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两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石家庄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走进社区开展 “垃圾分类我先行” 宣传活动,学生们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知识。这一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①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

    ②培养亲社会行为

    ③脱离课堂专注实践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这句话启示我们(     )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个人的努力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 3.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
    A、母子情深 B、同学情谊 C、邻里和睦 D、师生关系
  • 4. 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围绕 “校园周边交通治理” 开展调研,最终形成提案提交相关部门。这些学生的做法体现了(     )
    A、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B、专注个人发展,忽视集体利益 C、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 D、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 5. 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主动帮助生病的同学补课

    ②周末独自在家打游戏

    ③参与社区环境清洁活动

    ④在网络上传播不实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网络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这说明网络(     )
    A、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C、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 D、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 7. 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应该(     )

    ①盲目相信,随意转发                                ②多方验证,辨别真伪

    ③关注出处,判断权威                           ④保持理性,拒绝一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 “某地发生地震” 的消息,未经核实就转发到朋友圈,引发恐慌。这启示我们(     )
    A、网络信息都不可信 B、要对网络言论负责 C、上网要遵守道德规则 D、不能在网上发布消息
  • 9. 下列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理解正确的是(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社会的发展与个人无关 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D、社会制约个人的成长发展
  • 10. 某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     )

    ①传承红色基因                                 ②增强爱国情感

    ③参与政治生活                         ④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网络直播带货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但也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问题。这说明网络(     )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是一把双刃剑 D、没有实际价值
  • 12. 小明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对方多次要求见面,小明应该(     )
    A、欣然赴约,展现诚意 B、拒绝见面,保护自己 C、告知住址,方便联系 D、视频聊天,确认身份
  • 13. 下列诗句中,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4.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热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下列属于社会生活空间拓展的是(     )

    ①从家庭到学校                                                ②从社区到网络

    ③从课本到实践                                          ④从课堂到实验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 某班开展 “网络正能量” 主题班会,下列素材适合入选的是(     )

    ①网友自发为灾区捐款捐物

    ②利用网络传播科学防疫知识

    ③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

    ④分享积极向上的励志故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关于媒介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媒介素养是成年人的必备能力 B、媒介素养就是会使用网络工具 C、媒介素养包括辨别信息的能力 D、媒介素养与个人成长无关
  • 18. 下列行为中,遵守了网络道德和法律规则的是(     )
    A、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B、传播网络谣言 C、参与网络公益活动 D、利用网络诈骗
  • 19.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滋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父母的抚育让我们健康成长

    ②老师的教诲让我们获得知识

    ③同伴的帮助让我们学会合作

    ④网络的发展让我们脱离现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和风险,青少年应该(     )

    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②远离网络,避免伤害

    ③提升媒介素养

    ④恪守道德和法律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 22.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河北沧州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 “走进非遗” 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进当地非遗工坊,近距离观察剪纸、木雕等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材料二   某校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忽视现实交往,对社会生活缺乏关注;还有些青少年在网络上随意发表不当言论,甚至传播虚假信息。

    (1)、材料一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成长有哪些意义?
    (2)、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23. 为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河北保定某中学开展了 “社会责任我担当”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行为辨析】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填序号)

    ①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②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③周末在家玩手机游戏

    ④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2)、【原因探究】请你分析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行动倡议】请你围绕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 24. 综合论述题

    从课堂到社区,从家庭到网络,我们的社会生活不断丰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在社会中成长,也要学会正确参与社会生活。

    请结合所学知识,以 “我与社会共成长” 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