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 1.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 2.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结点’”,这句话说明社会离不开个人。
  • 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 4. 小雨在抖音呼吁打砸美系车以反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这是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表现。
  • 5. 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交往现象。
  • 6.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是经济贸易的唯一途径。

二、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7.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8. 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促使中学生(   )

    ①学习生活技能,为将来打基础 
    ②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

    ③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 
    ④体验不同职业,引领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9. 依据下图,小浙推断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个人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元 D、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个人成长
  • 10. 近日,一则“14 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潘奕辰,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下列评价与潘奕辰的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 
    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杭州某校八(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④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2024年4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   )
    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D、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 13. 针对下表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   )

    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

    38.9%

    避免浏览不良内容

    32.9%

    注意分辨网络谣言

    27.6%

    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

    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B、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 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 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
  • 14. 江西省景德镇多维度打造对外传播和对外交流体系,制作多语种宣传片,运用海内外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陶瓷文化的国际传播范围,建立立体化的陶瓷文化城市海外形象。这说明网络(   )
    A、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B、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促进了人际交往 D、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 15.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刚平时主动关心父母

    ②小明常参加社区环保志愿活动

    ③小晴踊跃参加校运动会

    ④小红认真参加学校的研学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 下边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自觉抵制人工智能 D、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 17. 某校八(1)班小王同学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对所见所想用相机和日记进行了记录。

    【日记】

    日记一

    8月3日,我今天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爷爷在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也感到很快乐。

    日记二

    8月5日,我今天在小区里看到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通知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贵任。

    【相册】

    (1)、在日记一中,小王是什么样的身份?
    (2)、日记一与日记二中,小王的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
    (3)、根据相册内容拟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 18. 八年级(1)班的主题班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邀请你加入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们与社会】

    小智: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但人不可脱离社会而生存。

    请补充小智“人不可脱离社会而生存”这一观点的理由。
    (2)、【校园微观察】
    小善: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哪怕是“微行为”,也折射出我们的素养水平。
    微行为:
    小刚主动为山区小学生捐赠课外书籍
    小鹏组织义卖活动,所得捐赠养老院
    同学小飞认为:“小刚和小鹏的这些行为很小,且又耗时劳力,还是少做的好”,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小飞的观点。
  • 19. 2024 年 11 月 19—22 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数字未来”,引发对网络的思考。

    【共享网络生活】

    镜头一:聚焦“文化+科技”,数智文化更加多元开放

    镜头二:聚焦“合作+发展”,数字经济更加普惠繁荣

    镜头三:聚焦“智能+体验”,智慧未来更加可触可感

    【共建网络文明】

    (1)、以上镜头说明网络起到哪一积极作用?
    (2)、2025 年 11 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又将在乌镇举行。请为即将召开的峰会拟一主题。
    (3)、网络是把双刃剑,根据“共建网络文明”的资料说说这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好就会伤害自己的原因。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请制作一份正确享受网络生活的倡议书。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 20. 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12 公里。
  • 21.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 22.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 23.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2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 25.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五、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26. 元宵节也叫花灯节,农历正月十五很多地方都有庆祝元宵节的大型灯会。下页左图为元宵节赏灯指数地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元宵节当天,“明月伴花灯”可能出现在(   )
    A、北京市 B、云南省 C、江西省 D、西藏自治区
    (2)、以下赏灯装备合理的是(   )
    A、广州越秀灯会:厚羽绒服、保温杯、口罩 B、南京秦淮灯会:短袖背心、防蚊贴、口罩 C、山西张壁古堡灯会:厚外套、雨伞、口罩 D、哈尔滨松花江冰灯会:厚羽绒服、围巾、帽子、口罩
  • 27. 下图为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人口数量超过 1 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鲁、冀 B、鲁、粤 C、豫、川 D、冀、鄂
    (2)、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 13.50%。针对此现实状况,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①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③大规模引进国外移民 
    ④调整人口政策,配套支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8. 2024 年11月,第1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民族运动会共设海南、新疆2个赛区,共160余个项目。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民族大联欢等6场大型活动。据此,完成问题。
    (1)、少数民族运动会是展示民族风情、各民族联欢的盛会。结合所学,下列选项中,民族风情与所属民族相符的是(   )
    A、在“三月三”歌节赛歌、赏歌——维吾尔族 B、在那达慕节观看骑马、射箭——藏族 C、在雪顿节看马术表演、赛牦牛——蒙古族 D、在泼水节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傣族
    (2)、多民族的运动员同场竞技,参与160多个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项目,体现出(   )

    ①在我国,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②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

    ③我国体育事业高度发达,体育项目数量世界第一

    ④各民族之间只有文化互通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29.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天津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 30. 1860 年英国人抢劫圆明园时发现 60 多年前进贡过的东西,如英国高杀伤力的榴弹炮、炮弹等全套装备,竟然全都原封未动。由此可见(   )
    A、盲目自大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闭关锁国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C、清政府与西方在军事观念上存在巨大差距 D、清政府坚持传统引发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 31. 太平天国的《太平礼制》规定:“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这说明太平天国(   )
    A、制度建设卓有成效 B、领导集团腐败退化 C、最高领导自相残杀 D、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 32. 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最可能主要用于(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六、综合题

  • 33.
    图1图2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据图写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由图可知,我国陆地地势特征是
    (3)、
    (4)、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简述在这些地方建大型水电站的原因。
  • 3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

    材料二 以下三段文字摘自《洪仁玕自述》(注:洪仁玕是太平军的重要将领)

    (一)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

    (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

    (三)“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材料三 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中国大片江山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洪仁玕在 1859 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促进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二中记载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件事,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名称。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是如何体现太平天国的革命性的。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 35. 我国近代史与西欧有着不解之结,正是西欧叩开中国近代史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轮廓图 

    材料二 英国棉布生产产量(万码)

    材料三 鸦片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并且它的势力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经济上,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和叛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 10 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 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给英国政府的报告

    (1)、在西欧轮廓图中,甲、乙、丙中哪一处是英国?并根据材料二简述英国在华倾销棉制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触发“爆炸性事态”的表现。
    (3)、为改变材料四中“奇怪的结局”,英国政府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简述这场战争名称、主要目的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