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培优课时卷-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小明和小红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明在山顶测得温度是- 1C ,小红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 11C 。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 100 米,气温大约下降 0.8C ,则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                )
    A、800 米 B、1250 米 C、1200 米 D、1500 米
  • 2. 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4 cm,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D,B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按顺时针方向环行,乙按逆时针方向环行。若乙的速度为9cm/s,甲的速度为3cm/s,当它们运动了2024 s时,它们在正方形边上相遇了(  )

    A、252次 B、253次 C、254次 D、255次
  • 3.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2a3b等式右边的运算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例如:2(3)=2×23×(3)=4+9=1312=2×13×2=26=4 . 则132的值是(       ).
    A、2 B、18 C、28 D、38
  • 4. 对于正整数n,定义f(n)表示n的首位数字与末位数字的平方和.例如:f(6) =62=36,f123=12+32=10.规定 f1n=fn,f+1n=ffn(k为正整数).

    例如: f1123=f123=12+32=10,f2123=ff11230)=1.则 f44的值为(   )

    A、37 B、58 C、89 D、145
  • 5. 书店有定价10元/本的某阅读书售卖,书店有两种促销方案,方案一:每买5本,赠送一本;方案二:一次性购买超过5本,每本打八五折出售;某班级需在此书店购进32本此阅读书,至少要花( )元.
    A、268 B、269 C、270 D、272
  • 6. 当温度每上升1时,某种金属丝伸长0.002mm;反之,当温度下降1时,金属丝就缩短0.002mm . 把15的这种金属丝加热到60 , 再使它冷却降温到5 . 金属丝最后的长度比原来的长度伸长(       )mm
    A、0.02 B、0.02 C、0.09 D、0.11
  • 7. 法国的“小九九”从“一 一得一”到“五五二十五”和我国的“小九九”是一样的,后面的就改用手势了.下面两个图框是用法国“小九九”计算7×88×9的两个示例,且左手伸出的手指数不大于右手伸出的手指数.若用法国的“小九九”计算7×9 , 左、右手依次伸出手指的个数是( )

    7×8=

    因为两手伸出的手指数的和为5 , 未伸出的手指数的积为6 , 所以7×8=56.7×8=10×(2+3)+3×2=56

    8×9=

    因为两手伸出的手指数的和为7 , 未伸出的手指数的积为2 , 所以8×9=72.8×9=10×(3+4)+2×1=72

    A、24 B、14 C、34 D、31
  • 8. 已知a>b>c>d>e,从a,b,c,d中随机取两个字母作差后取绝对值,记为A;将剩下两个字母作差后取绝对值,记为B;再对|A|--|B|-e进行化简运算,称为“绝差操作”,例如:|d-a|-|c-b|-e=(a-d)-(b-c)-e=a-b+c-d-e为一次“绝差操作”,a-b+c-d--e为“绝差操作”的一种运算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存在“绝差操作”的两种运算结果的和为-2e;

    ②存在“绝差操作”的两种运算结果的差为2a+2b;

    ③所有的“绝差操作”共有4种不同的运算结果。

    A、3 B、2 C、1 D、0

二、填空题

  • 9.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计算,如果第一次输入的数是20,而结果不大于100时,应把结果作为输入的数再进行第二次运算,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则最后输出的结果为

