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2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某沿海地区为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综合开展海洋垃圾清理、沿海红树林的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开展海洋垃圾清理不只是改变海洋群落的水平结构 B、污染的海洋会加剧污染程度体现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C、进行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时可以优势种的数量为指标 D、治理后的红树林长势旺盛,群落结构发生了次生演替2. 胚胎工程中的体外受精技术,须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至成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卵母细胞要在充满CO2的培养箱中进行 B、培养基中添加灭菌的血清有利于卵母细胞的培养 C、初次培养的卵母细胞经传代培养可得到大量细胞 D、卵母细胞经培养至完成减数分裂后才可用于受精3.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洋葱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容器上方在冰箱冷藏室内放置一周,诱导长出1cm不定根 B、冲洗卡诺氏液所用的酒精与解离时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相同 C、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来影响着丝粒的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观察到含有32条染色体的细胞,说明低温成功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4.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物科学带来了新的发现。下列有关技术或方法的应用,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用来追踪氮循环的过程 C、用荧光标记法可以观察纺锤体的形成与解聚 D、差速离心法可以用来分离大小不同的DNA分子5. 某植物中,T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伸长的时间和长度都明显减少,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期可形成一个梭形纺锤体 B、T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着丝粒无法在赤道板上排列 C、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能正常加倍 D、T基因突变影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6.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一系列反应,磷酸果糖激酶(PFK)是该过程的关键酶之一。PFK有两个结合ATP的位点——底物结合位点和调节位点,调节位点对ATP的亲和力较低。ATP、ADP通过竞争性结合PFK的调节位点改变酶活性,进而调节细胞呼吸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酵解的终产物有丙酮酸、NAD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B、ATP需与PFK的两个位点同时结合才能激活PFK,使其发挥作用 C、运动时肌细胞中ADP与PFK结合增多,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D、PFK活性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有利于保持能量代谢的平衡7. 甲和乙分别为两株玉米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欲通过一代杂交验证所遵循的遗传规律,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A、甲植株自交,验证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乙植株自交,验证A、a基因与B、b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甲、乙植株杂交,验证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甲自交,验证B、b基因与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8. 高原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减少可适应寒冷、低氧环境,线粒体DNA(mtDNA)在低氧适应性上起关键作用。mtDNA上的功能基因指导合成线粒体呼吸链的多种复合物及ATP 合酶的核心亚基,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降低,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tDNA 的功能基因突变和线粒体数目减少是高原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 B、线粒体内的各种蛋白质都是由mtDNA指导合成的 C、氧化型辅酶Ⅰ转化成还原型辅酶Ⅰ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D、高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降低主要是寒冷低温环境所致9. P 蛋白由核内P 基因编码,经翻译后转移并定位于叶绿体中,参与捕光复合体Ⅱ的损伤修复。 M 蛋白可降低P 蛋白的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从而削弱P 蛋白对捕光复合体Ⅱ的修复功能, 进而降低叶绿体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导致棉花的抗病性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 P 蛋白的翻译受到抑制,则可能会导致棉花的抗病性下降 B、M蛋白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叶绿体产生活性氧的能力相对较高 C、捕光复合体Ⅱ损伤后,光反应为C3还原提供的NADPH、ATP会减少 D、P蛋白的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不利于P 蛋白对捕光复合体Ⅱ的修复10. 见手青是最常见的引起中毒的菌类,中毒常见表象有眼睛周围貌似都有小人在跳舞,有七彩小蘑菇在旋转,严重的会有幻觉,比如看到家里到处是火,自己则拿着盆子浇水扑火等。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毒素伤及神经;另外还有昏睡不醒、感觉到头重、眼睛干涩难耐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见手青引起的幻觉主要与大脑皮层有关 B、中毒的人产生幻觉的过程发生了非条件反射 C、毒素与兴奋剂、毒品可能都是通过突触起作用 D、中毒的人体内由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完成神经调节功能11. 免疫检查点是指在免疫细胞中表达的能调节免疫激活程度的一系列分子。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是典型的免疫检查点,它既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激活,又可以通过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不对该细胞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会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检查点可以防止因免疫细胞过度激活而引发自身免疫病 B、过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会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 C、人工合成PD-1抗体可用于治疗癌症 D、若敲除癌细胞中PD-L1基因,癌细胞可逃避T细胞识别,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12. 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①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②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③单向选择:在种群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三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分别对应图1~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与进化起点最相似,则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① B、②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 C、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③中种群发生的不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3. 前体物质ACC在氧化酶ACO的作用下生成乙烯,从而影响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乙酰转移酶B(NatB)会影响ACO的乙酰化修饰,进而影响其活性。为探究NatB调控植物乙烯的合成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诱导乙烯受体基因突变可获得乙烯不敏感株 B、NatB突变株ACO的活性低使得乙烯的含量较低 C、施用外源乙烯能使NatB突变株恢复对乙烯的敏感性 D、某些酶的乙酰化会影响激素稳态,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14.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诊断试剂。下图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法”示意图。将过量的固相抗体固定在某种固相载体表面上,加入抗原,再加入酶标抗体,洗脱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最后加入无色底物,该底物在酶标抗体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产物,通过一定时间内产物(有色)的量反映抗原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但两者结构不相同 B、实验过程所加入的酶标抗体、底物均应过量 C、反应体系最终呈现的颜色深浅与抗原量呈正相关 D、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第一次筛选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15. 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医学小组随机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表:(控制耳垂的基因用A、a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亲代表型
