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一(范围:1-3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
1. -6的相反数为( )A、-6 B、6 C、 D、2. 据报道,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数约765000000,将数据7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3. 如图,把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是( )A、
B、
C、
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B、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C、是最小的有理数 D、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5.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与yzx2不是同类项 B、的系数是2 C、单项式 的次数是5 D、是二次三项式6. 下列每个平面图形均由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A、B、
C、
D、
7. 以下是嘉淇做填空题的结果:, 已知她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
”处被墨水弄脏看不清了,“
”处应是( )
A、 B、 C、 D、8. 《庄子》中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若按此方式截一根长为1的木棍,第4天截取后木棍剩余的长度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9. 比较大小: .10. 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的值为.11. 已知则 .12. 代数式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13. 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如下:将四个有理数(每个数都必须用到且只能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添加括号),使其结果等于24.现有四个数2, , 6, , 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一道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则算式是(答案不唯一,只填一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1分)
-
14. 计算.(1)、 ;(2)、(3)、(4)、15. 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 .16. 如图1是由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1)、图中已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请你利用图2中的网格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2)、增加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使得它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图与图2方格中所画的形状图相同,则搭这样的一个几何体最多增加 个小立方块.17. 小红准备将新购买的房子的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单位:米),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地面的总面积;(2)、已知米,且客厅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9倍,如果铺1平方米地面用地砖的平均费用为200元,那么小红家铺地面用地砖的总费用是多少元?18. 近几年时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尤其对于我国来说,新能源汽车产销盘都大幅增加,小明家新换了一辆新能源纯电汽车,他连续7天记录了每天行驶的路程(如表).以 50km 为标准,多于 50km 的记为“+”,不足50km 的记为“_”,刚好 50km 的记为“0”.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路程(km)
-8
-12
-16
0
+22
+31
+33
(1)、这7天里路程圾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走km:(2)、请求出小明家的新能源汽车这七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已知汽油车每行驶100kmm用汽油6.5升,汽油价8.2元/升,而新能源汽车每行驶 100k耗电为1度,每度电为0.56元,请估计小明家换成新能源汽车后这7天的行驶费用比原来节省多少钱?19. 再读教材请解答教材中的(1)、(2)问。
活学活用
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在发现教材中的用方框在月历中移动的规律后,突发奇想,将连续的偶数 , 排成如图形式,并用一个十字形框架框住其中的五个数,请你仔细观察十字形框架中的数字的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16有什么关系?(2)、设中间的数为 , 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的和;(3)、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的五个数,其它五个数的和能等于2010吗?如能,写出这五个数,如不能,说明理由.20. 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如图所示的“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 , 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的“友好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向其正方向运动.当运动到点O与点B之间时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经过点B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向其负方向运动,当运动到点B与点O之间时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经过O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动点P从点A运动至点C需要秒,动点Q从点C运动至点A需要秒;(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3)、是否存在t值,使得点P和点Q在“折线数轴”上的“友好距离”等于点A和点B在“折线数轴”上的“友好距离”?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