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50分)。
-
1. 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 ( )的。A、球形 B、方形 C、三角形2. 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A、蚁蚕 B、蚕卵 C、蚕蛾3. 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 )。A、大气中 B、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C、海洋中4. 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 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5. 蚕的一生要经过( )次蜕皮。A、3 B、4 C、66. 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 )。A、哺乳 B、喂食 C、放养7. 斑马、大象、黑熊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8秒、12秒、10秒,那么运动得最慢的是( )。A、斑马 B、大象 C、黑熊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变化没有规律,总是随意出现 B、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C、月球是一个发光、透明的球体9. 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 )A、鸡 B、麻雀 C、大熊猫10.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11. 小球在过山车模型轨道上运动时,脱离轨道飞了出去。可能的原因是( )。A、坡度太小 B、坡度太大 C、两侧挡板太高12.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在农历每月的(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一13.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A、小于 B、大于 C、等于14. 小明制作的“过山车99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A、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是否符合15. 刚生下来的蚕卵是 ( )的。A、黄色 B、红色 C、绿色16. 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则表明物体运动越( )。A、快 B、慢 C、大17. 月球表面典型的地貌特征是 ( )。A、平原 B、环形山 C、海洋18. 蚕宝宝爱吃( )。A、桑叶 B、竹叶 C、白菜叶19. ( )把蚕蛹包裹起来,起到保护蚕蛹的作用。A、蚕蛾 B、蚕茧 C、蚕卵20. 蚕的一生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幼年期和成年期样子根本不一样,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A、换装 B、蜕皮 C、变态21. 下列动物中, ( )是由从卵孵化出来开始新生命的。A、鸡 B、斑马 C、北极熊22. 我们把刚孵化出来的蚕叫 ( )。A、蚁蚕 B、蚕蛹 C、蚕茧23. 蚕吐丝结茧的作用是 ( )A、自缚 B、吐丝给人用 C、保护蚕蛹24. 下列动物中, ( )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开始新的生命的。A、蚕 B、青蛙 C、牛25. 下面选项中, ( )是光源的。A、镜子 B、月亮 C、亮着的电灯
二、判断题。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2分,共40分。)
-
26. 站在自动扶梯上的同学相对于地面位置改变了,所以说他是运动的;但相对于扶梯来说,他又是静止的。( )27. 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并不一样。28.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29. 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30. 所有动物的卵都是一样的。31. 拨动的钢尺、压下弹起的弹簧和荡秋千三者的运动形式完全不同。32. 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是因为月球本身会发光。( )33. 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34. 蚕蛹一动不动的,说明蚕蛹已经死了。( )35. 所有动物运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36. 选用资料时,我们可以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选择需要使用的资料。( )37. 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而且只需测量1次。38. 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39. 同一个物体上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都一样。( )40. 斜面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越快。( )41. 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42. 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43.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热量。( )44. “火山喷发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45. “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三、实验题 (每题 2分,共10分)
-
46. 下图是小科同学完成的观察记录。(1)、从记录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小科同学观察时间是。(填上午或下午)(2)、这个时候,太阳的位置在。(填东边或西边)(3)、上图缺少第 4次的记录,请在图中补充完整。(4)、在观察中可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长 B、短—长—短 C、短一长(5)、中国古代利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它是 ( )A、司南 B、漏壶 C、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