子代表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全有耳垂
双亲只有一方有耳垂
双亲全无耳垂
有耳垂
120
120
0
无耳垂
24
98
216
A、根据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C、根据第三组家庭的调查结果,可以基本判断判断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D、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16.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研究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机制对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图1表示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WT)、CDK8缺失突变体(cdk8)和AHL10缺失突变体(ahl10)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基因1编码的铁氧还蛋白主要参与NADPH的形成。基因2为盐胁迫响应基因,可减弱盐胁迫对基因1的影响,S蛋白能抑制基因2的表达。
(1)、据图1可知,随着盐浓度的升高,WT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是。CDK8对植物在盐胁迫下维持光合能力具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2)、为进一步探寻CDK8在盐胁迫下调控光合能力的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和S蛋白招募量(图2)。盐胁迫下基因1的表达量 , 该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研究发现,CDK8通过直接磷酸化AHL10来促进其降解,推测CDK8在盐胁迫响应中调控光合能力的分子机制:。(3)、据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提高作物耐盐性的育种策略:。17. 水稻是雌雄同花一年生植物。已知水稻的叶形、株高、育性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M/m控制,野生型表现为宽叶高秆雄性可育。为获得宽叶高秆雄性不育个体以用于杂交育种,现将野生植株甲与窄叶矮秆雄性不育突变体乙杂交,F1表现为宽叶矮秆雄性可育,F1自交得F2。F2表现为宽叶矮秆雄性可育:宽叶矮秆雄性不育:宽叶高秆雄性可育:窄叶矮秆雄性可育:窄叶矮秆雄性不育:窄叶高秆雄性可育=6:3:3:2:1:1。(1)、亲本的基因型为。上述杂交实验并没有出现所需的宽叶高秆雄性不育个体,从相关基因的角度分析,具体原因最可能是。(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也不同,可用于基因定位。为了对水稻的叶形基因A/a进行染色体定位,对植株甲、乙、F1以及F2提取DNA,表型一致的DNA作混合样本,用不同的SSR引物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左图,据电泳结果推测,A/a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理由是。(3)、通过水稻的无融合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的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繁殖过程)可解决杂交水稻需要每年制种的问题。水稻无融合生殖受两对基因控制:含基因E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减数分裂Ⅱ正常进行,使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F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植株。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E、F的影响。右图表示部分水稻品系杂交的过程。子代中植株Ⅱ自交产生的种子基因型是。应选择基因型为的植株通过无融合生殖制备杂交,可以无需年年制备种子。18.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庄严承诺。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滨海生态系统,是当下我国“双碳”战略研究的热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涵盖了碳在各圈层间的输入、输出以及储存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沿着的渠道进行。据上图分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碳输入除来源于生产者固定大气中的CO2外,还来源于;碳输出中的纵向碳损失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释放CO2。(2)、红树林中的有机碳除埋藏于土壤外,还储存于中。研究发现,相较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红树林土壤能长期封存有机碳。从红树林所处非生物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是。(3)、科研人员基于大数据分析,建构不同气候情景下未来某地红树林面积变化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型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量越高,人类对红树林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时间会(填“越长”或“越短”)。调查发现,该地红树林向陆一侧建造有大型人造海堤。已知红树林能自然迁移以适应变化的环境,预测温室气体高排放条件下,该人类活动对红树林造成的结果是。19.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图示为正常人血压降低时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管壁的牵张程度。血压降低可刺激压力感受器,再由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位于的心血管中枢,使(选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进而通过增大心输出量和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完成上述调节过程的结构基础是。(2)、血压的形成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以及细胞外液总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肾脏病变或大量失血会导致肾素分泌过多进而导致血管紧张素Ⅱ增多,通过和促进醛固酮分泌升高血压,醛固酮使血容量增大的作用机制为。(3)、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均为肾性高血压常用的降压药,据表数据分析二者的降压机制可能为:①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为;
②氯沙坦的降压机制为。
组别
实验动物
灌胃处理/40mg·kg-1持续4周
4周后实验结果
收缩压/kPa
血管紧张素I/μg·L-1
血管紧张素Ⅱ/μg·L-1
醛固酮/μg·L-1
1
正常大鼠
生理盐水
17.15
10.92
389.59
0.20
2
肾性高血压大鼠
生理盐水
24.01
13.86
526.11
0.30
3
肾性高血压大鼠
卡托普利
17.27
15.03
374.48
0.16
4
肾性高血压大鼠
氯沙坦
17.13
13.83
1036.12
0.15
20. RCA是一种核基因(rca)编码的叶绿体蛋白。为研究RCA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理,科研人员构建反义rca基因表达载体(rca基因反向插入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大豆细胞,成功获得rca基因沉默的转基因品种(如图1),①~⑥表示相关过程。(1)、参与过程①的酶有(答两种即可),若反转录PCR产物中除了目的基因外有其他DNA片段存在,原因可能是(答2条)。已知①过程rca基因的b链和获取它的模板mRNA互补,依据图1中给出的引物1设计区的碱基序列及限制酶的信息,从5'端到3'端写出引物1的碱基序列(只写出前8个碱基即可)。(2)、过程②用C4pdk启动子替换Ti质粒上原有启动子的目的是 , 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 , ⑤过程后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转化成功的大豆细胞。(3)、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Rubisco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一种关键酶)。据图分析,RCA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