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浙教版科学八上1.1感觉世界 课时精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在“探究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
    A、濑口,去除牙齿中残余的食物渣 B、濑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效果 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D、一点用处也没有
  • 2. 如图为盲人在“阅读”盲文。关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B、盲人无法形成视觉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有缺陷 C、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D、盲人“阅读”盲文时,是利用听觉
  • 3. 小柯感觉头痛鼻塞,没有胃口,妈妈用手背触碰了小柯的额头,判断他发热了。妈妈带小柯去医院抽血检查、配药,抽血时的疼痛、药物的苦味都让小柯非常难受。于是小柯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A、味觉与嗅觉是会相互影响的 B、若没有痛觉,生活将更加方便 C、妈妈用手背感受体温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D、小柯感受到妈妈手的触碰,其压力感受器在皮肤的真皮层
  • 4. 2月24 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菜“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嗅觉受体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 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 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
  • 5. 甲、乙、丙三个盆中依次装有冷水、温水和热水,把左手伸入甲盆,右手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将双手拿出并伸进乙盆,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觉热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冷
  • 6. 6 月,满山的杨梅树上挂满了一颗颗沉甸甸诱人的杨梅。“个大味甜”的东魁杨梅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们感知到东魁杨梅“个大味甜”属于( )

    A、听觉和视觉 B、嗅觉和听觉 C、触觉和味觉 D、视觉和味觉
  • 7. 人体能够感知外界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耳能接受光的刺激 B、鼻对气味十分敏感 C、舌能辨别酸、甜、苦、咸 D、皮肤能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
  • 8. 玉环文旦果大形美,香气浓郁;肉嫩多汁,酸甜适口。图中能形成“酸甜”感觉的部位是( )

    A、 B、 C、 D、
  • 9. 宁波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宁波人喜食鱼虾,注重原汁原味,烹饪时轻油腻轻调料,口感鲜嫩,色、香味俱全。人们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与色、香、味对应的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嗅觉、味觉 B、听觉嗅觉、冷觉 C、热觉、味觉、视觉 D、触觉听觉、味觉
  • 10.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一,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很多爱茶之人每年都要品品明前茶那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产生在 ( )
    A、大脑皮层 B、 C、 D、小脑
  • 11. 妈妈在生小明时,采取的是局部麻醉的剖宫产,妈妈说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但能感受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这说明( )
    A、病人的痛觉消失 B、病人的痛觉和触觉均消失 C、痛觉和触觉相互独立又能相互影响 D、大脑皮层被麻醉,所以感受不到疼痛
  • 12. 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感受器的多少决定了皮肤感觉的敏感程度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
  • 13.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
    A、得不到营养 B、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C、不能调节体温 D、失去了对刺激的感知功能
  • 14.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了诗人的哪些感觉 ( )
    A、听觉和视觉 B、嗅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嗅觉和听觉
  •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J

       

    A、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 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    D、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的;站在指压板上时会让人觉得疼痛难忍,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 17.  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灵敏地感知环境变化。请想象你是下面这个情景中的主角,阅读并回答问题。

    星期天,小科在家做饭的时候,接听到一个电话。 正接着电话时,他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 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 看到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 好苦啊!

    (1)、在这个生活情景中,小科有哪些感觉?
    (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
  • 18.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科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 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儿他的额头后便告诉他,他患了感冒,并开出处方。 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科差点哭了出来。 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科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

    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比较敏感。
    (2)、小科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 说明理由。
    (3)、小科面对一桌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这说明了
  • 20.  根据皮肤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
    (2)、在炎热的夏季,大量分泌汗液以调节体温的是
    (3)、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 。
    (4)、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内。
    (5)、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部位,而其中又含有 , 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1. “探究味觉与嗅觉在辨别食物味道时是否相互影响”的实验如下:

    所需材料:A品牌薯片(味道较淡)8~10片,B品牌薯片(味道较浓)4~5片。

    (1)、小明先闭上眼睛,慢慢品味A品牌薯片,他能尝到A品牌薯片的味道吗?。 
    (2)、小明继续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把几片B品牌薯片靠近他的鼻孔,呼吸几次,再尝另一片A品牌薯片,这次A品牌薯片的味道与第一次所尝到的不一样,带有一些B品牌薯片的味道。在这次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22. 两点阈是指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两点阈越小,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两点阈差异实验后得到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裸露部分

    覆盖部分

    中指指尖

    上唇

    前颔

    胸部

    肩部

    背部

    2.5

    5.5

    15.0

    36.0

    41.0

    44.0

    (1)、刺激皮肤能引起人体产生触觉,这是因为皮肤中含有组织;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据此推测:人体裸露部位比覆盖部位的神经分布要 (选填“密集”或“稀疏”)。
  • 23. 请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问题:皮肤的冷热觉感受器究竟能感受到环境中的温度刺激还是温度变化的刺激?

    作出假设:能感受到环境中的温度变化。

    (1)、设计实验方案:
    (2)、按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你的结论是

  • 24.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刚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刚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1)、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感觉到针触,原因是
    (3)、本实验说明,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敏感程度 , 这种敏感程度的差别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填“多”或“少”)于非敏感部位。

四、综合题

  • 25. 小明看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一行地砖非常特殊,上面只有一个“一”字,没有其他的花纹,多块砖“一”字相连,延伸向远处,妈妈告诉他那是盲道。请分析盲道是如何引导盲人前行的。
  • 26.  你在进餐时,能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能感受到饭菜的温热,同时还可以听到家人的谈话。 请你说出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种感觉产生?它们分别与哪些感觉器官有关?
  • 27. 劳德提出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如下图所示。

    分析情境“妈妈端上了做好的菜,正在看动画片的小涛说‘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模型,简述一下这个过程完成的程序,说明四个阶段。

  • 28. 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