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三(范围:13.1-15.3)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三角形有一部分被遮挡,我们可以判定此三角形的类型为(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 2. 下列各图中,作△ABC边AB上的高,正确的是 (    )
    A、 B、 C、 D、
  • 3. 如图,在ABC中,B=CBAC=B+15°DACABC的外角,则DAC的度数是(       )

    A、100° B、105° C、110° D、115°
  • 4. 如图,小明用铅笔可以支起一张质地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则他支起的这个点应是三角形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 5. 如图是嘉嘉为参加手工比赛制作燕子风筝的骨架图,已知AC=AD,AB=AE,∠BAD=∠EAC,∠D=35°,则∠C的度数为 (   )

    A、30° B、35° C、40° D、45°
  • 6. 在ABC中,BAC=90°ABAC . 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BC边上找一点D , 使ACD为等腰三角形.下列作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如图,在△ABC中,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 于点 D,E,连接BD,若△ABC 的周长为20,CE=4,则△ABD的周长为 (   )
    A、12 B、14 C、16 D、18
  •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3,2)
  • 9. 如图,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DACEBC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E=BD;②CM=CN;③AM=DN;④CMN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0. 如图,已知,MON=30° , 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2 , 则A6B6A7的边长为(       )

    A、16 B、32 C、64 D、128

二、填空题

  • 1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其中一边的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
  • 12. 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

       

  • 13. 如图,在△ABC中,AB=15BC=9BDAC边上的中线,若ABD的面积为3,则BCD的面积是

  • 14.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3,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3,6,如果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x+y=.
  • 15. 在ABC中,AB=AC , 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的右侧作ADE , 使AD=AEDAE=BAC , 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 , 则BCE=度;

    (2)点D在直线BC上移动,若BAC=αBCE=β . 则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16. 如图,RtΔABC 中,ACB=90°ABC=60°AB=4 ,点DBC 上一动点,以BD 为边在BC 的右侧作等边ΔBDEFDE 的中点,连结AFCF ,则AF+CF 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

  • 17. 在如图所示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⑴画出△ABC中BC边上的高线AD.

    ⑵画出△ABC中AC边,上的中线BE.

    ⑶△ABE的面积为    ▲     

  • 18. 如图:△ABC中,AC>AB.
    (1)、作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P,作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Q,连接AP,AQ.(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若BC=14,求△APQ的周长.
  • 19.  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D=CD。完成下面说明∠B=∠C的理由的过程(填空)。

    解:由AD⊥BC(已知),

    得∠ADB==Rt∠(垂直的定义)。

    当把图形沿AD对折时,射线DB与DC

    由BD=CD (),

    可知点B与点重合,

    所以△ABD与△ACD

    即△ABD△ACD(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所以∠B=∠C ()。

  • 20. 如图,在ABC中,ADBC边上的高,AEBAC的角平分线,B=51°C=63°
    (1)、求BAE的度数;
    (2)、求DAE的度数.
  • 21. 如图,在ABC中,C=90°DEAB于点EB+AFD=180° , 点FAC上,BD=DF

    (1)、求证:AD平分BAC
    (2)、求证:AB=AF+2BE
  • 2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90度,E是AB上一点,且AE=BC1=2

    (1)、RtADERtBE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求证:AB=AD+BC
  • 23. (1)如图1,在ABC中,AB=5AC=7ADBC边上的中线,延长AD到点E使DE=AD , 连接CE , 把ABAC2AD集中在AC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AD的取值范围.请写出AD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在ABC中,ADBC边上的中线,点EF分别在ABAC上,且DEDF , 求证:BE+CF>EF . 小艾同学受到(1)的启发,在解决(2)的问题时,延长ED到点H , 使DH=DE…,请你帮她完成证明过程.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为钝角,C为锐角,A+C=180°ADC=120°DA=DC , 点EF分别在BCAB上,且EDF=60° , 连接EF , 试探索线段AFEF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24.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4) , 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以AB为边作ABC , 使BC=ABABC=90° , 且点C在第一象限内.
    (1)、如图1,若B(20) , 求点C的坐标.
    (2)、如图2,过点B向x轴上方作BDOB , 且BD=BO , 在点B的运动过程中,探究点C,D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过点B向x轴下方作BDOB , 且BD=BO , 连结CD交x轴于点E,当ABD的面积是BEC的面积的2倍时,求O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