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人版 八上地理 第二章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读我国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2)、图中,数字①所在地形区的海拔大约是(     )
    A、2000m以上 B、3000m以上 C、4000m以上 D、5000m以上
    (3)、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 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气温是影响荔枝成熟的主要因素。广东荔枝的成熟期一般为6-7月,而四川荔枝的成熟期为7-8月。读图我国荔枝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岭”是一座山脉,这座山脉最有可能是(     )
    A、秦岭 B、南岭 C、天山 D、阴山
    (2)、我国荔枝主要产区位于(     )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亚热带
    (3)、广东荔枝比四川荔枝成熟较早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 B、降水较多 C、纬度位置较高 D、降水较少
  • 3. 长江沿线城市上海、武汉、重庆已对德国、法国等53个免签国家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结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村第45页图2.34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唐代的“诗仙”李白有诗云:“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他描述的长江河段和河流特征是(   )
    A、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B、中游,由山区流入平原,流速渐缓 C、下游,江宽水阔,水流缓慢 D、入海口,河汊纵横,泥沙堆积成洲
    (2)、长江干流在四川省宜宾以下被称为“黄金水道”,航运价值大。其自然原因是(   )

    ①支流多,流程长,径流量大②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③河水终年不冻,四季可通航④城市和人口集中,对航运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2024年9月,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活动在宜宾举行。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是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的具体举措,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下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增殖放流的活动地点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长江增殖放流活动的意义主要有(   )

    ①恢复鱼类数量,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②引进新品种,促进渔业发展

    ③补充了珍稀特有鱼类野外种群资源

    ④维护长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沿着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的鸟类。下图为中国候鸟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途经雪山峡谷与世界屋脊的候鸟迁徙线路可能是(     )
    A、 B、 C、 D、
    (2)、候鸟迁徙的路线通常会避开海洋,主要是因为海上(     )
    A、磁场干扰较大 B、缺少停歇场所 C、氧气含量不足 D、天敌数量众多
  • 6. 如图示意“徐霞客旅行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徐霞客旅行路线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藏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2)、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做了详细描述:“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此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 7. 有网友在陕西延安黄河壶口瀑布拍到“清流飞瀑”的壮观景象,不少网友感叹“黄河水竟然变清澈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建立了众多的水电站。黄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主要流经山地,地形崎岖 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流量大 C、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D、支流众多
    (2)、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药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B、“腹泻”——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植树种草、修建挡土坝 C、“动脉阻塞”——凌汛阻塞河道——在陡坡上进行耕种 D、“脚肿”——河道泥沙沉积——建立自然保护区
    (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赴黄河进行考察,强调要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上中游的水能资源 B、积极弘扬黄河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 C、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使得利用最大化    D、大举迁移黄河沿岸居民,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 8. 2024年8月,国内首款3A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它以古典文学《西游记》作为内容创作背景,其中大量画面取自我国各地真实场景,据网友统计,国内取景地多达72处。读图1取景地示意图,请找到取景地数量最多的省区,图2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某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取景地数量最多的省区东隔____山脉与____省相邻。(     )
    A、武夷   福建 B、祁连   青海 C、雪峰   湖南 D、太行   河北
    (2)、取景地数量最多省区的当地人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因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这样就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生活习惯是由于当地地形特征为(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地形崎岖、峰岭众多
    (3)、取景地数量最多省区的西北部地区因地貌特殊,风沙经常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需要随身携带白羊肚手巾,把它包在头上,除了春秋两季抵御风沙之外,还可夏天防晒,冬天御寒。当地农民携带羊肚手巾与当地的____气候有关,该气候____(     )
    A、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B、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C、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 D、温带大陆性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 9. 今年以来,南充市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研究表明,沙尘天气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下图为我国某时段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南充市出现沙尘天气的盛行风最有可能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出现沙尘天气时可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

    ①及时关闭门窗②减少户外活动

    ③骑自行车出行④佩戴口罩出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图文材料题

  • 10.  “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越冬专列”为北方老人冬季到南方生活提供交通服务。读图,中国部分城市常年平均入冬日期图,回答下面问题。

    (1)、北方老人乘“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抵达湛江后,乘船横渡海峡到达海南省。
    (2)、海南省的简称是 , 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带。
    (3)、从常年平均入冬日期来看,哈尔滨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北方老人去南方越冬,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
    (4)、“越冬专列”自北向南经过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等地,所经省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该阶梯地形以和丘陵为主。
  • 11.  读我国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字。
    (2)、从图上看,黄河流经兰州地段,其年平均输沙量是亿吨。
    (3)、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选填“河口”或“桃花峪”)。
    (4)、黄河中游流经高原,产生的泥沙最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黄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其中在下游加固。七十多年来,黄河安澜,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比赛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图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

    (1)、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了我国高原的地表景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区的典型景观。
    (2)、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位于图中的区,“春风”是指图中的风,“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并消除了水患。自建成以来持续发挥巨大效益,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图1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溇塘圩田系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地区,是古老又独特的水利工程。2500年前,太湖地区先民们在太湖湿地上开凿溇塘,其中南北向延伸到太湖的河道,叫做“溇”,东西向的叫做“塘”,“横塘纵溇”之间的岛状田园叫做“圩田”。从空中俯瞰,水网纵横,形似棋盘。溇塘系统通过水闸调节水量,使太湖平原成为“鱼米之乡”。图2为溇塘圩田系统示意图。图3为苏州与成都多年平均降水量季节分配图。

    (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中游),这里的文明起源与水密不可分;太湖平原位于交汇之地,便利的水运促进了经济发展。
    (2)、与成都相比,苏州降水量的季节差异较 , 这是因为苏州受(海洋/陆地)影响更大。
    (3)、在每年的(冬季/夏季),岷江水量大增,都江堰的外江会分流大部分洪水,减轻内江的压力;当太湖平原的溇塘遭遇洪涝时,水闸(开启/关闭),泄洪入太湖,圩田不受水患影响。
    (4)、太湖平原的圩田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具有经济价值,同时圩田作为湿地,也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试列举两种湿地所具备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