇排出
  • 17.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18. 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
  • 19.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反应物 B、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间质量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20. 图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若t1℃为20℃,则a、b、c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二、填空题

  • 21. 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硝酸银
    (2)、碘酒中的溶剂的化学式
    (3)、水银
    (4)、硬水中的镁离子
    (5)、硫酸亚铁
  • 22. 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和过滤水中的杂质。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 23. 图是一盏废旧台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同时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红发现铝箔很薄,这是由于铝有良好的性而制成的;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为了验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志从实验室领来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并只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进行实验,即达到了实验目的。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水的洗涤剂洗掉,这是由于洗涤剂有功能。
    (2)、说出防止你家菜刀生锈的两种方法
    (3)、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石油和天然气
  • 25. 就下列有关资源利用的知识填空
    (1)、甲烷是很好的燃料,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炼铁常用的设备是;冶炼1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8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t=。(结果精确到0.1t)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选填字母)。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 26. 按图7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右侧U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根据U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在下表的A、B、C、D空白处填空(从给出的①~⑤中选择相应序号填到表格里)。

    ①锌粒+稀硫酸   ②氢氧化钠+水  ③硝酸铵+水  ④氯化钠+水  ⑤生石灰+水


    A、B、C、D

  • 27. 实验室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图8是小明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操作是(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3)、配制时应选择(填“10”、“50”或“100”)mL的量筒和(填一种仪器)一起配合来准确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 28. 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有两个反应的部分生成物省略没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所属的类别;(选填“单质”或“氧化物”)
    (2)、C物质的用途(写一条即可)
    (3)、①②③④四个转化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选填数字序号);
    (4)、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9. 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由导管、双孔塞(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氧气不宜用装置(填字母),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用装置F来收集CO2 , 则气体应从(选填a或b)进入,若用装置F来检验CO2则瓶内应用(填物质名称),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

  • 30. 探究铁丝燃烧。如图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
    (2)、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
    (3)、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

四、简答题

  • 31. 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取20g的黄铜屑样品,向其中加入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消耗的稀硫酸质量为100g。计算:
    (1)、20g的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