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3《平面镜成像》(基础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 2. 如图所示,在商店的橱窗里,用透明支架摆放着项链,顾客需要看试戴效果时,不取出项链,而是站在橱窗前适当位置处,橱窗上就会照出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的样子。在表示项链与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s'与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s 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 图中各图的纵坐标 s'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横坐标 s 表示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其中正确反映 了二者关系的图象是( )

    A、A B、B C、C D、D
  • 4. 如图甲,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A、 B、 C、 D、
  • 5.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为25 cm时,看的清楚,不容易疲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如图所示,小明的父亲在刮胡子时,眼睛距离镜子的最佳距离为(  )

    A、25 cm B、50 cm C、12.5 cm D、因为像的大小不变,所以平面镜到眼的距离远近都一样

二、填空题

  • 6. 如图所示,练功房中,演员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姿势,假设某演员的身高为1.70m,她离镜面的距离为0.5m,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为m,像与她相距m;若演员远离镜面一些,镜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 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要“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上发生了 . (选填“反射”或“折射”)
  • 8. 某同学身高1.65m,当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时,他与像间的距离为 , 如果人以0.6m/s的速度离镜而去,则像对人的速度等于
  • 9. 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是通过 方法液化的,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金 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 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 而影响观察,为使像更清楚医生还应将灯光照亮(选 填“平面镜”或“牙齿”),借助镜子可以观察到牙齿的背面,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

三、作图题

  • 10.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 11. 如图所示,AB是在岸上一棵树上静止的树枝,小明站在湖边,C点为小明的眼睛所在位置。

    (1)请画出AB通过平静的湖面所成的像A'B'

    (2)湖底有个石头D,小明看到D在水中的像与A点经湖面所成的像A'重合,请在图中画出小明看到的D点的完整光路。

  • 12. 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 1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甲                  乙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的位置.(选填“像”或“物”)
    (2)、如图甲,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放有(选填“蜡烛A”或“蜡烛B”)的一侧观察.在比较像与物的位置特点时,不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替代了(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的位置.
    (3)、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
  • 14.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15°

    2

    30°

    30°

    3

    70°

    70°

    (1)、小霞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两张在同一平面内的硬纸板 E 和 F 竖直放在平面 镜上,如图甲所示。然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E 沿 AO 方向入射,可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在 纸板上(选填“E”或“F”);实验时,同组的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都能看到硬纸板上光传播的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 反射”)的缘故;
    (2)、小霞改变角(选填“入射”或“反射”)的大小做了三次实验,得出的数据如表, 她多次实验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3)、小霞发现小明将实验装置安装成如图乙所示(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当小明把一束光贴 着纸板 E,从 A 点入射到 O 点时,反射光线将会____。
    A、照样落在纸板 F 上 B、在纸板 F 前,观察不到 C、消失,无法发生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