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三章《光的世界》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景物在镜中成像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2. 八年级秋季“农耕研学活动”中一位渔民进行了叉鱼表演,并告诉同学们根据经验他是叉向鱼的下方,才插中鱼的。能说明这一经验的光路图是( )A、
B、
C、
D、
3. 小丹用光学装置探究光的现象及其特点.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她发现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未画出).针对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40° B、没有发生光的反射 C、折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的区域二 D、通过这一次实验现象,就可以得出结论: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4.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反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5. 岸上的人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水上的荷花 B、水中的山的倒影 C、水中的月亮 D、水中游动的鱼6.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与其他三项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A、透过放大镜看文字 B、
水中的倒影 C、
杯中弯折的笔 D、
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
7. 冬天利用红外线暖炉取暖时,暖炉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暖炉的电热丝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红色光 C、暖炉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 D、暖炉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与阳光中的红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红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8. 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水位测量仪,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A。当向容器中注水时( )A、入射角的大小变大 B、反射角的大小变小 C、光斑A向左侧移动 D、光斑A向右侧移动9.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 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10. 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小的、倒立的实像11.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水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所造成的 C、“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虚像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12.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所示,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13. 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能够正确反应硬币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图是( )A、B、
C、
D、
14. 如图所示是小红体检检查视力时的情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比视力表小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红眼睛的水平距离约是5m 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15. 小羽把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木制桌面上,她在E点看到物体OP在薄玻璃中的像O'P',小羽从薄玻璃中看到0点的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保持物体OP位置不变,薄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点不变,小羽把薄玻璃板按如图放置.以下说法符合题意的是A、图1中,小羽看到O点的像的光路图是正确的 B、图1中,当小羽的眼睛移到E'位置,物体OP的像变大 C、图2中,物体OP 不能经薄玻璃板成像 D、图2中,若小羽的眼睛在E点不动,不能从薄玻璃板看到0点的像二、作图题
-
16. 如图已给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夹角为50°),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角度。17. 如图所示,在水池里有一个点光源S,SP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在SP的传播方向上有一块平面镜,QM是SP经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线QM进入空气后的大致传播方向。18. 如图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激光经平面镜 MN 反射后恰好经过A 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19. 在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 C 对应的物点D.(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20. 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处有一支激光笔。要使从激光笔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请画出光路图。21. 如图所示,A是水中的一个发光点,从A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B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三、实验探究题
-
22. 小白在做探“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 M应选择玻璃板,目的是。(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立于玻璃板前后,并移动B直至与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多次改变A的前后位置,重复以上实验,重复实验时,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B需 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才能与像重合;他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3)、将一块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放置,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小白用光屏替代蜡烛B, 然后观察到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23. 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立在镜面上,ON垂直于镜面。(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O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则NOF面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次的入射角和 , 并记录下来,找到相应关系;(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以ON为轴,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当纸板折到图乙位置时,反射光线(选填“存在”或“不存在”)。24.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1)、如图1所示,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随着水位上升,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2)、为了探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实验时小明将右侧可折转的光屏向后转动,并观察在右侧的光屏上;(3)、如图3所示,小明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线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水中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4)、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束激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试回答:
物质
其中速度
水
玻璃
冰
空气
酒精
①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 光从光速大的物质斜射入光速小的物质时,折射角入射角;
②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及表的数据,请作出下图中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的折射光线。
25. 某同学用题1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2)、如题2图,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按照眼睛(“②”或“③")的方法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3)、如题3图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清晰的像A',则像A'的像距为 (选填“v1”或“v2”。(4)、该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像和物是否对称,他应将蜡烛改成题4图中的(选填a““b”或“c”)光源进行实验。(5)、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同学反思实验过程,提出一个质疑:实验中利用玻璃板镀膜的哪一面成像,应该在镀膜那一面的下边划线,作为平面镜的位置。怎样判断玻璃板哪面镀膜呢?小组同学讨论出一种方法:将铅笔尖分别贴在玻璃板的左右两面,观察到铅笔较清楚的像如题 18-5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镀膜在玻璃板的(选填“左”或“右")面。(6)、回家后该同学想用梳妆镜继续实验,结果实验无法进行,因为无法确定.26.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入射角相同时,折射角越小,偏折本领越大)。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单色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此时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倒入水,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倒掉水后再倒入油,记录光斑位置,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图(选填字母序号)进行实验(∠1=∠2=∠4≠∠3);(2)、同学们正确操作并多次实验后,发现每次记录的容器底部三个光斑的位置均在入射点O的正下方左侧,且从左向右依次是在空气、水、油中的光斑。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理由是:(可借助光路图辅助说明)。四、计算题
-
27. 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ETC系统。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处开始减速,经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图中阴影区域的左边),然后再以1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求:(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3)、如图丙所示为汽车抬头显示器,显示器可以将车辆的车速、油耗、导航等信息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驾驶员前方,防止驾驶员低头观察仪表盘而分散注意力,确保驾驶安全。若像的位置过高,则应将显示器的位置向图丁所示的A方向调整还是B方向调整?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