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

  • 1. 主题一:物理与传统文化
    2025年5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有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罗罗同学这次端午节在家里亲历了包粽子的过程,还去东湖公园观赏了龙舟竞渡,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在罗罗心中播下了种子,请完成1~5题。

    (1)、龙舟竞渡中,使龙舟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参赛选手 B、湖水 C、船桨 D、龙舟
    (2)、为了检验粽叶包裹的糯米是否压实,罗罗用一根筷子插进重为2N的粽子里,并竖直把粽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推测此时粽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A、2N,竖直向下 B、4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4N,竖直向下
    (3)、罗罗同学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端午节还有缝制艾草香囊的习俗,缝制工具选用尖细的针是为了
    A、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D、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
    (4)、划龙舟比赛开始前,各位参赛选手有秩序地陆续进入到龙舟里,罗罗同学思考此过程中龙舟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和龙舟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
    A、液体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B、液体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C、液体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液体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5)、罗罗同学对划龙舟的船桨特别感兴趣,以下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从省力、费力的角度来看与船桨相同的是
    A、开瓶器 B、核桃夹 C、撬棒 D、筷子
  • 2. 主题二:物理与国防科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2022年12月入围“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2024年5月1日上午,中国海军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请完成6~7题。

    (1)、舰载机减速降落时,这一过程中舰载机不改变的是
    A、惯性 B、动能 C、重力势能 D、机械能
    (2)、舰载机最终在福建舰的水平甲板上能够停下来,这是因为舰载机
    A、具有惯性能够向前运动 B、受到惯性改变运动状态 C、受到阻力改变运动状态 D、具有阻力维持运动状态

二、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 3.
    (1)、图1:在斜面上的杯中悬浮着一个重力为3N的小球,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图2: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正在用撬棒撬石头,其中图2(右)是简化图。请你利用学过的杠杆知识,在右图中,以O为支点,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 , 并在图中A点画出撬起石头所用的最小力F1

三、实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3分)

  • 4.  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N的木箱,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N;在木箱的底部垫上几根圆木后,便能轻松地推动木箱了,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

  • 5. 密度计是利用(选填“漂浮”或“悬浮”)原理来测量的仪器,如图,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液体里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F , 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 , 密度计排开两种液体的重力GG。 (选填“>*、“<"或“=")

  • 6.  2025年2月27日,Xiaomi SU7ultra正式上市,如图所示。该车为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许多部件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将车重降低到1.9吨。碳纤维制造部件可减轻重量,说明碳纤维材料的小:若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 , 则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车的尾部设计“导流板”的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g=10N/kg)

  • 7.  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和小明一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对“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这一问题,小聪和小明设计了如图6(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

    (1)、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实验步骤乙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
    A、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B、木块的重力
    (3)、对比甲、乙两步骤,发现步骤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可以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填 “有关”或 “无关”)。
    (4)、解决了疑问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思考。结合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决定把装置改成图(丙),此装置(填 “需要”或 “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挂得越多,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示数越小,说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 8. 小强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时,用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填“木块”“钢球”或“斜面”)的动能。
    (2)、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的大小,物理学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3)、比较两图可得:速度相同时,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5)、同桌小宁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而小强认为小宁的判断依据不正确,理由是:
  • 9.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15

    3

    10

    2

    4

    10

    8

    5

    3

    3

    5

    1

    15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在调节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主要是
    (3)、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通过对表格中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4)、实验中,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其优点是: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0. 如图所示,西宁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7.5×106kg。当驱逐舰以20 m/s的速度在海面上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自身总重力的0.01倍。(海水的密度取ρ=1.0X103kg/m3 , g=10N/kg)求:

    (1)、在海面下5 m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
    (2)、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3)、西宁舰满载时以20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0 s,牵引力所做的功。
  • 11. 小字家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80 kg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装修工人用500N的拉力F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 m,用时20 s,g=10 N/kg。求:

    (1)、装修工人匀速提升建筑材料所做的有用功;
    (2)、装修工人拉力F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五、综合分析题(共2题,每空1分,共13分)

  • 12. 五一假期小明到广济桥旅游,发现景区对浮桥游客数量进行限流管理,他想到景区也可以通过浮桥排水量实时监控浮桥上的游客数量,于是决定动手制作“浮力秤”进行项目式学习。(g取10 N/kg,ρ=1.0X103kg/m3

    (1)、【工作原理】

    浮力秤在水中静止时处于状态(填浮沉状态名称)

    (2)、【项目取材】主要由圆柱体小筒、秤盘两部分组成(如图)

    【项目制作】

    小明发现将组装好的小筒和秤盘放入水中时很难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他的改进方案是

    (3)、经测量发现该浮力秤的总质量为100g,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浮力秤受到的浮力是N,已知小筒底面积为20cm2 , 应在距小筒底部cm位置处标记浮力秤的“零刻度线”。
    (4)、经测量知小筒高度为30cm,将标准质量为g的物体放入秤盘后发现,小筒恰好完全浸没,此时可在小筒上标记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
    (5)、最后给浮力秤完善刻度线与数值,该秤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6)、【项目迭代】

    制作完成后,小明发现该浮力秤的精确度不高,请你结合该浮力秤提出改进方案:

  •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界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图所示,任意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且吸引力在两物体的连线上,这种力叫万有引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为F=km1m2r2 , 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k表示引力常量,m1表示物体1的质量,m2表示物体2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的单位为米(m),k近似等于6.67x10-11N-m2.kg-2

    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失重。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这种现象称为超重。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二号”中的宇航员就是在“失重”状态下工作的。

    (1)、任意两个同学之间也有引力,但他们的行动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他们较小,导致引力较小。
    (2)、如果有一颗很小的小行星,从地球与月球之间穿过,则____.
    A、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 B、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大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 C、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可能小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 D、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不可能等于小行星受到月球的引力
    (3)、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时,他与地球之间(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引力。
    (4)、当小壮进入电梯,电梯由静止突然下降时,小壮感到脚底受力减小,这种现象属于(选填“超重”或 “失重”),小壮的重力(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我们知道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10N,如果地球半径约为6.67X106m,地球质量约为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