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八上地理 期末测试·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从“一带一路”到“金砖国家”,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     )
    A、我国疆域辽阔,领土总面积达960平方千米 B、领土的最西端延伸至欧洲 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D、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 2. 我国地域辽阔,五岳山川巍巍耸立,是祖国不屈的脊梁。下图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⑤⑥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甲地位于第一级阶梯上,以高原山地为主 C、乙地是黄土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D、山脉⑤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是四川盆地
  • 3. 2023年冬季,哈尔滨冰雪节火遍全国,各地的冰雪爱好者竞相赶往哈尔滨,观赏冰雕、冰灯美景,体验冰雪运动。杭州的张先生乘火车前往哈尔滨进行了一次“冰雪之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张先生事先了解到哈尔滨举办冰雪节的自然条件有(     )

    ①河流冰层厚,冰雕原材料充足②举办冰雪节经验丰富

    ③积雪厚且雪期长④当地居民热情好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黑龙江各地雪期越往北越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张先生去哈尔滨,选择最近路线,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沪昆线—京广线—京哈线 B、沪昆线—京九线—京哈线 C、沪昆线—京沪线—京哈线 D、沪昆线—京包线—京哈线
  • 4. 绿氢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碳排放。2023年4月,我国“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燃煤等方式制氢。下图是“西氩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氢东送”工程(     )
    A、途经陕、冀、京等省级行政区 B、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C、沿线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面临高寒、冻土等问题
    (2)、乌兰察布市生产绿氢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有(     )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风能       ④地热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西氢东送”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北京市和乌兰察布市发展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利于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 B、能够缓解乌兰察布市的缺水问题 C、极大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D、彻底解决北京市的能源短缺问题
  • 5.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黄藏寺水利枢纽地处其上游,控制着干流来水的80%,对流域水资源的调节分配起到重要作用。下图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及黄藏寺水利枢纽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藏寺水利枢纽所在山脉大致是(     )
    A、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2)、作为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     )
    A、无结冰期 B、航运价值高 C、夏季出现汛期 D、流量季节变化小
    (3)、黄藏寺水利枢纽修建会使黑河下游(     )
    A、气候干旱加剧 B、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C、水体污染加重 D、洪涝灾害频发
  • 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顺应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趋势,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海洋开发逐渐走向远洋、深海,旨在(    )

    ①拓展资源开发空间

    ②优化海洋发展空间布局

    ③扩大我国海洋领土面积

    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远洋、深海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    )
    A、近海地区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B、深海地区建设生态海洋牧场 C、远洋地区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D、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
  • 7. 我国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天然气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征,是我国向低碳、零碳能源转型最重要的过渡能源。读我国2011—2022年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使用现状为    (   )
    A、完全依赖国外进口 B、产消量大,进口量多 C、消费量小,主要供出口 D、储量丰富,自给自足
    (2)、造成该使用现状的原因是    (   )
    A、天然气储量少 B、进口成本低 C、勘探技术低 D、天然气需求量大
    (3)、为保障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供给,可以(   )

    ①加强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

    ②加大天然气出口力度,赚取外汇

    ③拓宽天然气资源进口渠道

    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粮库是指存放粮食的建筑物,其库存的粮食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我国十分重视粮库的建设。图1是四地粮库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甲地计算机智慧粮库管理系统中1号粮库的信息界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中甲粮库所在地主要耕地类型为(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2)、图1甲乙丙丁四地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天然干燥储存条件的粮库是(     )
    A、 B、 C、 D、
    (3)、该智慧粮库管理系统不能用于(     )
    A、实时追踪粮库粮食及车辆的出入情况 B、检测粮库内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构成 C、统计仓库各种粮食库存比例 D、提高粮库工人的福利待遇
  • 9.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家电产品出口到了世界上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电企业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核心零部件研发,产品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成为我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读2021—2024年我国家电出口量及出口额变化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标志着我国 (   )
    A、家电制造不再需要技术创新 B、已完全实现家电智能化转型 C、家电制造成为重工业的代表 D、工业产品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2)、家电产品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可以(   )

