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3.6 《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微雕师傅创作微雕艺术品时,利用光学元件来看清雕刻痕迹。与这个光学元件的成像原理相同的器材是(  )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太阳灶
  •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B、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C、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到放大的文字 D、太阳光透过树叶会在地面有一个圆形的光斑
  • 3.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池水看起来“变浅” B、鸟的倒影 C、月食的形成 D、透过放大镜看指纹
  • 4. 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 5. 小明给小雨拍了一张半身照后,想给他拍一张全身照,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靠近小雨且镜头伸长 B、靠近小雨且镜头后缩 C、远离小雨且镜头伸长 D、远离小雨且镜头后缩
  • 6. 小明同学用放大镜做实验时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小明看到的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 7. 如图所示的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

二、多选题

  • 8. 校园用餐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同学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后确认相关信息,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的虚像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 9. 珍珍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如图甲所示的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不仅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u>2f C、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实像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老鼠的像会变更“瘦”一些
  • 10. 如图是用手机拍摄“水滴映像 ”时的情景,玻璃板上滴上很多小水滴,玻璃板下面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置一个花朵的照片。透过每个水滴都能看到花朵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水滴都相当于凹透镜 B、透过水滴看到的是花朵照片的实像 C、水滴到花朵照片的距离大于水滴透镜的二倍焦距 D、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黄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成在光屏上清晰的像都是实像

三、作图题

  • 12. 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 13. 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三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并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

  • 14.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水中有一平面镜。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过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好过P点。请画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 15. 凸透镜也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请你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画出蜡烛烛焰S的像S'的光路图。

       

四、实验填空题

  • 16. 小丽的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看到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放大镜离报纸(选填“近”或“远”)一些。
  • 17. 如图所示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当于镜.

  • 18.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序号

    直径

    焦距

    5cm

    30cm

    4cm

    10cm

    (1)、实验中选用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应将蜡烛向移动(选填“上”或“下”),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应用在上.
    (2)、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小亮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调整的目的是.
    (2)、小亮同学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 cm

    像距/ 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4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和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4)、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 20.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炉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4)、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应将光屏向(填“右”或“左”)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的大小与之前相比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应用题

  • 21. 在一些森林地区,常见到警示牌上写着:不要在林中随便丢弃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这是什么道理?
  • 22. 小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能成放大虚像,他突然想到平面镜成的也是虚像.你能帮他比较一下,这两种虚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