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份课堂素养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

  • 1. 请认真听录音朗读短文两遍,然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听到的内容填空。

    故乡的声音丰富多彩。黎明时分,花冠大公鸡的鸣叫声将唤醒;母亲“铛铛铛”地剁菜是在为准备早餐;老黄牛“哞哞”的叫声既表达休息充足,也预示即将;父亲犁地时高喊的“起墙啦”如同 , 回荡在天地间。

    (2)、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母亲喂养鸡群主要是为了用鸡蛋换取家庭的零用花销。

    ②父亲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扫牛圈,给老牛喂草。

    (3)、对录音中“声音”描写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鸡鸣叫被称作“庄严而古老的语言”,表现了黎明来临的仪式感与历史传承的意味。 B、母亲剁菜声与鸡群活泼反应的细节,通过声音联动展现人与家禽的默契共生。 C、老牛叫声、脚步声和铃铛声的叠加,以声写景,强化了山路行走的孤寂与沉重。 D、父亲“起墒啦”的呼喊与鞭声、牛叫声交织,构成农耕劳作中富有生命力的合奏。
  • 2. 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jù  lí市民中心不远就是莲花山公园,这里环境yōu yǎ每到春天,huì jí了木兰花、杜鹃花等的毓秀园是游客们必打卡的mù dì  dì他们面带wēi xiào打卡拍照,xǐ yu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最大的乐趣。pān登到莲花山的最高处,jū gāo lín xià , tiào wàng市区,繁华的街景尽收眼底,深圳的景色真美!

  •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回(yū)    苍(qióng)    岖(qí)    山(yào) B、(chā)    仰(zhān)    摇(yè)    装(wěi) C、(sè)    婆(suō)    灭(jiān)    干(gù) D、(bāo)    璀(càn)    憬(chōng)    媚(wǔ)
  • 4. 下列路牌拼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5.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红树林保护区,是候鸟们温暖的“小旅馆”,累了就能来这里歇歇脚。 B、文明是公交站台上排得整整齐齐的队伍,像一条安静的小蛇,让大家等车不着急。 C、清晨的街道伸了个懒腰,对拿着扫帚的环卫工人说:“谢谢你帮我洗掉一夜的疲惫!” D、黄昏的云朵像被夕阳染透的棉花糖,轻轻飘在橘红色的天空里。
  • 6. 关于例句中加点部分的好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A、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有感染力。 B、连续两个“只听见”,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会场升旗前的肃静。 C、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反衬出会场整体的肃静氛围。 D、例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非常的安静和庄严。
  • 7. 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以笔绘心,童心绘就美好畅想;以画传情,亲子共筑中国梦。学校举办的亲子绘画活动促进了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B、夏季到来,深圳野生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吃到了清甜的西瓜。河马合上大嘴,“吧唧”一声,西瓜被压破,瓜汁四射;狐猴岛里,母猴背着小猴一起享用清甜的西瓜,其乐融融。 C、3月20日至23日国际小狗日期间,萌宠运动挑战赛登场,与毛孩子一起在草地上撒野互动;萌宠后尾箱摄影,留下一家人的幸福时刻;携宠春日骑行,一人一宠一起来春游吧。 D、近日,美团无人配送车驶入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中心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无人配送车首次驶入人口密集、商业高度活跃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 8. 下列关于人物说话时的表达,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A、“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朋友的邀请。 B、看到深圳的夜景,我不禁赞叹:“好美啊!” C、爸爸看着我的成绩,盯着我,一脸生气:“你究竟认真学习没有?” D、她凑到我耳边窃窃私语:“你看那边那个穿蓝外套的人,是不是我们上次见过的那个作家?”
  • 9. 积累运用。
    (1)、【诗中有景】深圳有迷人的景色。夏日在荔枝湖划船,忽然间乌云密布,雨滴溅入船舱,我会想到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夜晚趁着月色漫步在清澈的茅洲河畔,觉得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这让我想到《宿建德江》中的诗句“”;回到乡下的老家,听着爷爷奶奶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这和辛弃疾的词句“”十分应景。
    (2)、【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看到电影《志愿军》中无数先烈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想到三国时曹植的名言“”,这是英雄精神的写照;看到新闻上说日本在钓鱼岛侵扰我国渔船,你想借用李纲的名句发表看法“祖宗疆土,”。
  • 10. 能说会道。

    2025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为了守护英烈,守护国家的记忆,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学校将以“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你代表班级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结束后班里的同学在向你请教,请将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 邱:你刚才的演讲棒极了,你觉得作好演讲首先要做什么?

    我:谢谢你的夸奖。我觉得首先要

    小李:那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

    我:好的演讲稿观点要

    小福:怎样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呢?

    我:这一点很重要,要选择来说明观点。比如你可以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或者引用。例如为了更有感染力,我就举了的例子。

    小田:那演讲时在语气、动作等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我:

    众同学:好的,谢谢你!

    我:不客气!

二、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 11.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①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第句是写草原景色,第句写了作者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2)、选文描绘了哪两个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的美景,作者主要写的颜色有绿色、白色。 B、“翠色欲流”写出了草原绿的动态美。 C、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羊群就像白色的大花。 D、“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绿色的时间长。
    (5)、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吗?请联系生活实际,把当时的情形和感受写下来。
  • 12. 课外阅读。

    翻阅大雪山(节选)

    ①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向北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大雪,一会儿冰雹,一会儿狂风暴雨。

    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已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

    ④12日上午9点,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一到山脚下,气温骤降,路冻得硬邦邦的。大家爬到山腰,举目一望,四周白茫茫的,到处是雪,雪,雪。这里地形险峻。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一路上,先

    头班用刺刀挖出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雪坡高低不平,一不小心,就摔进雪坑里。要是有谁掉下去了,周围人就立刻把木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去,帮战友爬上来。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雪块,又归队前进。

    ⑤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这时候,谁要是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拼尽力气,互相搀扶,艰难前进。

    ⑥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⑦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挨前行。快到山顶了,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住,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⑧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要一起翻过雪山,继续革命!”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⑩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⑪战士们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千里冰雪,一片光明;再低头俯视,一条长龙,坚定前行。

    ⑫红一方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到达夹金山→来到山脚下→

    (2)、短文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个别战士。选文画横线线的句子是(点 面)的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点 面)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3)、仔细阅读第⑦段的加点词,这是什么人物描写的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用比喻的手法体现风雪对战士们的考验。 B、文章使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有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 C、文章体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以及英雄无畏的革命精神。 D、红军翻越大雪山,克服的困难主要来自大自然的极端天气。
    (5)、结合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谈谈你对文章的⑫段的理解。

三、习作。

  • 13. 同学们,你都参加过哪些校内校外的活动?学校的运动会、端午节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仔细回想,选择一次活动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注意书写规范,写清楚活动过程,重点部分突出,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