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宇宙和粒子》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下列各种微观粒子尺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 B、分子、原子核、原子、质子 C、分子、质子、原子、原子核 D、原子、分子、原子核、质子2.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D、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3.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4.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不容易拉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分子之间有空隙 D、打扫教室卫生时,会发现尘土飞扬——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5. 下列现象不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的是( ).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药瓶中的药水 B、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C、柴油机工作时把空气吸进气缸 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6. 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宇宙的步伐。关于对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宇宙是天体结构系统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7. “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它距离我们4.2光年。由此可知A、比邻星是个黑洞 B、比邻星是银河系的成员之一 C、比邻星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 D、目前的人类飞行器从地球飞到比邻星需要4.2年8.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固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汤姆生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D、宇宙是一个有中心的天体结构系统9.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 C、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10. 2022年9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相关信息。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猴痘病毒的照片,该病毒直径在200nm左右,可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是分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构成飞沫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C、猴痘病毒随飞沫在空中的传播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预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11.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寒冷的冬天,潮湿的手摸铁栏杆时,手被“粘”住了 D、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12. 把钢铁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同时有引力和斥力13. 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现象:轻质小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 推测: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现象:一滴墨水扩散到整杯清水中 推测: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为彩色光 推测:白光不是单色光 D、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推测:分子间有空隙14. 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43分)
-
15.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它.如“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铅笔很难被拉断说明 .16. 人类对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索早就开始了。我国古人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说法,西方古人则提出了地静说、地平说、天动说等。16世纪初,哥白尼提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日心说”。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它旋转。后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了各种证据,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当然,现代天文学也发现了日心说的局限性。宇宙浩瀚无边,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偏远悬臂的一支。纵观这个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比如,一个理论被普遍接受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是正确的,每个理论都需要用来。我们要保持谦虚,时刻准备接受新的证据和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17. 原子的尺寸约为10-10m,与人体细胞相比的尺寸更小。研究表明,原子(选填“有”或“没有”)内部结构。18.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高速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是;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和中子组成的……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19. 天文学中常常用光年作为(长度/时间)单位,1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经时间传播的距离;糖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9m。把糖分子看作球形,已知直径为d的球体积约为d3 , 则一个糖分子的体积约为m3;假设糖分子一个挨着一个紧密排列,则边长为1cm的一正方体糖块约由个糖分子组成。20. 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甲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就相当于行星;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粘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如图乙所示,将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表示宇宙中的天体在相互。
21.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电的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如图是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并提出的两种模型,其中(A/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2. 著名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的内部是由和电子组成,从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结构类似于“太阳系”;原子非常小,如:铁原子的直径仅为m。23.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组成的,除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组成外,其他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组成。如图所示是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其中(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4. 电影《流浪地球》中主人翁刘培强身穿质量为120kg的宇航服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宇航服的质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发动机喷射“火焰”给地球提供动力,所利用的原理是。25. 阿伏加德罗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组成的。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原子的(选填“枣糕”或“核式”)模型相似,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就相当于行星。26. 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带电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就相当于行星.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
27. 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器材用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酸的体积为7.5×10﹣6cm3;
(2)把一滴油酸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甲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5cm。我们可以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未满半格的不计入个数,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油膜的面积是cm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如图乙所示,假设这层油膜是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大约为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 分)
-
28. 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越梳越蓬松。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现象。2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雾霾天气——空气中含较多的细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细颗粒物的形成,人为的因素是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细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大范围的漫游、悬浮,吸入人体会对呼吸系统、心肺甚至大脑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为安全值。
(1)、PM2.5在大气中漫游 (填“是”或“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2)、某地市区监测到雾霾天气PM2.5为107μg/m3 , 即相当于100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 g,市区笼罩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3)、请你结合生活体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① ;
②。
30.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该结构带电;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下列两种说法中的(选填A或B)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中的。
A.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
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
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31. 如图所示是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由上图分析可得a粒子带(选填“正电”或“负电”),a粒子穿过金箔(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4)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太阳系中的地球相当于原子中的
A.质子B.中子C.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