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5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2. 将铁丝网a放在酒精灯火焰上部加热至红热,然后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出现如图所示的“火焰分割”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层铁丝网之间没有氧气 B、两层铁丝网之间没有可燃物 C、两层铁丝网之间的温度低于酒精蒸气的着火点 D、该实验能长时间保持“火焰分割”的现象3. 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氖灯验电笔检查家庭线路
氖气通电会发光
B
扫地时看见灰尘飞扬
分子不断运动
C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D
用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A、A B、B C、C D、D4. 提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保障日常安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油站、面粉厂应严禁烟火 B、发现电线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电动车、小电摩禁止上电梯 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开窗并检查阀门5. 实验安全是实验的前提。在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A、热烫B、明火
C、用电
D、洗手
6. 围炉煮茶(用炭火加热煮茶器)是一种传统饮茶方式,下列关于“围炉煮茶”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时发生的反应是 B、尽量将木炭架空,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C、建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围炉煮茶 D、水沸腾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会变大7. 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8. 如图是红岭某校一种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制氧器中的反应仓相当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该装置不能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要防止输出氧气的管道堵塞,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D、加湿过滤仓有湿润氧气的效果9.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住宅中逃离,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乘坐电梯逃生 B、拿湿毛巾捂住口鼻 C、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跑离着火区域 D、及时拨打11910. 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简帽盖上时,草纸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简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纸是可燃物 B、装在竹简内的草纸发生氧化反应 C、竹简要盖上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D、打开竹简帽,吹一吹,降低了草纸的着火点二、填空题
-
11. 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1)、实验一:观察到烧杯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烧杯B的作用是。(2)、实验二:集气瓶中所盛试剂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该实验中,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3)、实验三:夹持仪器省略,装置各项指标良好,观察到红磷(足量,体积可忽略)燃烧,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馏水慢慢流入Y形管的下端,实验前注射器内至少应注入约mL蒸馏水。12. 分离空气法和分子筛吸附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氧方法。(1)、图1是分离空气法的简易流程。
①该方法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最先汽化出的物质是。
②分离出的氧气一般储存在色钢瓶中。
(2)、某分子筛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2),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吸附氮气,这样可以获得高浓度的氧气。①根据上述信息可知,分子大小:氮分子氧分子(填“>”或“<”)。
②该分离过程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你判断的依据是。
③由此方法制得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④相比分离空气法,该制氧技术的优点是(写一条,下同)。
(3)、工业上选用空气作原料制取氧气的原因是。13. 某省进行的空气质量检测日报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序号,下同),污染严重的城市是 .(2)、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包括(填序号,多选)。a.细颗粒物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3)、为改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多选)。序号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①
A
103
二氧化硫
Ⅲ
②
B
500
可吸入颗粒物
Ⅴ
③
C
72
一氧化碳
Ⅱ
④
D
36
无
Ⅰ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适当控制机动车使用 C、关闭所有厂矿产业、禁止烧煤 D、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4)、工业利用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图如下:①空气分离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是利用了他们的不同,发生的是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储存在蓝色钢瓶中的“工业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工业制氧气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原料是否易得、(写一条)。
三、简答题
-
14. 氢气是一种新型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用时,氢气、氧气分别通过管道后点燃.若其中一个管道发生泄漏便可能发生爆炸,你认为是输氢气的管道泄漏会爆炸还是输氧气的管道泄漏会爆炸.为什么?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今天是红红同学生日,红红许下了美好的生日愿望吹灭了生日蜡烛,请写出其中的灭火原理。(2)、湿衣服晒在太阳下,容易干。(3)、为防止食品腐烂,食品袋中通常填充一种气体,该气体可以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说出该气体的名称。
四、实验探究题
-
16. 某同学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对便携式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展开了探究。(1)、图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从图1的中选择)。(3)、某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甲剂为过碳酸钠固体 , 乙剂为二氧化锰。制氧机工作时发生了两步反应,第一步:;第二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利用图1仪器模拟组装该制氧机时,图1中装置B相当于图2制氧机中的(填“反应仓”或“加湿过滤仓”);氧气能从加湿过滤仓内的水中逸出,其原因是。(5)、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6)、已知高浓度过氧化氢易挥发且腐蚀性强,则该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固体而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的原因是(填字母)。
a.产物无污染 b.储存和运输更方便 c.过氧化氢浓度较大时,具有腐蚀性
17.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1中a仪器的名称。(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若用B装置来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若要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填“b”或“c”)进入,若将B装置换成C装置,则其优点是。(3)、利用如图2的装置,可以粗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如下:第1步:在一个容积为V毫升的集气瓶中加入V1毫升(少量)的水,量筒中预先装入V2毫升的水。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再塞紧塞子。
第3步: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松开止水夹。此时水进入集气瓶,最终量筒中的水面停止在刻度V3毫升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 , 放热。
②该方案中,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用字母表示)。
18.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1)、【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② .
(2)、【反思与评价】(i)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3)、(ii)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4)、【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 .
19.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我们建构了“两组分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分混合物。
【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选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探究方法与过程】
(2)实验1:如图1所示,用白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符号P)有剧毒,但它燃烧能比红磷更充分地消耗掉氧气,且产物相同。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2:如图2所示,利用脱氧剂缓慢氧化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记录量筒中液面读数如表:
实验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保留至0.1%)。
若实验结束时俯视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则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若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中信息,实验(填“1”或“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
【继续探究】
(3)已知Cu+O2CuO2 , 运用上述思维模型,我们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室温下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mL
20.0mL
6.5mL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保留至0.1%)。
【实验分析】
(4)导致该实验数据比理论值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填序号)。
①没有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拓展计算】
(5)为了保证该实验的成功,反应前注射器中最少留mL气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按1/5计算)。
五、计算题
-
20. 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图1的集气瓶中装有8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仍留有15%的水,如图2所示。(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仍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3)、图2集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