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常见的全等三角形考点—浙教版数学中考二轮培优专训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2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如图,能用“HL”判定Rt△ABC和Rt△A'B'C'全等的条件是( )A、AC=A'C',AB=A'B' B、∠A=∠A',AB=A'B' C、AC=A'C',BC=B'C' D、∠B=∠B',BC=B'C'2. 如图, , 要说明 ,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A、 B、 C、 D、3. 如图, , , ,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4. 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 , 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 若 , 则的长为( )A、3 B、 C、 D、4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5,点M在CD的边上,且DM=2,△AEM与△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A、 B、 C、 D、6. 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A=60°,点E在BC边上,连结DE,将DE绕顶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20°得到DE',连结AE',CE'.当CE=4时,△CDE的面积为( )A、3 B、6 C、4 D、97. 如图,在中, , 在同一平面内,将绕点A旋转某个角度到的位置,使得 , 则( )A、 B、 C、 D、8. 如图,平行四边形中, , , , 是边上一点,且 , 是边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 , 得到 , 连接、 , 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149. 在等边中,是边上一点,连接 , 将绕点逆时针旋转 , 得到 , 连接 , 若 , 则下列四个结论:;;是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D、10. 用两个全等且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和拼成菱形 , 把一个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角的顶点与点重合,两边分别与 , 重合,将三角尺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动过程中,当的面积是时,的长为( )A、或 B、或 C、或 D、或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
11. 如图,Rt△ABC中,∠C=90°,∠B=30°,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 AB于点D , F , AE⊥DF交DF的延长线于点E , 若DF=1,则AE= .12. 如图,△ABC中,AB=AC,点D为CA延长线上一点,DH⊥BC于点H,点F为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交CB的延长线于点E,点E是DF的中点,若BH=2,BE=2BH,则BC=.13. 如图1,有一张矩形纸片 , 已知 , , 现将纸片进行如下操作:现将纸片沿折痕进行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点在上(如图2),则;然后将绕点旋转到 , 当过点时旋转停止,则的长度为 .14. 综合实践课上,小聪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着虚线剪开,如图①所示,把得到的两张纸片如图②摆放,纸片较小锐角的顶点在上,较长直角边与斜边分别交边于点G,H.以点G与A重合,且为初始位置,把沿着方向平移,当点到达点E后立刻绕点E逆时针旋转,如图③,直到点H与点B重合停止.为了探求与之间的变化关系,设 , 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1)、在平移过程中, ,(2)、在旋转过程中, .
三、解答题(共7题,共53分)
-
15. 如图,在中,E为的中点,延长交于点F,连接 .(1)、求证:;(2)、若 , 求的长.16. 如图,在正方形中,P是对角线上的一点,点E在的延长线上,且 .(1)、求证:;(2)、求证:;(3)、把正方形改为菱形 , 且 ,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连接 , 试探究线段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CB=∠AED=90°,AC=FE , AB平分∠CAE , AB∥DF .(1)、求证: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2)、过点B作BG⊥AE于点G , 若CB=AF , 请直接写出四边形BGED的形状.18. 如图,在菱形中,交的延长线于点 , 连结交于点 , 交于点 , 连结 .(1)、求证:;(2)、求证:;(3)、若菱形的边长为2, , 求的长.1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矩形,点O(0,0),点A(5,0),点 B(0,3).以点 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1)、如图①,当点 D 落在BC 边上时,求点 D 的坐标.(2)、如图②,当点 D 落在线段BE 上时,AD 与BC 交于点 H.
①求证:△ADB≌△AOB.
②求点 H 的坐标.
(3)、记K 为矩形AOBC 对角线的交点,S为△KDE 的面积,求S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0. 中, , , 过点作连接 , , 为平面内一动点.
(1)、如图 , 若 , 则 .
(2)、如图 , 点在上,且于 , 过点作于 , 为中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
求证:≌;;
(3)、如图 , 连接 , , 过点作于点 , 且满足 , 连接 , , 过点作于点 , 若 , , , 求线段的长度的取值范围.2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E是AD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1,连接BD,G是对角线BD的三等分点,且GD= BD,连接GE.当GE=GD时,求AE的长;(2)、如图2,连接BE,EC,过点E作EF⊥EC交线段AB于点F,连接CF,与BE交于点P.当BE平分∠ABC时,求PE的长;(3)、如图3,连接EC,点H在CD上,将△EDH沿直线EH折叠,折叠后点D落在EC上的点D'处,过点D'作D'N⊥AD于点N,与EH交于点M,且AE=2.求△MD'H的面积.四、实践探究题(共4题,共37分)
-
22. 实验活动:仅用一把圆规作图.(1)、【任务阅读】如图 , 仅用一把圆规在内部画一点 , 使点在的平分线上.
小明的作法如下:
如图 , 以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于点 , 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 则点为所求点.理由:如图3,连接 , 由作图可知 , ,
又因为 ,
所以 .
所以 ,
所以平分 ,
即点为所求点;
(2)、【实践操作】如图 , 已知直线及其外一点 , 只用一把圆规画一点 , 使点所在直线与直线平行,并给出证明.(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3.(1)、【链接教材】如图1,E、F是直线上方两点,若点在直线上,满足 , 则点是线段EF的(填特殊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2)、【问题延伸】①如图2,点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要分别在AB、CD边上确定点、 , 满足 , 且点在线段PQ上.经过思考,小文发现可以利用矩形的中心对称性,将点或关于点对称,再作该对称点和另一点所组成的线段的中垂线.请你根据她的思路在图2中尺规作图确定P、Q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②如图3,点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经过深入探究,聪明的小文发现进一步利用矩形的中心对称性,在问题①思路的基础上再添加一条过点的线段,就能找到符合题意的、(、分别在AB、CD边上,满足 , 且点在线段PQ上).请在图3中用直尺简单构图(不要求圆规作图),并证明.
(3)、【举一反三】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原点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 , 其中 , .若、分别在AB、CD边上,满足 , 且点在线段PQ上,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4. 综合与实践(1)、【知识感知】如图 , 我们把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在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能称为垂美四边形是只填序号;(2)、【概念理解】如图 , 在四边形中, , , 问四边形是垂美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3)、【性质探究】如图 , 垂美四边形的两对角线交于点 , 试探究 , , ,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4)、【性质应用】如图 , 分别以的直角边和斜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 , 连接 , , 已知 , , 则长为 .25. 【方法提炼】解答几何问题常常需要添辅助线,其中平移图形是重要的添辅助线策略.
【问题情境】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G分别是BC,AB,CD上的点,FG⊥AE于点Q.求证:AE=FG.
小明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想到了两种平移法:
方法1:平移线段FG使点F与点B重合,构造全等三角形;
方法2:平移线段BC使点B与点F重合,构造全等三角形;
【尝试应用】
(1)、请按照小明的思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证明;(2)、如图2,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为格点,AB交CD于点O.求tan∠AOC的值;(3)、如图3,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PCD与正方形PBEF,连接DE分别交线段BC,PC于点M,N.①求∠DMC的度数;
②连接AC交DE于点H,求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