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声现象》基础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图所示,演奏者拨动古筝琴弦发出婉转悠扬的琴声。琴声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A、手指 B、空气 C、琴弦 D、耳朵
  • 2. 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B、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C、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3.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 4. 下列成语中,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是( )
    A、“隔墙有耳” B、“掩耳盗铃” C、“震耳欲聋” D、“余音绕梁”
  • 5. 在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运动员成绩是10.59s,如果他听到枪响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百米成绩记录约为(  )
    A、10.88s B、10.59s C、10.30s D、10.78s
  • 6. 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 7.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对此,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快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 8. 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根据数据,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3230

    空气(15)

             340

    (常温)

             1500

    ()

             375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大理石

             3S10

    A、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可能不同 B、声速的大小不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C、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减小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
  • 9. 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 B、1.65m C、0.85m D、0.80m
  • 10.  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具有能量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 11. 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 )
    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 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 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 12. 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很微弱,声音太小听不到 C、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有振动产生,但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D、以上原因都不是
  • 13. 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不变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 14.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停止了振动 D、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轻微了
  • 15.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二、填空题

  • 16. 唐朝诗人胡令能写了一首《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如图所示。路人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和传播,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现代城市中部分居民家中安装真空双层玻璃窗,可以起到隔音效果,这是在减弱噪声。

  • 17.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4s接收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则障碍物距汽车为m
  • 18. 人能听到机械停表的滴滴声是通过这种介质传入耳中的,图中机械停表的读数是s。

  • 19.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用二胡演奏时演奏者一只手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拨弦后使其而发声;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 20.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火箭速度达到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做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
    (2)、火星探测器发射的时候,火星探测器相对于火箭是的,相对于地球是的;
    (3)、如果探测器在太空发射很强的超声波,但在地球上不能收到信号,原因是
  • 21.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后接受到海底返回的超声波,该处海洋的深度为m,利用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 用来测得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 22. 考场上,监考老师宣读考生守则时发出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产生的,这个声音通过(填介质的名称)传入了考生耳中,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隔音效果好,是因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三、实验探究题

  • 23. 如图所示,小丽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轻声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探究题:
    (3)、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则听的那一位同学(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 24. 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填“能”或“不能”)传声。
  • 25.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 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 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塑料球弹起;
    (4)、 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变小,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 传声。
  • 26.  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小花同学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变少,听到手机声音的 (选填“ 响度” 、“音调”或“音色” )有明显变化,此现象说明声音 (选填“ 能”或“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小花是  得出的这一结论的。

    A.根据日常生活经验 

    B.用前述实验直接证实

    C.通过理论推导

    D.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

  • 27. 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活动中,有以下几个实验:


    (1)图甲,小明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听到敲击声。
    (2)图乙,小明再次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比第一次响,说明​ (选填“细绳”或“空气”)的传声效果更好。
    (3)图丙,小明探究“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的情景,他将密封在塑料袋中的正在发声的手机悬在水中并得到了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4)图丁,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瓶内,再抽出瓶内的空气,听到声音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判断依据:

  • 28.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以下实验:

       

    (1)图甲: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用乒乓球是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可以说明声音具有

    (3)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则图甲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图乙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四、计算题

  • 29. 如图所示,列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1)、列车听到回声时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是多少? (v空气=340m/s)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2是多少m?
  • 30. 如图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小敏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6.6×10-3s。已知感应器与测高台的距离为2.8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

    (1)、小同学的身高为多少?
    (2)、太空中的神舟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空间站上可采用超声测距仪还是激光测距仪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请结合声和光的传播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为3.84×108m,则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多长时间能够接收到返回的信号?
  • 31. 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接触水面开始以 20m/s 的速度匀速下潜,50s 时悬停在海中某一深度,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 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1500m/s ,求:

    (1)、潜水器下潜 50s 的深度
    (2)、此海域的深度
  • 32. 2022年8月31日,“东方-2022”演习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谢尔孟耶夫斯基训练场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是首度全程参演。如图是某舰发现距离舰艇1360m远的目标,舰艇发射火箭炮击中目标,发射后经过2.5s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试求:

    (1)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火箭炮发射后多少时间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为了探测该海域海水的深度,舰艇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5.4s。该海域的海水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