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甲、乙两铁球,吸收相同热量后,甲球可把热量传给乙球.对应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   )
    A、甲球质量较大,初温度较低 B、甲球质量较大,初温度较高 C、甲球质量较小,初温度较高 D、甲球质量较小,初温度较低
  • 2. 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四冲程内燃机,其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其中做功冲程是
    A、 B、 C、 D、
  • 3. 燃气的特殊气味是人为添加的臭味剂所产生的,而不是燃气本身所固有的。加入臭味剂的目的是( )

     

    A、增大燃气的热值 B、燃气泄露时,更容易识别 C、使燃气的分子热运动更快 D、提高燃气燃烧时的加热效率
  • 4.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质量较小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高 D、比热容较大
  • 5. 下列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烈日下的路面变得很烫 B、相互摩擦后手掌发热 C、铁条经反复锤打后升温 D、小流星进入大气层时燃烧
  • 6. 光发动机可用于卫星的能源补充,原理如图,密闭气室中N2O4在光照下会分解,使气室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右移,无光条件下发生逆反应;控制光照即可实现活塞往复运动。活塞右移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 7.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做功改变内能的有(  )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 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
  • 8. 甲、乙两液体的密度比ρ :ρ=5:4,体积比 V:V=2:3,比热容比C甲: Cz=1:2,且它们的初温度不等.现将它们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计混合过程中的热损失,达到热平衡后液体温度相对各自初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t甲和△tz,则△t甲:△tz为(  )
    A、16:15 B、15:16 C、12:5 D、5:12
  • 9.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乙图: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的演示实验与热机的如图冲程原理相同 D、丁图:通过做功的方式吸收热量增加内能
  • 10. 一辆小汽车(汽油车)在后海大道上行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 B、给小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味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汽油机,行驶过程中汽油机通过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汽车发动机使用水来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能够吸收并分散大量的热量
  • 11.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不再变化,由图可知三块金属的比热容相比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 12. 在甲、乙两个相同的试管内注入质量相等、温度分别为 20C和 80C的水,然后将甲试管底部插入温度恒为80℃的水中,将乙试管底部插入温度恒为 20C的水中,若两试管插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且不考虑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传递,甲试管内的水经过时间 t1温度升高到80℃,乙试管内的水经过时间t2 温度降低到 20℃,则 (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判断
  • 13.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围炉煮茶”营造了温暖轻松的氛围。如图所示,茶壶在炉上慢煮,白烟袅袅,四周的板栗、红薯、年糕,随着四溢的茶香逐渐软糯、微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烟袅袅”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茶沸腾时壶盖被顶起是由于热传递的原因 C、食物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D、茶香四溢说明温度越商,分子运动越剧烈
  • 14. 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与两个物体的温差成正比.冬天北方比较冷,房间内都有供暖系统.如果室外温度为-20℃,则室内温度为18℃;如果室外温度为-30℃,则室内温度为12℃.那么,房间暖气管的温度为 (   )
    A、75℃ B、70℃ C、65℃ D、60℃

二、填空题

  • 15. 能源的使用应考虑能量的和转移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化石能源和核能等的储量等因素。以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16. 图为某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其热机效率为 (用图中的符号表示);若完全燃烧 0.21kg 汽油所产生的能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 100kg,初温为 20℃的水温度升高到℃。【c =4.2×103J/(kg·℃),q 汽油=4.6×107J/kg】。

  • 17.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右表   ××××年6月4日列出的是某年6月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 城市甲晴22℃~30℃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 城市乙晴19℃~37℃是 , 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
  • 18. 塑料瓶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空塑料瓶可以做许多物理小实验。在安全情况下,小明用高压打气筒往封闭空塑料瓶内打入空气,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气压增加,气体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瓶盖飞出,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 19. 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发动机性能的优劣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汽车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能量的有效利用,又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汽油热值为4.6×107J/kg , 汽油密度为0.7×103kg/m3 ,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汽油在减少,汽油的热值(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若6kg的水在冷却系统中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3)、若一台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恒为6×104W , 持续工作40min所消耗的汽油为15L,则该汽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用水作为冷却剂的原因是什么?请简单进行说明

三、实验探究题

  • 20. 小物用如图甲、乙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时间/min

    0

    2

    4

    6

    8

    10

    T/℃

    5

    7

    10

    15

    20

    25

    T煤油/℃

    5

    9

    15

    25

    35

    45

    (1)、实验前,小物应选取初温和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等")的水和煤油进行实验:
    (2)、实验中,用(选填“升高温度”或“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
    (3)、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煤油第 8min 的内能(选“大于”“小于”或“等于”)10min 的内能;
    (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J/(kg.℃)
    (6)、实验结束后撒去酒精灯, (选城“水”或“媒袖”)的温度下降得慢,利用该特性可选其为暖手袋的供热物质。
  • 21. 图甲所示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同的烧杯、温度计和相同的加热器。

    ①本实验中,A、B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来比较;

    ②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沸腾前的吸热情况,小明提出两种比较方案:a、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b、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填“a”、“b”或“a和b”);

    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所示图像,从图像可知吸热能力较强的是(填“A”或“B”)液体。

  • 22.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楠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完好的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s

    0

    10

    20

    30

    40

    水的温度/℃

    20

    23

    26

    29

    32

    加热时间/s

    0

    5

    10

    15

    20

    食用油的温度/℃

    20

    23

    26

    29

    32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加热时间相同,则的温度升得高,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图乙是小楠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则(“A”或“B”)是反映食用油的吸热升温情况;
    (5)、若某小组在实验中若发现水的温度升高得比食用油还快,请你指出其可能的原因是
    (6)、利用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均为200克)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kg·℃)(C=4.2×103J/(kg·℃)

四、计算题

  • 23. 一种名为“摆茶摊”的户外休闲方式在短视频平台上流行,成为年轻人工作之余的一种新兴休闲方式,如图为某个摆茶摊场景,在某次泡茶过程,使用燃气炉将锅中1kg水的温度从18℃升高到了98℃,消耗了 40g的燃气。已知燃气的热值为4.2x107J/kg,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求此泡茶过程中: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燃气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
    (3)、燃气炉的热效率。
  • 24. 世界能源告急,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被充分运用到家庭热水、取暖领域,太阳能热水器无疑成为热水器行业的一个明星.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有50kg的水,太阳能热水器吸收 1.4×107J太阳能后,使水温从20℃升高到60℃.[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C, , 焦炭的热值是 3.0×107J/kg]
    (1)、水从太阳能热水器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
    (3)、太阳能热水器此时的效率是多少?

五、科普阅读题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是某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内燃机)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由一台内燃机和一台电机组成,这台电机既可以充当电动机,也可以充当发电机,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由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提供动力,当汽车需要高速行驶或电池电量过低时,改由内燃机工作,为汽车提供动力,同时能通过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1)、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高速行驶时动力系统没有用到图 3 中哪幅图蕴含的物理知识?(填字母)。
    (2)、如图 2 所示是四缸汽油机一个汽缸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工作循环的顺序是 , 其中涉及能量转化 的有 , 如该内燃机飞轮转动速度为 3600r/min ,则每秒完成做功次。
    (3)、如果测试员驾驶该汽车时是完全由汽油机提供动力,汽车与驾驶员的总质量为 4000kg ,汽车在平直公 路上以 9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1h , 消耗汽油 10L ,汽车所受的阻力是总重力的 0.2倍。则:完全燃烧 10L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J;汽车的牵引力为  N。(q汽油=4.6×107J/kg,P汽油=0.8×103kg/m3 , 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