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浙教版科学八上1.4光的反射和折射 课时精练(强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光是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B、银行用验钞机识别伪钞,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C、用红外线灯治疗关节炎,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用太阳光来杀菌,利用了可见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 2. 如图所示,在一面竖直立着的平面镜左侧水平放置一个九格的棋盘,平面镜右侧表示镜中的像,将棋子“馬”由图中甲处移到乙处,则平面镜中所显示的棋子“馬”的像的移动路径是(   )

    A、P→S B、S→P C、Q→R D、R→Q
  • 3. 雨过天晴后常能看见一道彩虹挂在天上,但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人们可以看见“倒彩虹”,即颜色顺序相反的彩虹。这是特定角度的阳光在高空小冰晶内部发生多次偏折而形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倒彩虹”自下而上颜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B、“倒彩虹”现象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倒彩虹”现象说明阳光是复色光 D、“倒彩虹”现象说明红光偏折程度大于紫光
  • 4. 如图所示,MN 为一平面镜,a、b、c、d表示一个不透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其中b 面跟平面镜平行,e是观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体的正下后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观察到a、b、c、d四个侧面 B、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和d面 C、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及部分b面 D、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不能看到b面的任何部位
  • 5. 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大气层,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 6.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

    A、 B、 C、 D、
  • 7.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白屏与棱镜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在白屏上看到除红光外的其他色光 B、在白屏与棱镜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色光 C、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的光带 D、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只看到一条绿色的光带
  • 8. 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9.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由此可知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 )
    A、4.0m B、4.5 m C、5.0 m D、5.5m
  • 10. 如图所示,是一束激光射向长方体玻璃砖后出现多束光线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光束b是入射光线 B、图中光束c是反射光线 C、若图中光束 a 顺时针转动,则d 也顺时针转动 D、若图中光束a顺时针转动,则b 也顺时针转动
  • 11. 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所示)。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仅移动玻璃板,要使像移到烧杯中,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A、 B、 C、 D、
  • 12.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 13. 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是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它利用凹面镜的发散作用能扩大视野 B、图乙是小孔成像,它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成的像是虚像 C、图丙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成的是一个倒立、等大的像 D、图丁是海市蜃楼的景象,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
  • 14. 非洲地区人民会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制作“光导照明灯”(如图),其结构主要包括采光部、导光部及漫射部。为了将更多的太阳光“导”入屋内并照射向各个方向,以下方案中照明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D、
  • 15.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 镜面之间夹角为a,在两平面镜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如果要保证S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最多只能产生四次反射,则α的最小值是 ( )

    A、30° B、40° C、50° D、60°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为一走廊的俯视图,走廊的尽头装有一面与走廊同宽的镜子M。已知图中d=3m,不计墙壁厚度。一个机器人 B 在保持静止的操控者S 的操控下,沿着走廊朝着镜子中心走去,当机器人离镜子 M 的距离为m时,操控者S 开始能通过镜子看到机器人;若操控者左侧的墙壁距离镜子M 小于m,则操控者将始终不能直接看到机器人本身.

  • 17.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和速度测量屏仪器,是通过激光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和下降或上升的速度,如图所示光路图.入射光与液面夹角为45度,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如果液面下降的速度为1.2m/s, 则S 点移动速度为m/s。

  • 18. 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个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 19. 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 和B。

    (1)、A是激光经水面(填“反射”或“折射”)后形成的红点;
    (2)、若保持入射点O 的位置不变,欲使A 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 MO 绕着点 O 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3)、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 点上移至 B',应使水面(填“上升”或“下降”)。
  • 20. 如图所示,平面镜OA 与OB 夹角为α,若平行于平面镜OB 的光线 PQ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平行于平面镜OA,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α为;若要使平行于平面镜 OB 的光线PQ 在两个平面镜之间最多能发生m次反射,则现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α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21. 2025 年 3 月 29 日,发生了今年全球首场日食,这是一次日偏食,太阳看起来就像是被“咬”了一部分,图甲是当时拍摄到的日偏食照片。为了防止直接观测太阳对眼睛的伤害,也可以用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观察,在水里滴几滴黑墨水,用来间接观看日食。

    (1)、用图乙所示方法来观察日食的原理是。小余通过水面看到了墨水中太阳的像,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填“太阳”或“太阳的像”)发出的。
    (2)、若太阳离水面的距离为a,水盆内水的深度为b,那么水中太阳的像到真实太阳的距离为
  • 22. 如图所示的简易仪器能够直接测定不同液体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强弱。使用时,调节可调支座,使水平液泡处在中央位置。向球壳内注入待测液体至图中的水平虚线处。闭合微型激光发射器开关,激光通过液体射向球心O,经液面折射后射向刻度尺上的P点。

