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声现象》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它发出声音的声源是( )A、讲解员的舌头 B、讲解员的声带 C、扩音器的话筒 D、扩音器的喇叭2.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 用锤子敲击一次长直钢管的一端,安装在另一端的声音监测仪,接收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t。这根钢管的长度为( )A、 B、 C、 D、3.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为10m的空铁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4次敲击声4.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A、
B、
C、
D、
5. 小云打算将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为隔音房间,在方案实施前,可通过制作模型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是通过隔音材料来改变房间之外人们听到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6. 如图是我国贾湖遗址出土的鹤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打孔的鹤骨可以吹奏出音乐.吹奏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7. 如图所示,同一台示波器显示的不同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8. 2024年5月 25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某学校开展了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如图所示,同学们与智能机器人交流互动时,机器人的声音( )A、不能传递信息 B、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 C、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D、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 现在大多数汽车都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打开倒车雷达,在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倒车时与障碍物相撞,关于倒车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B、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能量 C、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 D、倒车雷达发出的声波我们听不到10. 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A、(闹钟放在玻璃种罩里)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拨动直尺振动)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
(音叉振动推开泡沫球)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
(扬声器的蜡的火焰在晃动)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11. 影剧院及音乐厅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且四周墙壁挂呢绒帘幕,从声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改变声音的音调,使声音更好听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的响度 C、易于吸收声波,减弱反射的回声 D、可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悦耳12.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3. 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48Hz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B、256Hz的声音和2048Hz的声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C、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14. 2023年国庆节,南海九江超级龙舟联赛某场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声能够在真空传播 B、锣鼓声与加油声的音色相同 C、用锣鼓声指挥选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有节奏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15.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敲击音叉时,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且看到近旁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时,球被弹起的幅度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17. 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产生的,通过传到人耳,声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18. 声音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 在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9. 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齐唱《国歌》,歌声是由人声带的产生的,歌声通过传入人耳中。20. 小漫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甲),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如图乙所示,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l( do)”“2( re)”“3( mi)”三个音阶,则“1( do)”这个音阶与乙图中的(选填“A”“B”或“C”)对应。21. 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在不同的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 , 接听电话时能分辨不同人的说话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22.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23. 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内部的扬声器的振幅(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而自动改变音箱发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AI智能音箱能识别主人的声音,这是根据主人的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三、实验探究题
-
24. 吉他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产生振动而发音的,如图1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图2所示实验装置,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左右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AB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的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AB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1)、某小组同学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弦振动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和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实验序号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2)、当表中的空格数据为时,可用2、3两次实验来研究弦振动发声的音调和弦的的关系;(3)、分析表中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同一根弦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 , 振动时弦的音调越低;(4)、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又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4m的尼龙弦,来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则需悬挂重物个数为个;(5)、该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法。25. 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不仅能说明气体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3)、如图所示,小芳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小芳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里的科学方法是法。(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拔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同时,用相同的力度弹拨钢尺时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5)、如图所示,小东用相同力度敲击桌面时,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起来更响。这个实验不仅能说明固体能传声,还能说明。26.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1)、他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程度相同.①若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字母序号)两根弦线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 在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按住A点、B点、C点后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琴弦,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 当小明用更大的力度拨动琴弦时,音调(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27. 小东猜想物体的隔音效果可能跟物体的厚度和材料有关。小东挑选了市面上常见的隔音材料有聚酯纤维、鸡蛋棉、隔音海绵。为了比较这几种材料的隔音效果,小东还准备了机械闹钟、手机(自带 APP分贝测量仪)、三个完全相同的塑料密封盒作为隔音房间模型。(1)实验思路:
①小东设计将这三种材料裁剪后贴在房间模型的内部,以下做法能达到最好隔音效果的是。
A.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上
B.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和地面上
C.贴在“房间”的四面墙壁、地面和顶面上
②为测试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还应使三种材料具有相同的。
③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时,声源的响度应(选填“随材料而变化”“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实验过程:
首先利用手机分贝测量仪检测出声源处的声音强度为80dB,然后在三个塑料盒内分别装好待测隔音材料,并将声源依次放入塑料盒并密封。最后在每个塑料盒外距离声源0.5m处,用手机检测声音的强度,结果记录于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纤维
鸡蛋棉
隔音海绵
声音强度/dB
30
65
44
(3)实验结论:隔音效果最好的材料是。
28. 用图所示鼓、鼓槌、碎纸屑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是否有关。(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改变自变量的方式是;(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 观测方式是;(3)、实验过程中碎纸屑的作用是。四、计算题
-
29. “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大洋洲的某海域进行科学考察时,用声呐系统从海面垂直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 12s声呐系统接收到回声信号。(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激光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2.25×108m/s)(1)、求该海域的深度;(2)、如果发射的是激光,则激光传播到海底需要多长时间?30. 一艘静止的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8s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1)、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2)、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4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31. 如图,A是一辆装有超声测速装置的警车,正匀速行驶在一平直的公路上执勤。某时刻警车向正前方360m处一辆静止在路边的大卡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经过2s警车接收到卡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从警车发射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超声波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
(2)警车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若某时刻有一辆速度为40m/s的小车刚好超越警车,当小车行驶到警车前150m处时警车向它发出超速停车声音信号,令小车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停车接受处罚。信号从警车发出后小车要多长时间可接收到信号?(声音信号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32. 山城重庆,到处可见隧道。如图,汽车匀速行驶,在距离隧道右侧入口 165m 处开始鸣笛,司机经过 1s 听到隧道入口处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当时声音的速度 v 声=315m/s)。求:(1)1s 内声音传播的路程;
(2)汽车的行驶速度;
(3)此时,司机看到这条长 150m 的隧道内有一工人正在检修设备,立即亮灯提醒工人离开.恰好工人正好处在向左、向右跑都能安全脱险的位置。为了安全脱险,工人奔跑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