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2-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在下列常用的器具中能对所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
    A、放大镜 B、烧杯 C、镊子 D、三角架
  • 2.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极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通过 C、不宜污染物镜 D、易染色
  • 3. 研究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和实验法 B、调查法和分类法 C、比较法和归纳法 D、调查法和实验法
  • 4. 一台显微镜,它的三个目镜分别是5×、10×、15×,两个物镜分别是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50、400 B、100、200 C、50. 600 D、400. 600
  • 5.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生病时,需要用测量水温的温度计测体温 B、对于同一物体,不同人的测量结果相同 C、平时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测量 D、测量时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 6. 在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 7.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述,这里的“绿”主要是指( )
    A、苔藓 B、蕨类 C、种子植物 D、藻类
  • 8.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转动转换器能使光圈变大 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准焦螺旋
  • 9. 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若要调节视野亮度,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转换器、目镜 B、反光镜、遮光器 C、遮光器、转换器 D、反光镜、转换器
  • 10.

    如图是小红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 11. 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

    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成熟
  • 12. 血液不仅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其属于(  )

    A、营养组织 B、结缔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 13.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
  • 14. 苹果是许多人喜欢食用的一种水果,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苹果(果实)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 15. 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 16. 人体与玉米植株相比特有的结杓层次是下列中的(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
  • 17. 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完成功的关键是( )
    A、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D、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 18. 海带是一种食用的海藻,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海带扁平的 (  )

     

    A、 B、叶状体 C、根   D、根状体
  • 19. 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理由是(  )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体很微小 D、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 20. 葫芦藓的植株具有( )
    A、根、茎、叶 B、不具根、茎、叶 C、茎、叶和假根 D、根和茎
  • 21. 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⑤ C、④②③⑤ D、②⑤①③④
  • 22. 肾蕨、铁线蕨都属于蕨类植物,下面对蕨类植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结种子 B、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C、植株只有跟、茎、叶,没有种子和果实 D、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
  • 23.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 )
    A、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B、生殖发育过程不需要水 C、植株高大,茎叶内无输导组织 D、可以用分根的方式繁殖后代
  • 24.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区别于种子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是(  )

    A、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叶 B、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茎、叶 C、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根、茎、叶 D、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 25. 草履虫体内把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的结构是( )
    A、表膜和伸缩泡 B、收集管和伸缩泡 C、收集管和胞肛 D、伸缩泡祁食物泡
  • 26. 在玻片上有一“9b”字母,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
    A、9b B、q6 C、6q D、b9
  • 27. 如图的A~D中,最能体现细胞分化的是( )


    A、A B、B C、C D、D
  • 28. 下列植物的根系属于直根系的是(    )

    A、玉米和韭菜 B、白菜和萝卜 C、水稻和向日葵 D、高粱和蒲公英
  • 29.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是一种多细胞动物 B、草履虫的运动依靠纤毛的摆动 C、草履虫用一个细胞完成整个生命活动 D、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对自身有利的反应
  • 30. 下面都是我国的珍稀植物,其中一个的植物学特征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
    A、水杉 B、银杉 C、银杏 D、桫椤

二、非选择题

  • 31. 小明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答题时[]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中小明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填字母).a的操作方法可避免:在b图片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 如果制作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b图片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2)、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高、低)倍镜下观察.小明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
    (3)、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明应转动图乙中的[].选择放大倍数更的物镜。
    (4)、果肉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32. 请在下列各序号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结构名称,以完善细胞的概念图。


  • 33. 探究与实验: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他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够产生反应。

    (1)、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用从培养液的(填“表”或“底”)层吸收。
    (2)、在甲、乙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甲图中,草履虫受到的刺激是刺激;乙图中,草履虫受到的是刺激。
    (4)、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4.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如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 -- 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称为
    (2)、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 细胞呈管状,属于组织,B3属于组织,此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属于组织。
    (3)、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4)、人体的结构比玉米植物体多了一个结构层次是
    (5)、玉米植株的不断长大与细胞的有关。
  • 35.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昵?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依据如图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盏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⑸表达和交流。

  • 36. 按实验要求,完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7个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把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上的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的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完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盏玻片下面出现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