    (1)、为便于刻度的划分和标注,将激光与竖直面的夹角设定为30°。经液面折射后,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
    (2)、若另一种待测液体的折射能力更强,则激光经液面折射后会射向刻度尺上的(填“R”或“S”)点附近。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使用如下器材:两支能发绿光的激光笔(带有固定吸盘)、有机玻璃球壳制成的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开有一孔)、牛奶、适量的水和圆形底座转盘,将器材组装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请回答问题:

    (1)、实验时将水注入容器中,再滴入牛奶并搅拌均匀,目的是使激光照射到液体中时能够呈现出。接着打开位于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的激光笔A 并使绿光垂直照射到O点,该束绿光充当法线,但此时无法看见液面上方的光束,为解决这一问题,你将采取的办法是
    (2)、打开右侧的激光笔B,此时可以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过程中,光在两种介质的上发生折射。随后再沿透明容器的外表面顺时针移动右侧激光笔 B,可以观察到折射光逐渐远离法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慢慢转动底座转盘,直至观察到的现象时,即可说明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24. 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示意图。

    (1)、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的О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人射光线,多次改变光束入射角度,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序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5

    反射角

    15

    30

    45

    60

    75

    ①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填字母)。A.得出普遍的规律B.减小误差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2)、如果让光线沿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QP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绕NP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部分有反射光线,上部分(填“有”或“无”)反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25.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该系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盘上的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填“厚度”或“透明度”)。
    (4)、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填字母)图所示的玻璃。

  • 26.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2)、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3)、步骤A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27. 学校科技节开展“水流光纤”实验探究,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一定条件下光在水流中通过全反射原理传输,某科学小组利用透明塑料瓶、激光笔、清水等材料模拟光纤原理。在距瓶底10cm处开一直径2mm的小孔(接出水管),注满水后形成稳定弯曲水流。用红色激光笔从瓶的另一侧对准小孔照射(如图丙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1)、由图甲与图乙分析,在模拟光纤的水流实验中,光能够沿弯曲水流传播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字母)。
    A、水流对光的折射作用 B、光在水流表面发生多次全反射 C、水流的颜色吸引了光线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快
    (2)、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 , 在物质的分类中,SiO2属于
    (3)、模拟实验中随着瓶内液面下降,出水管流出的水越靠近瓶身,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小,越小。
    (4)、小科用图丙所示装置模拟光纤实验,预期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
    A、弯曲水流中无光路出现 B、激光透过塑料瓶后沿水平方向射出 C、激光透过塑料瓶后沿弯曲水流传播 D、在水流的落点可观察到明亮的光斑

四、综合题

  • 28. “鹊桥”是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与地球相距45万公里。 “鹊桥”上安装了激光角反射器(如图甲),首次开展了超地月距离的反射式激光测距试验。如图乙,角反射器由相互垂直的小平面镜组合而成,激光射向它时,能被其“反向射回”。

    (1)、角反射器的反射面制作得很(填“平滑”或“粗糙”),使射向它的激光发生
    (2)、图乙中,反向射回的光线b与射入的光线 a 相互(填“平行”或“不平行”),光线b对应的反射角为
  • 29. 小科同学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查阅资料发现:当光线以同一角度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水中的偏折程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为验证这一理论,小科开展以下探究。

    ①将带有一条狭缝的黑纸贴在玻璃水槽的一侧,在水槽底部放一张白纸 ABCD记录亮线的位置。在白纸上标注狭缝的位置为O。将一束平行光线以一定角度α从狭缝射入时会在水槽壁上留下一条亮线,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E;

    ②在水槽中加入适量20℃的水,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M,撤去光线,清空水槽;

    ③____,重复实验,在白纸上标注亮线的位置为 N;

    ④实验结束后,取出水槽底部白纸 ABCD,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比较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3)、实验中小明发现亮线位置过于靠近,不便观察,请写出一种能改进这一不足的方法
  • 30. 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
    (3)、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4)、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原来像的位置,这时应该(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像。
    (5)、如图丙所示,若小阳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运动。
    (6)、小阳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阳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蜡烛A、B,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丁所示,此时手表C指针指在9点整位置,那么手表D的指针应调至点整才能与手表C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完全重合。
  • 31. 如图为同学们所做的光的传播路径实验装置。

    (1)、把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偏折。请用光线表示出该激光的大致传播路线和方向
    (2)、实验过程中老师点燃一小段艾叶条,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条烟尘,目的是
  • 32. 如图甲所示为某展厅中的一套汽车“伪全息”展示装置。成像设备是一个由半透明玻璃板围成的倒置的四棱锥,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块平板显示屏,平板显示屏上有四张该汽车不同角度的照片,分别在四棱锥的前、后、左、右四面。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人站在设备的前、后、左、右四侧,分别能看到这辆汽车的不同角度。

    (1)、为了使汽车的像刚好呈竖直状态,四棱锥的四个面应与平板显示屏成度角。
    (2)、如图乙所示,以这个装置的左侧玻璃板为例,请画出汽车照片(用箭头AB代替)在玻璃板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3)、站在该装置正前方的同学能看到几个像?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