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3.6 《凸透镜成像规律》 (培优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年中国智能汽车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智造”汽车加速驶向全球。智能汽车可以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关于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放大镜相同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
  • 2. 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后,小明用凸透镜先贴近看地王大厦的图片(图a),后逐渐远离,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B、观察到乙图时,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 C、观察到丙图时,小明的眼睛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D、逐渐远离过程中,小明看到a图的的先后顺序是乙一丁一甲一丙
  • 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日晷 B、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小猫照镜子
  • 4. 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周围的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镜面反射形成的 C、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人脸要距离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 5.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且能在光屏上呈现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 6.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观察车流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 7. 自动对焦相机用红外线或超声波进行测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B、超声波和红外线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焦距35mm的相机底片离镜头距离小于35mm D、红外线测距照相机和超声波测距照相机都可用来在月球上拍照

二、多选题

  •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15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7.5cm B、当物距是10cm时,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此时的物距大于15cm D、当物距是12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 9. 小红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C、若将光屏和蜡烛互换位置后,则光屏上仍能呈现清晰的像 D、图中小红同学给水透镜注水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保持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若在“水透镜”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则在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 10. 如图所示是万达广场(宽城店)入口地面上的广告投影,用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设备的镜头为凸面镜 B、投影设备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C、为了让图案显示更大,可增大地面与设备的距离 D、地面上各个方向都能看清广告内容是由于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 1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射向甲、乙两个凸透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平行光经过甲、乙凸透镜都会聚于各自的焦点处 B、甲凸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小于乙凸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C、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比甲凸透镜强 D、物体经过甲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小一些

三、作图题

  • 12. AB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右侧焦点位置。

       

  • 13. 画出投影仪成像原理的光路图,并标出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
  • 14.      
    (1)、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将它大致的折射光线画出来。

    (2)、如图,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填空题

  • 15. 如图为实验小组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水透镜的两侧,调整水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________。
    (2)、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图示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现保持光屏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透镜中水的多少,需将蜡烛向左移动,在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此时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 1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如下:

    (1)、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物体,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为光屏,调节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相同,研究发光物体的成像情况.
    (2)、在实验中当出现图甲和乙所示场景时光屏上均能成清晰的像,可计算凸透镜的焦距为cm;图乙此时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像的性质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3)、实验中不小心用手指碰触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更换焦距 15cm 的透镜进行实验,如果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与图乙保持相同,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从光屏上看到发光物体的像.
  • 17. 小华利用“F”光源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小华应调整“F”光源、光屏和透镜三者的中心在
    (2)、小华将“F”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按照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立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小华继续进行研究,当出现图乙所示场景时,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像未画出),依此成像原理可制成(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 18. 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他选用了表格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进行了一下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1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5

    3. 5

    5

    4. 5

    10

    4. 5

    15

    4. 5

    (1)、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2所示,此时将蜡烛向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2)、小明在该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cm; 
    (3)、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3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选填字母);

    (4)、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以在表格中选取编号为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 19.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操作如下:

    (1)、由于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未知,故小艳同学先利用一束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是cm;
    (2)、如图乙中,若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时小畅不小心用手指遮挡住了透镜的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蜡烛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小王同学为了研究像和物的运动快慢和轨迹,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S是距凸透镜距离大于2倍焦距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点光源S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向右匀速运动靠近2F1时,则像S'的移动情况( )
    A、S'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方向匀速运动 B、S'平行于主光轴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C、S'沿F1S'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