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人版 七上地理 第二章 单元测试卷·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了我国拟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其中“宜居行星”主题包含: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天然卫星 C、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2)、如果经过长期探索,没有在银河系中发现生命迹象和宜居的星球,下一步要前往的天体系统应该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目前,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①推动科技进步②开发宇宙资源③提升国际地位④人类迁出地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 宜居带是距离恒星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状区域,在这一范围内,温度适宜,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2024年10月15日,我国发布了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将“宜居行星”探测列为五大科学主题之一。读太阳系宜居带分布图(此图未按真实比例绘制,图中阴影区域为宜居带),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2)、宜居带内的行星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①存在液态水资源②与太阳距离最近③体积和质量最小④有可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我国进行“宜居行星”探测的意义不包括( )A、开拓新的领域,保障人类未来的发展 B、缓解人口老龄化状况 C、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 D、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3. 火星探测和中国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取得了世界瞩目成就。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2)、我国对火星探索的意义有( )①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力量②探索人类生存与扩展的潜在空间
③对地球生命起源演化研究提供参考④占领地外空间,为战争时刻做准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 月球熔洞是火山熔岩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中空管道。熔洞能够抵御月表辐射和微陨石的撞击,洞内温度在-20℃~30℃之间,比月表温度更稳定。2023年10月,我国某大学科研团队提出了在熔洞中建设月球基地的方案。图为月球基地想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月球熔洞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A、陨石撞击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月球自转(2)、与月球表面相比,在熔洞内建设月球基地的优势有( )①安全性更高 ②温度更稳定 ③空间更大 ④视野更开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建设月球基地,可以( )A、改变月球大气环境 B、完成移民月球计划 C、推动月球科学研究 D、揭开宇宙最终秘密5. 图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局部图,M是绕地球运动的天体,完成下面小题。(1)、如图所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____,M属于____(天体类型)( )A、可观测宇宙—银河系、恒星 B、银河系一地月系、行星 C、河外星系一银河系、彗星 D、太阳系一地月系、卫星(2)、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因为( )①有适宜的气温②有液态水的存在
③有大气层起保护作用④是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赴九天,问苍穹,我国已进入航天时代。下列名称与航天工程对应正确的是( )A、“天宫”系列—火星探测工程 B、“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工程 C、“神舟”系列—空间站建设工程 D、“天问工程”—空间站建设工程6. 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消除太空微小颗粒撞击空间站的太阳翼产生的影响。下图为航天员太空出舱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航员出舱面临的困难有( )①舱外无光源②舱内外温差大③太空“垃圾”多④失重影响行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此次维修意味着航天员有能力( )①开展舱外活动②在舱外进行实验③保护空间站安全④登上月球等星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域面积大 B、大气层太薄 C、距离恒星太近 D、距离太阳太远(2)、该行星存在大气层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好 B、适宜的质量 C、日地距离适中 D、拥有原始海洋8.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2)、材料中比邻星系统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金星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9. 地球拥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生命逐渐诞生。下图示意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太阳系中,地球( )A、距日距离远于木星 B、属于七大行星之一 C、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D、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2)、为认识宇宙环境,人类进行了一系列太空探索,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包括( )①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③建成“天宫”空间站 ④实施嫦娥探月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 小丽同学在整理中国探月工程资料时,绘制了这样的表格,结合她的表格,根据你的常识回答下面小题。探月工程
大事件
主要任务
探月一期“绕”
2007年,嫦娥一号
成功绕月,实现奔月梦想
探月二期“落”
2010年—2012年,嫦娥二号
对月球高精度测试
2013年,嫦娥三号
携“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月球
2019年,嫦娥四号
2018年5月,“鹊桥”中继卫星升空,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着陆巡视探测
探月三期“回”
2020年,嫦娥五号,去并返回
正面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2024年,嫦娥六号,去并返回
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
(1)、有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有人类生存的条件 B、银河系属于地月系的一部分 C、“鹊桥”是地月中继通讯和数据中转站,能与地球保持正常通讯 D、嫦娥六号是用火箭直接发射到月球上,“玉兔”是地月通讯中继卫星(2)、嫦娥六号搭载了来自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4台国际科学载荷;嫦娥七号任务已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200千克的载荷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说明( )A、一带一路的货物贸易在月球上进行 B、交通运输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C、中国只和发达国家搞好关系 D、中国为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广阔舞台,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二、图文材料题
-
11.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已知拥有生命的星球,有独特的环境,处于与太阳不远不近的位置,使其成为生命的摇篮。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下图分别为太阳系模式图(左图)和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中表示地球的是(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填名称)。(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和。(填行星名称)(3)、右图中的“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并说明理由:;除了该因素外,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还有。1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中国航天日”,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的主场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展览会中发布了有关“神舟十七号”部分科研成果、“嫦娥七号”项目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项目。
(1)、曹操《观沧海》中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的便是银河,太阳系(填“属于”或“不属于’)银河系。读图可知,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的运行方向都是(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2)、我国航天器的名称多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关,“嫦娥七号”项目准备探测的天体名称是 , 该天体属于(填“恒星”或“卫星”)。(3)、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迎来龙年首次出舱,首次完成了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航天员在太空中观察到地球是一个球体。请你列举两个生活中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实例。(4)、除了“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以外,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