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4 《光的折射规律》 (基础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水面“断”笔 B、水中倒影 C、凿壁偷光 D、镜中有“我”
  • 2.  潜在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路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水员看到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些 B、潜水员看到路灯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的 C、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 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则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
  • 3.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 4. 如图所示的是日环食现象,下列光现象与此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水中“折筷” D、“手影”游戏
  • 5. 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如图中的光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筷子向上折 B、胡杨树水中倒影 C、彩虹 D、人影
  • 6. 下面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的一些场景,其中包含的现象与光的反射原理有关的是(  )
    A、射击运动员瞄准靶心 B、观众看到游泳馆池水深比实际更浅 C、跑步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 D、皮划艇运动员在水中的倒影
  • 7. 如图所示现象中,不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海市蜃楼 C、利用太阳灶烧水 D、光的色散

二、多选题

  • 8. 下面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着脸部照射
  • 9. 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鱼”和“云”都是光的虚像 D、“鱼”是实像,“云”都是光的虚像
  • 10.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图4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11. 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槽中盛水,使一束与水面成20°夹角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显示光路,可在空气中喷烟雾,在水里滴牛奶 B、a是反射光,c是折射光 C、这束光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70° D、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作图题

  • 12. 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 A1 , 水中另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 13. 请在图中画出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 14. 如下图所示,画出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时的光路。

  • 15. 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 16. 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不考虑光的反射).

     

  • 17. 在图中画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图。

四、实验填空题

  • 18. 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序号1234
    入射角(°)6040200
    折射角(°)402915?

                        表二

    序号123
    入射角(°)152940
    折射角(°)20?60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糊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 19.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1)、甲图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2)、小明把光屏F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折射光线,此时,折射光线(选填“存在”或“不存在”)。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小明多次实验得出表中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将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

    33°

    44°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度;
    (5)、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0. 教材实验情景再现,光学:
    (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图甲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板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甲是实验装置图。在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竖直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再拿出一支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当移到A'处时,看到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大小 , 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方法是法,经三次实验,分别将图乙中像点A'、B'、C'和对应物点A、B、C连接,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21. 小明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入射角α/度0153045
    折射角β/度0112235

    (1)、将光屏E和F调至同一平面内,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图乙表格中。

    ①分析数据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②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③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的目的是

    (2)、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至与光屏E垂直,则在光屏F上能否看到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小朋友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请在丁图中补充完整发生该折射现象的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