  • 10. 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4个1~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4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例如1,2,3,4.可作如下运算:(1+2+3)×4=24.另有3组数(1)2,3,4,5;(2)1,2,8,9;(3)3,3,7,7,也可通过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从以上3组中选择2组数,列出算式        
  • 11. 定义一种新运算:当x⊕y=m时,(x+1)⊕y=m+1,x⊕(y+1)=m-2。若1⊕1=2,则2024⊕2024=
  • 12. 已知非零自然数a,b,c,d都不超过4,若其中有两个相同,并且(a+b)(b+c)(c+d)(d+a)= 900,则 a+b+c+d 的值为.
  • 13.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记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约定逢十进一就是十进制,逢二进一就是二进制.也就是说,“逢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几进制的基数就是几.为了区分不同的进位制,常在数的右下角标明基数,例如,10112就是二进制数1011的简单写法,十进制一般不标注基数.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是能相互转换的.将二进制数1011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是:10112=1×23+0×22+1×21+1×20=8+0+2+1=11;将十进制数11转换为二进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除二取余,倒叙排列.即:将一个十进制数11除以2,得到的商再除以2,依此类推直到商等于1或0时为止,倒取除二产生的余数,就为换算为二进制数的结果.具体如下:

    我们能看到十进制数11除以2得到的余数依次为1,1,0,1,倒叙排列就是对应的二进制数1011,即11=10112 . 依照前面的方法,则十进制数68=2 , 则括号内应填写的数是.

三、解答题

  • 14. 计算: 12+13++120261+12+13++12025-1+12+13++12026 12+13++12025.
  • 15. 计算: 12×4+14×6+16×8++12024×2026.
  • 16. 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分别代表40 , 2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甲沿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处时运动停止;乙沿BA方向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

    (1)、AB两点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乙到达A点时共运动了秒.
    (2)、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
    (3)、多少秒时,甲、乙相距10个单位长度?
    (4)、若乙到达A点后立刻掉头并保持速度不变,则甲到达B点前,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所对应的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17. 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充满好奇,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数--“好数”。

    定义:对于三位自然数n,各位数字都不为0,且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恰好能被个位数字整除,则称这个自然数n为“好数”。

    例如:426是“好数”,因为4,2,6都不为0,且4+2=6,6能被6整除。643不是“好数”,因为6+4=10,10不能被3整除。

    (1)、判断312,675 是否为“好数”,并说明理由。
    (2)、求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 的所有“好数”的个数。
  • 18.  小明的妈妈在某玩具厂工作,厂里规定每个工人每周要生产某种玩具210个,平均每天生产3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小明妈妈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星期

    增减产值

    +10

    12

    4

    +8

    1

    +6

    0

    (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小明妈妈星期三生产玩具个;
    (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小明妈妈本周实际生产玩具个;
    (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玩具可得工资5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个另奖3元;少生产一个则倒扣2元,那么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
    (4)、若将上面第(3)问中“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其他条件不变,在此方式下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
  • 19. 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根据“立正,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这些口令进行相应的运动,这些运动是可以连续进行的,现规定:把连续执行2个口令的结果,叫作这2个口令相加所得到的和,并用“”表示相加.例如:向右转向左转=立正,向左转向左转=向后转,等等.分别用数字符号0,1,1 , 2表示立正,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可以建立如下的体育口令加法运算表.

    0(立正)

    1(向右转)

    1(向左转)

    2(向后转)

    0(立正)

    0

    1

    1

    2

    1(向右转)

    1

    2

    0

    n

    1(向左转)

    1

    0

    2

    1

    2(向后转)

    2

    x

    y

    m

    请完成下面问题:

    (1)、上述表格中,x=             y=               m=               
    (2)、若用字母a表示任何一种体育口令,则a0=                 
    (3)、判断这种体育口令的加法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请举例验证(各举一个例子即可).
  • 20. (1)

    (2)

    (1)、如果欲求1+2+3+4++n的值,可令S=1+2+3+4++n①,将①式右边顺序倒置,得S=n++4+3+2+1②,由②式+①式,得2S=S=;由结论求1+2+3+4++100=
    (2)、①观察一列数2,4,8,16,32,…,发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根据此规律,如果an(n为正整数)表示这个数列的第n项,那么 a18=         an=          

    ②为了求1+3+32+33++32018的值,可令M=1+3+32+33++32018①,则3M=3+32+33++32019②,由②式﹣①式,得3MM=320191M=3201912 , 即1+3+32+33++32018=3201912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1+5+52+5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