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2-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需要有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B、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区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C、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D、江苏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明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二、默写

  • 3. 古诗文默写。                     
    (1)、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
    (2)、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七律·长征》)
    (3)、雄兔脚扑朔,。(《木兰诗》)
    (4)、 ,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陆定一《老山界》)
    (7)、《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
    (8)、《过零丁洋》中诗人感慨国家的命运和自己身世的诗句是:

三、书写

  • 4. 把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写在横线上

    上海,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两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近百年后的大地上依然闪yào着指引未来的光芒。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jí 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

四、语言表达

  • 5. 大丰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 表现在公共场合的轻言细语……

五、名著导读

  • 6. 名著阅读                       
    (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刺刀刮着石头哧哧地响着。彼得留拉匪兵没有防备这个突然的攻击,马上吓呆了,可是立刻就拼命往回夺枪。保尔用整个身子压住枪,死也不放手。枪啪的一声响了。子弹打中石头.跳到沟里去了。朱赫来听见枪声,往旁边一躲,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在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夺回自己的枪。他扳着枪转了个半圈,扭绞着那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握住不放。这时候,那个彼得留拉匪兵气昏了,猛一推,把保尔摔在地上。可是他还是不能够把抢夺回来。保尔倒在马路上,顺势也把押送兵拖着跟自己一块倒下去。这时候,无论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尔放开手里的枪。朱赫来两步就跳到他们旁边,挥起他那只铁拳朝那押送兵的脸上打下去。一秒钟后,脸上挨了两下铅块一般沉重的拳击的押送兵,已经放开了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条笨重的袋子似的,滚到壕沟里去了。也就是这双强有力的手臂把保尔从地上扶起来。

    ①文段选自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②用一句话概括文段内容。

    ③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保尔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写。

    ④从文段的内容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2)、根据下面描述,填写恰当的人物。

    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②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③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六、综合性学习

  • 7. 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陆定一《老山界》)

    材料三:“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一些!”(王愿坚《草》)

    (2)、2017年是长征胜利81周年,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大丰区某学校准备开展纪念活动,决定于10月30日下午两点在校大礼堂举行以“长征——不朽的丰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活动二】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联词,将下面的两个节目巧妙地串起来。节目一:诗朗诵《七律·长征》(朗诵者:李明)。节目二:独唱《走进新时代》(演唱者:王虹)

    串联词:

七、诗歌鉴赏

  •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①“寄奴”:指南朝宋武帝刘裕。②“元嘉草草”: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大败而归。③“佛狸”:北魏的皇帝,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

    (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谏杀圉人

        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暴病死,公怒,令人操刀,解②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③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④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爱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⑤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释】①圉(yǔ)人:养马的人。②解:肢解,分解肢体。③矍(jué)然:惊惶四顾的样子。④属(zhǔ):交给,后作“嘱”。⑤喟(kuì)然:长声叹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其实味不同

    病死

    ④夫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齐人固善盗乎?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③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

    (3)、请用“/”线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标两处)

    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

    (4)、晏子采用什么方法既救了马夫又使齐景公化解了恼怒?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

九、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折扇

    赵珩

        ①中国人对折扇的喜爱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将其视为集多种艺术审美的工艺品,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自明代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子的嗜好。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四十三种,成扇或扇页的收藏多达数百种。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数量也颇为可观。读《红楼梦》,贾赦给人最恶劣的印象是巧取豪夺石呆子收藏的古扇数百把。石呆子收藏扇子大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反复鉴赏取舍,方能收集数百把精品,他把那些扇子视为性命,一旦为贾赦霸占,竟致家破人亡。

        ②我们今天看到的折扇究竟起于何时?历来有很大的争议。一般认为折扇是始于宋代,或说是日本传入,或说是高丽传入,但折扇在宋代已经出现,基本上是没有疑义的。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当属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对折扇做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从日本、高丽传入之说,多因日本、高丽使臣常常以折扇作为向宋元朝臣通谊的“私觌物”,也即见面礼。这种由使臣进贡或馈赠中国君臣的小礼物,从宋代至明代皆有之。直到明代永乐中,“朝鲜进折叠扇,上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为之,亦谓之撒扇”。因此可以说折扇的普及当在明代初年才开始,而明以前文献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说的是竹扇、羽扇、蕉扇和纨扇之属。

        ③以团扇为载体的绘画法书,自明代中叶开始转向折扇。除了职业画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将题写、书画扇面视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风尚,甚至广及僧道闺阁、商贾市井。纵观明清绘画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视,虽然其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笔写意、皴擦点染无不展现其间,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传神其上,由此成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古人重法书,绘画次之,因此总以法书为正面,而以绘画为背面。按照通常的规矩,一柄折扇以一书一画为宜。

        ④自明代至清初,一般来说是文人画家创作于扇面,而能工巧匠施技于扇骨。直扇骨的材质也更趋于多样化,从一般的方竹到湘妃竹、凤眼竹、桃丝、乌木、檀香、黄花梨、鸡翅木、紫檀、楠木,直至金漆、螺钿等工艺和象牙、折扇是舶来品,那么一经中国文化的浸润,也会发挥到极致。而扇骨的镌刻也是由名家或书或画,定稿后再经名家操刀镌刻,或者说是对扇骨的再度创作。在镌刻扇骨的名家中,既有专门的民间匠作高手,也有本身就是书画家的文人雅士。从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陈宝琛,到民国时期的张大千、王梦白、汪慎生、张伯英、于右任、齐白石等,无不在 扇骨上进行书画,到今天不少已成为绝品。

        ⑤戏曲舞台上的不同人物,都会以扇子作为辅助道具,增添舞台审美效果,生旦净丑都有使用。生行中以小生使用最多,显示其风流倜傥;老生执扇,则表现一种安详与闲适。武生用扇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艳阳楼》高登使用的大折扇,长约三尺许,展开硕大,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桀骜与霸气。旦行用扇有一定的讲究,端庄者多用小型泥金彩绘的折扇,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牙柄泥金折扇。丑行中的文丑、方巾丑也多使用折扇,但却开合动作较大,合拢时以扇柄指指划划,甚至将扇子插入脖领,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恶俗。

        ⑥时过境迁,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空调冷气普及,即使在三伏溽暑,也能达到“不知寒暑之切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随之变化,折扇作为用具和佩饰已经愈来愈远离了现实生活,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却很难令人忘怀。我怀恋那折扇,怀恋那渐渐逝去的优雅。

    (选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提到贾赦巧取豪夺石呆子的古扇,运用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②—⑤围绕折扇主要写了哪三点内容?(每空15字以内)
    (3)、第②段划线句子的划线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因此可以说折扇的普及当在明代初年才开始,而明以前文献中所提到的扇,基本上说的是竹扇、羽扇、蕉扇和纨扇之属。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忍的痛,肆意的爱

        ①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②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③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④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⑤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⑥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⑦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⑧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⑨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⑩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⑪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⑫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__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⑬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⑭泪眼朦胧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⑮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1)、细读全文,说说母亲的“隐忍”和“肆意”分别指什么?
    (2)、联系文章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

    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3)、结合文意,请说说第⑥段画波浪线处语句的作用。
    (4)、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有何目的?
    (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至少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十、命题作文

  • 12.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几……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