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页余黑)

  • 1. 下列是几位同学对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你不认同的是(   )
    A、子欣:周末我和妈妈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B、浩然:我和家人到附近的超市购物,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C、悦鑫:我和好朋友在网吧玩了一整天游戏,感觉周末的生活非常惬意 D、佳怡:我周六参加了乡村一日游活动,农村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发展
  • 2.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商场里,我们是顾客……这说明(   )
    A、社会的发展是由个人的发展共同推动的 B、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 3. 同学们前往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致敬革命先烈;化身“低碳环游守护家园”志愿服务者,共建绿美广东;探访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的烟火美食,感受经济发展···上述活动体现出(   )
    A、社会生活空间在不断延展 B、这是了解社会生活的唯一方式 C、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积极融入社会,就能走向成熟
  • 4.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面对面交流,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沟通工具。下列沟通工具的变化说明了(   )

    A、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B、社会生活是变化发展的 C、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社会生活是生动有趣的
  • 5.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八年级学生小宇积极通过新闻、学习资料等多种渠道关注全国两会,还将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公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等两会热议话题整理成册,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小字关注全国两会(   )

    ①能更全面深入地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②有助于增强参与意识,融入社会发展进程

    ③有利于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树立正确价值观④能在同学面前炫耀,获得他人的认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在浙江省杭州市武林街道,一群平均年龄65岁的“武林大妈”志愿者团队,通过日常巡逻、调解邻里纠纷、宣传垃圾分类,累计化解矛盾3000余起。她们的行动不仅维护了社区治安,还带动居民共建“共享花园”——居民认领花坛种植花卉,将废弃空地改造成公共休闲区。这告诉我们(   )

    ①“武林大妈”管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②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④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2025年3月,佛山市某中学举办了一场"1巧手匠心传承文化”的劳动技能大赛。在“巧手趣整”内务比赛中,同学们展示了穿系鞋带、铺床等自理能力,“巧手焕新”比赛中,同学们通过制作书架、包书皮等方式设计学习空间。此举曾在引导学生(   )
    A、学习行为规范和了解风俗习惯 B、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D、学习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
  • 8. 从嗷嗽啼哭的婴儿到在父母搀扶下蹒蹦学步的幼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在老师教导下心智日益成熟的少年·.·真至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都要大致经历这样的人生历程。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置身社会生活中,个人成长只能是被动的

    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在同一时代,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几乎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202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将西安商新第一中学模拟政协社团的同学们撰写的《关于在中小学校设立法治宜教室的提案》和《关干“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提案》带到全国两会现场。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中学生成为社会真正的“小主人” B、中学生积极了解和关注社会,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一分子 C、提案形成过程使中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D、参与社会生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学习
  • 10.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中学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在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锻炼、发展。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周末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②为家人设计寒假旅行规划

    ③假期参加山区研学交流活动④了解2025年全国两会进展,关心国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三月春风暖,追“锋”正当时。2025年“志愿伴读润羊城,银龄生活满书香”2025年学雷锋月志愿服务大行动在广州启动,许多中学生也参与其中。这种志愿服务行为能让学生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

    ③培养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④减少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浩浩在日记本里写道:“来到学校,我们要解答同学的疑惑:去到商场,我们要听导购员讲解产品信息;坐公共汽车,我们要给老人让座··真是太烦了。“你应该对他说(   )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

    A、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B、要从社会中获取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 13. 下面是李铭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从中我们能认识到(   )

    李铭的一天

    上午6:30

    和爷爷到公园展练

    上午8:20

    和妈妈到莱市场买菜

    下午3: 15

    和同学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晚上8:10

    和爸爸一起看新闻报道并交流看法

    ①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生活②我们的个人生活与社会联系紧密

    ③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展乡村踏青、企业研学、烈士陵园祭莫英烈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   )

    ①感受成就,珍惜幸福生活②正视不足,担忧前途命运

    ③动手实践,掌握各种技能④培根铸魂,涵养家国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 右边漫画说明(   )

    A、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B、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 16. 帮助未成年人摆脱互联网依赖,你对他们的建议是(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节选)

    第四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对于有沉迷网络倾向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①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②增加与现实世界的互动,避免沉迷网络虚拟世界

    ③可以请同学或家长监督自己,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④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不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右边漫画表明(   )

    ①网络上存在不良信息

    ②网络上的信息都是虚假的

    ③公民不能合理使用网络

    ④网络具有一些消极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 2024年12月,“粤省事”平台新增实名注册用户51.8万户。平台日均查询及办理业务323.6万笔,累计实名注册用户数19051.1万户。“粤省心”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2024年总业务量6442.13万笔,接通率96.31%,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这主要体现了网络(   )
    A、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C、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促进了科技创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19. 2025年3月,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企等领域谣言案件。其中的一起案件是:张某某因与志愿者发生冲突,心生不满,遂在某社交平台捏造虚假视频称“市领导赏雪,交通协管员用私家车堵路数小时”,造成谣言信息传播扩散,被依法追究法律贵任。此事件警示我们(   )

    ①在网络公共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②远离社交网络,拒绝虚假内容

    ③践行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要学会“信息节食”,恪守道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 DeepSeek是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推出的AI助手,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木、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但也带来了学术造假、技术滥用、奥论安全等风险。我们应该(   )

    ①学会“信息节食”,理性使用网络②拒绝使用AI助手,远离网络生活

    ③放弃学习,人工智能无法超越④提高媒介素养,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节选)

    第三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管理系统,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第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定,依法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

    依据上述材料,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说明居民遵守上述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校学生会推荐了缅怀先烈、志愿服务和劳动体验这三个研学旅行活动。

    请你为上述研学旅行活动起一个共同的主题?假如你是班长,发现有少数同学不愿意参加这些研学旅行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劝说他们积极参加活动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服,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看到衣服搭配是否合适: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们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又一堂的科普课!以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师生进行实时交流互动!坐在家里也可以向‘政府留言板’反馈小区的问题,看到政府及时的回复,感叹民主渠道的畅通······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受到网络点亮美好生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点亮美好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