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现象》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浅水处觅食,在水中形成了两个“影子”。关于这两个“影子”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影子”甲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影子”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当白鹭飞起来时,两个“影子”的大小都不变 D、“影子”甲不是像,“影子”乙是虚像2. 下列选项中,不是红外线的应用是( )A、烘烤食物 B、鉴别古画 C、监视森林火灾 D、电视遥控器3. 有关于测量、运动、声和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皮卷尺拉紧测量物体长度,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最理想的安静环境是0dB C、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D、不同物体选择的参照物相同,其运动情况相同4. 我国2000多年前的《墨经》就记载有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制作的小孔成像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影子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小孔成像仪上的孔开得越大,像就越小5.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漫反射现象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 C、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D、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6. 中国的古诗词、成语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于词句从物理角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镜花水月”,月亮是光源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镜面反射 C、“月有阴晴圆缺”,光沿直线传播 D、“皓月千里”,光的传播需要介质7.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靠近ON时,反射光线远离ON C、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NO方向射到O点,这时没有反射光射出 D、使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8. 人眼看不到的光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遥控器控制电视机利用了红外线 B、热成像仪利用了紫外线 C、“测温枪”利用紫外线来测量体温 D、医院用红外线灭菌灯消毒9. 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小鸟飞过,经湖面反射形成清晰的像,当小鸟距离湖面12m,湖水深2m,则小鸟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 )A、2m B、10m C、12m D、0m10. 如图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描述( )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一部分,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11. 如图甲,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2. 如图所示,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向上弯折,能正确表示所看到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3. “迷你实验室”中有这样一个小实验,在一只不透明的杯子底部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当水达到一定深度时,刚才看不到的硬币又看见了。如图中,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14. 如图所示,人在岸边看到水面下景物的正确光路图是( )A、
B、
C、
D、
15.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 AB 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 范围B 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 范围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二、填空与作图(本题共11小题;共27分)
-
16.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光线是 , 折射角是度。
17. 下雨时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得(选填“快”或“慢”)。小明看到闪电2s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小明m(空气中声速为340m/s)。雷声由空气中进水中后传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垂直界面AB进入玻璃砖后,在界面AC上只发生反射.
(1)、光线垂直界面 AB入射时,入射角的度数为 (选填“0°”或“90°”);(2)、在图中画出该光线经界面 AC 反射和从界面 BC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19. 春天到了,湖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晚上,行走在湖边的人看到水中灯饰的倒影原因是;看到灯光下自己的影子原因是。20. 如图所示,小亮站在离红外玻璃感应门3m处,透过玻璃门看到了自己的像,则小亮到像的距离为m。他站在原地不动,当感应门向两侧平行分开时,像的位置(选填“变化”或“不变”);白天,为了能看到自己更清晰的像,应该站在感应门(选填“内”或“外”)观察。
21.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22.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6℃时,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2)、完成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如图,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23. 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光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
24.(1)、如图所示,请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
(2)、在图中,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垂直水平面射向下方,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5.(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在图中作出物体ABC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26. 作图题:
(1)、在如图1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在如图2中,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平面镜MN,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脚前有一个发光点A,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人通过平面镜看到发光点A的像的光路图;(3)、在如图3中,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7小题;共32分)
-
27. 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将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尝试用一块白板去寻找入射光和反射光,并使它们同时呈现在白板上。
(1)、某次实验,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为。(2)、改变入射光方向,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旋转,逐渐远离法线的过程中,反射角角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4)、图乙中,让一束激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A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白板与平面镜。28.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 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29.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关(选填“有关”或“无关”);(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km。30.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的像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高,为了确定水中物体的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A.把一个防水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即为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2)、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右图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cm;(3)、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选填“a到水面的距离”或“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3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刻度尺各一个,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或“等效替代法”)。32. 七中初中物理活动课的同学们对光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后分成了两个小组对“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叮叮小组的同学用易拉罐制做简易针孔照相机,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咚咚小组的同学找来了玻璃板和棋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将“F”字样光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乙所示位置放好,若像成在光屏下方,可将整个易拉罐向(选填“上”或“下”)平移,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保持“F”字样光源的位置不变,将易拉罐靠近发光的“F”,叮叮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咚咚同学把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面,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棋子B都不能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咚咚同学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A、检查玻璃板是否与桌面垂直 B、换用另一块茶色玻璃板 C、增加棋子A的亮度 D、换一块更薄的玻璃板(4)、咚咚同学探究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观察到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多为倾斜安装,请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倾斜安装挡风玻璃的好处。33.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利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①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
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多次测量是为了;
③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2)、完成实验后,小明想到了如图所示的自行车尾灯,当汽车的灯光照在尾灯上时,汽车司机看到尾灯特别亮,则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四、简答与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
34. 清晨,小雨和妈妈到湖边散步,说笑中她们来到湖边,看到湖中的鱼儿听到她们的谈话声后快速地游走了。顺着鱼儿游走的方向看去,小雨发现长在湖水中的芦苇在水面处出现了错位的有趣现象。(1)、鱼儿可以听到谈话声说明了什么?(2)、长在湖水中的芦苇在水面处为什么会出现错位现象?35. 反坦克炮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火炮;演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1.5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后又经过4.5s听到爆炸的声音,声速为340m/s,炮弹飞行轨迹近似看作水平直线,求:
(1)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2)为什么先看到炮弹爆炸,再听到声音传来?
36. 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1)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2)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3)月光到达地球需要1min,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