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 1.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 2.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结点’”,这句话说明社会离不开个人。
  • 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 4. 小雨在抖音呼吁打砸美系车以反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这是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表现。
  • 5. 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交往现象。
  • 6.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是经济贸易的唯一途径。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7.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8. 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促使中学生(   )

    ①学习生活技能,为将来打基础

    ②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

    ③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

    ④体验不同职业,引领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 9. 依据下图,小浙推断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个人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元 D、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个人成长
  • 10. 近日,一则“14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潘奕辰,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下列评价与潘奕辰的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

    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 11. 杭州某校八(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④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 12. 2024年4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精品脱颖而出。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   )
    A、提高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D、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 13. 针对下表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表现(部分)反映的情况,青少年应该(   )

    不在网上随意加陌生人好友

    38.9%

    避免浏览不良内容

    32.9%

    注意分辨网络谣言

    27.6%

    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

    A、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B、避免网络沉迷,学会“信息节食” C、利用网络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 D、重视辨析网络信息,加强风险防范
  • 14. 江西省景德镇多维度打造对外传播和对外交流体系,制作多语种宣传片,运用海内外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陶瓷文化的国际传播范围,建立立体化的陶瓷文化城市海外形象。这说明网络(   )
    A、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B、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促进了人际交往 D、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 15.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刚平时主动关心父母

    ②小明常参加社区环保志愿活动

    ③小晴踊跃参加校运动会

    ④小红认真参加学校的研学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 下边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自觉抵制人工智能 D、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 17. 某校八(1)班小王同学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对所见所想用相机和日记进行了记录。

    【日记】

    日记一

    8月3日,我今天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爷爷在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也感到很快乐。

    日记二

    8月5日,我今天在小区里看到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通知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也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贵任。

    【相册】

    (1)、在日记一中,小王是什么样的身份?
    (2)、日记一与日记二中,小王的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
    (3)、根据相册内容拟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 18. 八年级(1)班的主题班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邀请你加入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们与社会】

    小智: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但人不可脱离社会而生存。

    请补充小智“人不可脱离社会而生存”这一观点的理由。
    (2)、【校园微观察】
    小善: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哪怕是“微行为”,也折射出我们的素养水平。
    微行为
    小刚主动为山区小学生捐贈课外书籍。
    小鹏组织义卖活动,所得捐赠养老院。
    同学小飞认为:“小刚和小鹏的这些行为很小,且又耗时劳力,还是少做的好”,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小飞的观点。
  • 19. 2024年11月19一2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数字未来”,引发对网络的思考。

    【共享网络生活】

    镜头一:聚焦“文化十科技”,数智文化更加多元开放

    镜头二:聚焦“合作十发展”,数字经济更加普惠繁荣

    镜头三:聚焦“智能十体验”,智慧未来更加可触可感

    【共建网络文明】

    (1)、以上镜头说明网络起到哪一积极作用?
    (2)、2025年11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又将在乌镇举行。请为即将召开的峰会拟一主题。
    (3)、网络是把双刃剑,根据“共建网络文明”的资料说说这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好就会伤害自己的原因。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请制作一份正确享受网络生活的倡议书。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 20. 西亚联系亚、欧、非三大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 2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经济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 22.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在大西洋东岸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23.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2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 25.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五、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26. 15至16世纪,英国伦敦东北部的拉文纳姆小镇(如图所示)因充裕的高质量羊毛而颇有声誉。当时的教堂和320座中世纪木质结构建筑至今保留完好,当年的羊毛商铺大多已经被咖啡厅、旅馆、博物馆取代。据此完成问题。

    (1)、15至16世纪,拉文纳姆镇羊毛加工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①羊毛优质,原料充足
    ②靠近伦敦,市场广阔

    ③气候炎热,牧草优质
    ④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拉文纳姆镇现在是该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其优势产业是(   )
    A、养羊业 B、羊毛加工业 C、旅游业 D、高技术产业
  • 27. 读“世界主要石油运输线路图”,回答问题。

    (1)、西亚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
    A、黑海及其沿岸 B、波斯湾及其沿岸 C、红海及其沿岸 D、地中海及其沿岸
    (2)、据图说明西亚石油主要输往(   )
    A、东亚、欧洲西部、南美洲 B、俄罗斯、日本、南美洲 C、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 D、南亚、大洋洲、南美洲
  • 28. 读以下一组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数据图、景观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甲、图乙,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寒冷 B、本区域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C、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D、咖啡、可可等是主要经济作物
    (2)、图丙景观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   )
    A、热带草原景观 B、极地景观 C、热带雨林景观 D、沙漠景观
  • 29.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天津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 30. 1860年英国人抢劫圆明园时发现60多年前进贡过的东西,如英国高杀伤力的榴弹炮、炮弹等全套装备,竟然全都原封未动。由此可见(   )
    A、清政府坚持传统引发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B、闭关锁国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C、清政府与西方在军事观念上存在巨大差距 D、盲目自大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 31. 太平天国的《太平礼制》规定:“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这说明太平天国(   )
    A、制度建设卓有成效 B、领导集团腐败退化 C、最高领导自相残杀 D、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 32. 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最可能主要用于(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 33. 某地理社团开展对澳大利亚国家的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只绵羊的对话

    喜羊羊:我的家乡土壤肥沃,农牧场

    规模较小。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量高,草场载蓄量高。

    美羊羊:我的家乡有全国最完善的灌

    既系统,农牧场规模居中,多人工草场,牧草品质较好,产量较高。

    懒羊羊:我的家乡牧场规模很大,多为天然草场,牧草品质差,产量低。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请你根据材料“三只绵羊的对话”,在图3中指出“三只绵羊的家”分别位于甲、乙、丙中的哪个区域,并根据图1、图2说明你的理由。
    (2)、请你根据上述图片,概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并归纳其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
    (3)、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澳大利亚发展所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 3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以下三段文字摘自《洪仁环自述》(注:洪仁环是太平军的重要将领)

    (一)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

    (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

    (三)“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材料三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这中国大片江山是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洪仁环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促进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二中记载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件事,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名称。
    (2)、概述《洪仁玕自述》中“洋人助妖”的内涵,并根据材料三分析“洋人助妖”的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是如何体现太平天国的革命性的?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 35. 我国近代史与西欧有着不解之结,正是西欧叩开中国近代史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轮廓图

    材料二:英国棉布生产产量(万码)

    材料三:鸦片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并且它的势力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经济上,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和叛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给英国政府的报告

    (1)、在西欧轮廓图中,甲、乙、丙中哪一处是英国?并根据材料二简述英国在华倾销棉制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触发“爆炸性事态”的表现。
    (3)、为改变材料四中“奇怪的结局”,英国政府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简述这场战争名称、主要目的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