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二章《声的世界》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古代乐曲有宫、商、角、徵、羽等五音,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分贝
  • 2. 电话铃响,小明拿起一听就知道是爸爸了。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播速度
  • 3. 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
    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 4. 《南华早报》报道:向世界宣布,中国超高速静音潜艇取得重大突破。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超声波的响度比较大 C、潜艇上的潜艇兵能够听见超声波 D、潜艇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 5. 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不能够传声 B、图乙“洗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手拨橡皮筋变“胖”证明振动发声
  • 6.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音色相同 B、甲和丙音调相同 C、甲和丁音调相同 D、丙和丁响度相同
  • 7. 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响度变大
  • 8. 小明向8个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水瓶琴”。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用不同的力敲同一个瓶子,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从左到右依次向瓶口吹气,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D、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子,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 9.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错误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 1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则说法错误的是(     )
    A、蝉叫声和鸟鸣声能在液体中传播 B、人们根据音色可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变
  • 11. 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称作“隐形杀手”。下列措施中,属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居住区周边植树种草 B、晚上八点到早上七点,工地禁止施工 C、高架桥增设隔音板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人员佩戴防噪耳罩
  • 12. 下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 13.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同学们的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D、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 14. 2025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为了人们的健康生活,需要控制噪声。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B、高速公路旁建隔音墙 C、工厂工人佩戴耳罩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 15. 甲同学在一根85米的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 16. 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盖上玻璃罩,然后把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说明 , 本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选填“转换法”、“科学推理法”)

  • 17. 将一只耳朵用手指堵住,另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别人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 能传声,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 减弱噪声,蝙蝠晚间靠 (超声波/次声波/红外线)发现昆虫。
  • 18.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
  • 19. 在使用导航系统时,我们可以设置不同明星的声音来为我们导航,这里的声音大多都是通过AI合成的,AI合成的声音主要是模拟了明星声音的 , 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音量键来改变声音的 , 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两空均填声音的特性)
  • 20.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刻导,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的声;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噪声,防止“扰民”
  • 21. 甲、乙、丙三个发声体发声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丙的不同,甲和乙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2. 在2024年8月的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樊振东与英雷加德上演了巅峰对决,看台上的观众也激情地呐喊助威。呐喊声是由观众声带的产生的,运动员听到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是通过(填介质名称)传入耳中的:盲人朋友在家中也能够依靠广播的播报了解到决赛的精彩状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信息”或“能量”)
  • 23. 大象有自己的“语言”,野生亚洲象在迁徙时经常通过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相互交流。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人耳能听到正常播放时听不到的声音,这是因为快速播放后声波的频率(变大/变小/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 24.  小明为了探究声音传播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
    (1)、图甲实验中,敲击衣架发声,耳朵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传入小明耳朵的;
    (2)、图乙实验中,把绕线的两根手指紧压在耳朵上,敲击衣架,可以听到更大的声音,此时耳朵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在图丙实验中,仍能听到水中手机的铃声,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3)、由以上三个实验可以总结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4)、小明又做了图丁的实验,逐渐把瓶内空气抽出,听到的手机铃声逐渐变(填“大”或“小”),推理:若瓶内没有空气,将(填“听到”或“听不到”)手机的声音,即声音在真空中(填“能”或“不能”传播)。

       

  • 25. 如图所示,小明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1)、若某次实验中,第一次将钢尺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第二次伸出长一些,再次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前后过程中,钢尺两次的要保持相同,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
    (2)、小明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探究内容是:(选填“声音产生的条件”或“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以上探究实验用到了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即(选填“转换”或“控制变量”)法。
  • 26.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实验:

    实验1:如图甲,用小锤敲击音叉时,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同时把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此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实验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并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玻璃罩漏气

    (2)调整器件完好后,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闹铃声。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时,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

    (3)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 27. 如图所示。 小组同学完成以下三个声现象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因音叉振动乒乓球被弹开;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关与振幅的关系。小明敲击同一音叉时,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若罩内的空气完全被抽出,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说明不能传声;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声。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变大;若拨动钢尺的力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听到声音的音调变
  • 28. 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如表是使用说明书,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ms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当铜铃离甲变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若在实验中原来使用的声波换成超声波,所测得的速度与原来测得的速度相比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已知s1=20cms2=80cm ,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00,则此时声速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

四、计算题

  • 29. 2022年8月31日,“东方-2022”演习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谢尔孟耶夫斯基训练场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是首度全程参演。如图是某舰发现距离舰艇1360m远的目标,舰艇发射火箭炮击中目标,发射后经过2.5s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试求:

    (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火箭炮发射后多少时间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为了探测该海域海水的深度,舰艇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5.4s。该海域的海水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 30. 有一宽度为340m的山谷,两旁都是峭壁,地质员在山谷内敲打石块,0.5s后他听到从左边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当时的声速为340m/s,声音传播路径如图所示,求:

    (1)、敲石处距左边峭壁的距离。
    (2)、敲打石块后,地质员听到从右边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的时间。
    (3)、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需0.1s以上,请问人可以区分这两声音吗?
  • 31. 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 32. 熙熙乘坐一辆速度为20m/s的小轿车迅速驶向一座山崖,某一时刻鸣笛后,汽车继续行驶了80m听到回声,司机第二次鸣笛,经过2s听到回声。计算:

    (1)第一次鸣笛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3)听到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