    ①提升家电产品竞争力

    ②增加家电产品附加值

    ③降低家电产品市场价格

    ④推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2023年我国的新生儿出生量会跌至902万,全国总人口减少208万。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我国将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养老负担加重 B、青壮年就业困难 C、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D、经济发展过快
    (2)、下列措施能解决漫画所示人口问题的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大力推进城市建设

    ③鼓励生育,落实三孩配套政策   ④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     )
    A、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B、符合全部居民生育观念 C、改变了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D、改变了我国住房紧张状况

二、图文材料题

  • 11.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读山东省及其临海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传统+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山东省有3500多千米的海岸线、近16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近年来从海洋传统产业逐渐向新兴产业转型。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72家,“仙境海岸”“沿着黄河遇见海”成为山东旅游新名片,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山东省濒临渤海和海,其发展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自然优势条件是

    (2)、【平台+人才,突破关键技术】

    青岛凭借港口与科创优势,推动智慧港口和海洋产业融合。全球首个“氢+5G”智慧生态港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投产运营,其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组为自动化轨道吊提供动力,降低了设备机械复杂度和维修费用,而且发电效率高、无噪声、安全性好,轨道吊实现完全零排放。

    简述青岛市智慧生态港口的建设对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任答两点)

    (3)、【保护+修复,打造海上“两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海洋而言,碧海银滩就是海上的“金山银山”。近年来,山东实施滨海湿地修复、海洋牧场生态养殖,建立伏季休渔制度等措施修复海洋生态。

    列举山东省在海洋生态保护中采取的措施。(任答两点)

    (4)、山东省坚持向海图强不放松,请为山东省今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任答两点分)
  • 12.

    西部开发快速发展

    G213国道是世界级风景之路,全程4136千米,贯穿我国西部南北,促进了西部区域间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2024年7月10日汶川境内、7月18日黄华米贴大弯子路段等地发生塌方,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图为G213国道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G213国道大致呈走向,经过内蒙古、甘、(填简称)、川和云五省区。

    (2)策克--若尔盖段,沿途沙漠、草原、雪山等美景不断,途经内蒙古高原,翻越山脉,进入地势第级阶梯,在湟水沿岸谷地中分布着大片(填“青稞”或“水稻”)田。

    (3)若尔盖--沐川段,进入(地形区),途径成都,这里属于气候,降水丰富,国道沿线发生山体高位塌方的季节多在季,导致塌方多发生在此季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石漠化又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自然条件及人为原因导致水土流失致使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4)沐川---磨憨段,因途径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地貌,需架桥及加固路基路段多,建设成本高。该路段沿线部分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在思维导图中填写合适的内容。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0月12日、习总书记在江西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和生态保护,更好发挥横贯东西、通江达海的优势、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右图为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及经济带发展新格局。左图为甲地气候图。

    (1)、结合甲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长江干流的水文特征。
    (2)、简述长江对重庆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3)、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4)、请你为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提供合理化建议。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蔓越莓原产北美地区,适宜生长在冷凉的沼泽或湿地中,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从北美成功引种蔓越莓,填补了国内蔓越莓鲜果市场的空白。如今,蔓越莓产业已经成为抚远的支柱产业,抚远市拥有全国乃至亚洲面积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和抚远市气候资料图。

    (1)蔓越莓能耐受一定程度的阴凉,在沼泽、湿地等低洼地带,生长得尤为茂盛。抚远市________季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地表水丰沛,再加上地势________,河流汇集,排水不畅等原因,形成了湿地沼泽广布的自然环境特点,给蔓越莓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蔓越莓采收绝大部分采用湿法采收,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最佳采收期。采收时果农向蔓越莓田里注水,使水面高出蔓越莓藤条15~20cm,然后开着水车巡回田间打水,等脱落的蔓越莓果浮出水面,果农将果实圈拢到一块,通过传送带将其送到卡车上。下图为湿法采收蔓越莓场景。

    (2)为方便实施湿法采收蔓越莓,请说出在选择蔓越莓种植区域时应该优先考虑的自然条件。

    2017年,黑龙江蔓越莓收获第一年,便直接与国内某知名企业达成合作。2022年,五万粒蔓越莓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旨在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蔓越莓种植品种,创下了国内首个蔓越莓“太空育种”的先例。

    (3)请你总结一条黑龙江省促进蔓越莓产业积极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