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 1. 亚洲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生长。小麦起源于两河流域,水稻最早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种植,棉花则起源于印度河流域。读亚洲三大文明发源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种类农作物能良好适应亚洲独特的气候条件,反映亚洲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季风气候分布广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亚洲形成该气候特征的原因有(     )

    ①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②南北跨纬度大 ③多大江大河 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图中农业区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崎岖,排水良好 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 D、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 2.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美国南部地区多地打破了有史以来最大降雪纪录。读北美洲气流示意图、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北美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B、甲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C、乙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D、乙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2)、美国南部地区纬度较低,但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产生降雪,原因是(   )
    A、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 B、中部为平原,冷空气畅行无阻 C、地处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D、靠近五大湖地区,气候较冷湿
    (3)、①气流仅能达到西部沿海地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 3. 2025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1周年,目前,秦岭站的新能源、科研、通讯、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室外管线等配套环保设施系统安装工作正按计划全面展开。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的科考站大多选择在2月建设,是因为该时间段南极地区(     )
    A、为热季,冰雪大量消融 B、为冬季,风力较小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为旱季,降水较少
    (2)、下图中北极熊和企鹅的“对话”反映的问题是(     )

    A、两极地区野生动物锐减 B、极地地区淡水资源短缺 C、全球海洋污染 D、全球气候变暖
    (3)、为保护周边环境,秦岭考察站在建设过程中安装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淡水资源储备,直接排放污水 B、减少对当地淡水资源的依赖,避免污染周边海洋 C、仅为满足科研用水需求,不考虑环保 D、降低建设成本,随意处置污水
  • 4. 2025年4月6日-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应邀对埃及展开国事访问,并签署涉及卫生、交通、水利等多领域合作协议。读图1埃及和图2法国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流为刚果河 B、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埃及四面临海 D、乙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
    (2)、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和经济文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发达 B、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C、居民通用阿拉伯语 D、居民信奉基督教
  • 5. 俄罗斯与日本是两个在亚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虽隔海相望,但地理特征存在差异。读图1俄罗斯和图2日本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国的共同点是(     )
    A、矿产丰富,森林广布 B、位于北半球 C、地狭人稠,农业发达 D、地跨两大洲
    (2)、两国城市与人口大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水源 B、地形 C、气候 D、交通
  • 6. 亚马孙河流域一年中洪水时间最长可达200天之久,河面最高可上涨10—15米。每年洪水季,这里的部分森林会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泛森林。读图1亚马孙洪泛森林分布示意图及相应气候资料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决定亚马孙河流域洪泛森林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2)、下列保护与开发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移居民,禁止开发     ③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⑤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多个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材料二: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中欧班列的开通,有效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读图1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2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造成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甲地位于(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是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试分析开通中欧班列的意义。(写出1条即可)
    (3)、读图3可知,在国际贸易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出口的产品是 , 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近些年来,图1中的丙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根据图2和材料信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为该区域水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麦喜温凉,较耐旱,是一种在世界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

    材料二: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材料三:图1为印度粮食作物种植区分布图,图2为东南亚粮食作物种植区分布图,图3为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粮食作物的选择和生长】

    (1)根据图1和材料,印度主要粮食作物a是、粮食作物b是;乞拉朋齐因地处盛行风A(风向)季风的迎风坡,成为“世界雨极”,如果该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容易造成灾害,对农业不利。

    (2)读图2,分析中南半岛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是

    (3)根据图3,俄罗斯的粮食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高于0℃的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

    【粮食作物的生产】

    (4)人口的优势已成为印度和东南亚粮食生产的优势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它们人口的优势是

    【粮食作物的发展】

    (5)粮食生产关乎世界粮食安全。请写出一条提高粮食产量的合理化建议

  • 9.

    读图完成下题。

    材料一:2024年5月5日习近平主席到达法国,对其进行国事访问。法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葡萄和牛肉等产量均居欧洲西部各国之首,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巴黎盆地是主要的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图1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法国葡萄和小麦种植区图。

    (1)读图1,从纬度位置看,法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带。从图中分析可知,法国的地势特点是 , 判断依据是

    (2)简述图2中甲地对葡萄种植的有利影响:

    材料二:美国的小麦区,包括冬小麦区和春小麦区。冬小麦秋播夏收(次年),需越冬,种植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春小麦春播秋收,无需越冬,种植在冬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图3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图。

    (3)结合图3和材料,判断图中①②区种植的是(农作物),美国和法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均濒临洋。

    (4)简析美国乳畜区乳畜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低级煤,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对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褐煤制氢”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日本在澳大利亚建厂,利用褐煤资源制氢,再将氢气输送到日本各个应用场景,基本实现零碳排放。目前对于“褐煤制氢”又有了新的研究。

    材料二:图1为褐煤与氢使用对比图、图2为日本加氢站分布图和图3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

    (1)、图示两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填写国家名称)。
    (2)、比较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海陆位置的异同点:共同点是 , 不同点是
    (3)、综合考虑交通、劳动力和资源情况,澳大利亚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①/②/③)处,试分析原因
    (4)、分析两国开展“褐煤制氢”合作,对日本的有利影响:(至少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