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一章《运动的世界》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3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描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内的天花板距离地面约8m B、正常人的脉搏跳10次时间约为1min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 2.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图乙,将一根无弹性棉线与地图上的路线重合,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根据地图比例尺可以求得实际线路长度 C、图丙,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图示方式测出纪念币的直径,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图丁,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的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D=Ln
  • 3. 甲、乙、丙三列高铁在三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三车交汇时,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房屋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乘客觉得甲车是静止的,丙车上的乘客觉得乙车在向西运动,则丙车(        )
    A、一定向西 B、一定静止 C、一定向东 D、可能向西、可能静止、也可能向东
  • 4. 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首次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形成如图所示的“三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的组合体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运飞船”发射至预定轨道的过程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货运飞船”发射至预定轨道的过程中,相对于“三舱”是静止的 C、以组合体形态运行时,“货运飞船”相对于“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D、以组合体形态运行时,“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 5.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对天空充满憧憬,从嫦娥奔月的想象,到今天国产大飞机 C919的成功商飞,我们从未停止对天空的探索。下列关于飞机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飞机的材料尽量使用密度小的物质 B、以空中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屋是运动的 C、喷气发动机向后喷气时飞机前进,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所以不会掉下来
  • 6.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空中加油机给多架战斗机加油的场景。说“战斗机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太阳 C、运-20加油机 D、空中飞行的小鸟
  • 7.  如图是唐代的一幅“马球图”。马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体育运动,也叫“击鞠”,发明于汉代,兴盛于唐宋。马球比赛时两队对抗,人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将球射进对方球门的一队得分。关于马球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球杖将球击打出去,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被击出去的球能够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C、若正在向前飞行的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球将静止在空中 D、人骑马静止在地面上,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经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20km/h的速度大于15m/s的速度
  • 9.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4~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0~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 10. 小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82cm、5.83cm、5.95cm、5.81cm、5.83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长度应记为5.8225cm B、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测量结果5.95cm不可以加入计算平均值
  • 11. 甲、乙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在0~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均为s0 ,  此过程中两车通过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半段时间,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B、前半段时间,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后半段路程,甲车所用的时间小于乙车所用的时间 D、后半段路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 12. 汽车风洞测试是汽车设计的重要一环,如图所示,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让风高速迎面吹来,模拟汽车高速运动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下方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C、汽车模型上方的气体流速小,压强大 D、提高风速,汽车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 13. 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出发15s后追上乙车 B、甲车运动速度是72km/h C、0-7.5sS:S=3:1 D、10-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14. 用转动八面镜法可以测光速,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22所示。S为发光点,T为望远镜,平面镜0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M距反射系统的距离AB为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调整八面镜的位置直到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发光点S,然后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1秒内转过的圈数),当转速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再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是( ) 。

    A、c=4Ln0 B、c=8Ln0 C、c=16Ln0 D、c=32Ln0

二、填空题

  • 15. 甲、乙两位同学在学校的百米跑道上同时同地向东运动,两人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的速度为m/s,经过10s后,两人相距m,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 16. 2024年湖北沙洋江汉运河半程马拉松(21公里)成功举办,中国选手以1小时07分的成绩获得男子季军,他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约为min/k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他的配速值(选填“大于”或“小于”)冠军的配速值;以他为参照物,路旁的油菜花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17. 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选填“>"“<"或“=")VB。在t2~t3 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 18.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两位同学相距 m,分析图像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第7s甲、乙两同学相距 m。

  • 19. 如图所示,小明坐在车上看到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这里的“120”指的是经过该路段的平均车速不超过120(填单位),为了不违章,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少为min,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20.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选填“山”或“轻舟”),如图所示为某高速路口的一条ETC通道,如果该ETC通道长为15m , 则一辆长为5m的汽车完全通过此通道至少需要s;的含义是

  • 21.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m;

    ②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m;

    ③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m/s。

三、实验探究题

  • 22. 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方式中正确的是图。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2cm26.03cm26.03cm ,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3. 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秒表每个小格的示数为1s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图中的木块A应选择较(选填“高”或“矮”)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 ,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所需时间比上半程(选填“多”或“少”),由此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越来越
    (4)、如果小车过了中间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 24. 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1)、用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物体的长度是 cm。
    (2)、小霞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98cm、26.01cm、26.00cm、26.0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小霞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霞用秒表测量同学跑800米所用时间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 25.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圆形物体的直径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2)、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dm。测量长度的时候,误差是不可 的,可以采用 的方法尽量减小。

四、计算题

  • 26. 成都武侯祠古建筑修复现场需一些砂石。华西建筑工程队用卡车运输砂石,某时段卡车匀速行驶1.8km,用时 5min。已知卡车自重 6.8t,满载时砂石质量为13.2t,匀速行驶时卡车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g取10N/Kg。求:
    (1)、该时段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m/s?
    (2)、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W?
  • 27. 如图所示,某款机器人重800N,在某次测试中,该机器人先用100N的力在2s内将箱子匀速抬高1m,随后托着箱子在水平地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20s,前进30m,已知该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其对地面压力的0.05倍,求:

    (1)、机器人对箱子做的功;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 28. 如图所示为服务机器人,运动时牵引力由内置电动机提供。某次配送服务中,该机器人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移动40s , 它和配送物品的总质量为85kg , 水平牵引力是45Ng10N/kg , 在本次服务中,求:

    (1)、牵引力F0做的功;
    (2)、牵引力F0做功功率;
    (3)、取下物品后,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减小200N , 对地面的压强减小2×104Pa , 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忽略其变化)为多大?
  • 29. 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吉安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的部分运行信息如下表。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918

    西安北(9︰38)

    上海虹桥(16︰43)

    1509km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安北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min? 
    (2)、G1918次列车从西安北到上海虹桥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1320m的隧道,用时36s , 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