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桂鼎学校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检测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研学首站是校史馆的“精神谱系”展厅。这里陈列着象征民族气节的书画与碑文,让我们在笔墨刀锋间,寻找精神的源头。
南宋画家赵孟坚将松、竹、梅放在一起,创作出了《岁寒三友图》,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作品中,松针、竹叶、梅枝交错,松针如芒,竹叶洒脱,梅花____(diǎn zhuì)其间,傲然怒放,____(qià rú)那品德高尚、不随波逐流的名士。画作充满韵致,看后让人心中的____(chóu yuàn)一扫而光。
狼牙山五位壮士以石头为武器,石头像____(báo zi)砸向日寇,敌人坠落____(shān jiàn)。他们激昂高呼,纵身跳崖,令人____( rè xuè fèi téng)!
壮士以生命向世人____(用“宣”字组词):中华民族永不屈服!
(1)、看拼音写词语在横线上,完善书画与碑文内容。(2)、用“宣”字组词,写在横线上。(3)、请给展厅纪录片中正确的读音,打“√”。①草原风光纪录片中,绿色小丘像只用绿色渲(xuàn xi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èi)的中国画。
②丁香花在蒙(méng mēng)蒙晨光中散发幽香,一位蒙(méng měng)古族老人正吟诵古诗。
2. 步入“烽火岁月”展厅,墙上的浮雕再现了壮烈的战斗场景。补全描写战斗场景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1)、补全描写战斗场景的四字词语。
全神 斩截 横竖高下 粉碎 千钧
(2)、狼牙山五壮士 , 利用有利地势击退了敌人的进攻。(3)、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愁怨 彩红 B、单簿 宅院 C、玻离 礼貌 D、羞涩 迷蒙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巾飘带舞 一碧千里 顾影自怜 B、孤芳自赏 心弛神往 全神贯注 C、翠色欲流 映入眼帘 平淡无味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茫茫草原一碧千里 , 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B、你看那杨树上刚长出来的嫩叶,翠色欲流 , 十分惹人喜爱。 C、你的孤芳自赏会让你故步自封,也会让你失去更多的朋友。 D、我们班取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这真令人心驰神往。6.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是行动的号角。请运用你的语言智慧,完成句子练习。(1)、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写一个含有三个以上连贯动作的句子。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 , 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3)、写人物说话时,也可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写句子。
例:“与其互相揣测,不如开诚布公地交谈一次。话一出口,我感到轻松多了。7. 研学途中,同学们追逐诗人的脚步,跟着课文去旅行。请你补充内容。(1)、《七律·长征》的首联“ , ”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2)、古往今来,无数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陆游的一句“位卑”体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曹植也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爱国之情:“捐躯赴国难,。”李纲也曾慷慨陈词:“祖宗疆土, , 。”(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过故人庄》中,因为友人的热情招待,所以他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 , ”二、在研学报告的“深度阅读”环节,我们共同走近短文《狼牙山五壮士》、《最后的时刻》,请仔细阅读,完成思考,感悟英雄精神的深刻内涵。
-
8.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3)、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4)、选段既关注了五位壮士整体歼敌的情况,同时又突出了马宝玉的形象。下列对这样安排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B、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英勇顽强,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C、可以把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D、容易造成内容上的跳跃,不利于表现五位壮士的整体形象。9. 课外阅读。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子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藏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的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她换上旗袍并在旗袍外面套了一件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牢房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有删改)
(1)、当同牢房的同志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 , 而江姐则。(2)、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点”是对的描写。“面”是对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3)、以批注的形式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感受。(4)、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三、研学旅程即将结束,但精神的传承永不落幕,请以你笔,写你心,让这次研学的收获在你的笔尖永恒绽放。(36分)
-
10. 交流
琳琳参加了主题为“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帮她出谋划策。
(1)、她搜集到以下六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和。①军民团结一心反“围剿”
②红军过草地③瞿秋白宁死不屈
④詹天佑修筑铁路⑤江姐英勇就义
⑥林则徐虎门销烟(2)、为了丰富演讲内容,琳琳打算选用一个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作为素材,请你为她选择一个故事,简单概括一下。11. 表达你也许会经常说,要是我能变成一只蜜蜂,就为人类酿造甜蜜;要是我能变成一只雄鹰,就飞上蓝天搏击苍穹.....本次习作就来满足你的愿望。你最想变成什么呢?变化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发挥想象,写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要把重点部分写详细,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