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4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运用(22分)
-
1. 班级准备开展“度量衡成语”分享会,请你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整理资料】
度量衡成语
中国度量衡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①成语则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浓缩的精品。②能否了解度量衡成语,是弘扬度量衡文化、汉语言文化的有效途径。我们能通过度量衡成语了解古代计量单位□从“近在咫尺”懂得“咫”在古代表示长度,从“千钧一发”了解到“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从“才高八斗( )”知道“斗”是古代容量器具。一些____了“度量衡”的成语还富有哲理,引人深思。③“寸金难买寸光阴”提醒人们时间宝贵。④“尺短寸长”比喻人和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差之háo( )厘,谬以千里”告诉我们开始时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要小心谨慎。探究度量衡成语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写在横线上。才高八斗(dǒu dòu)
差之háo(豪 毫)厘
(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混进 B、嵌入 C、渗透 D、掺杂(3)、句中加点的度量衡成语属于褒义词的一项是( )A、鲁迅文章思想深刻,言辞犀利,讽刺入木三分。 B、接受他人的帮助,切不可得寸进尺 , 贪得无厌。 C、江水冲出闸门,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 奔腾远去。 D、尽管这句话惹得他火冒三丈 , 但他很快平静了。(4)、语段标序号的4个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5)、请在语段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6)、你被推选为“度量衡成语”分享会活动主持人,请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7)、请你参考下图“环节一”,为活动再拟写两个环节的名称。“度量衡成语”分享会环节 环节一:度量衡成语大家列
环节二:①
环节三:②2. 传统体育焕生机,跨越千年显魅力。请在下表中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传统体育项目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骑马
民族赛马会上,赛手们以“万里赴戎机,①”的气势,策马疾驰,奋勇争先。
《木兰诗》
围棋
公园里,有人投壶,有人以棋会友,让人想到醉翁当年与众人宴游时“射者中,②”的场面。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射箭
射手拉弓搭箭,动作充满力量与美感,颇有“③ ,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之势。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舞剑
舞剑表演者灯下站立,对剑凝视,再现了辛弃疾“④ , ⑤”的情景。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划船
古有⑥(人名)“余拏一小舟”,独行天地间:今有龙舟运动员齐心协力,竞逐碧波上。
《湖心亭看雪》
二、 阅读(48分)
-
3.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晚《新闻联播》之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可能是人们对天气的最初记 忆,而天气预报仅仅是气象部门为公众服务的方式之一。
几十年来,为把更加准确的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从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小 豆腐块”,电台气象预报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到建成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部门作出了诸多努力。如今的预警信息已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布。
从推进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到狠抓流域气象服务,从应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 果到完善预警联动联防机制,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切实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放眼全领域, 无论是防灾抢险一线还是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无论是助力乡村振兴还是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皆有气象服务融入其中。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农业气象服务基本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单一指标到 综合指标、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精细的快速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 防御体系更加完善,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增收中 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摘编自朱定真《天气预报迈进智慧新时代》)
【材料二】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已经成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那么一条预警信息 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第一步:天地空立体观测
第二步:超级计算机“解方程”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日夜不停地运转。它将大气运动规律转化为包含数亿个方程组的数学模型,通过将每天最新的观测数据输入到方程中,并经过每秒亿亿次的计算,推演出天气变化。
第三步:预报员“人机交互”
在计算机输出预报结果后,真正的决策挑战才刚开始。在给出最终的预报预警结论之前,预报员通常会对计算机给出的预报产品进行人工订正。这个过程犹如医生会诊,既有对比不同资料的交叉验证,也有对相似历史个例的经验分析。
当我们查看气象预警信息时,背后是最先进气象卫星的“凝视”、超级计算机每秒亿亿次的计算、无数预报员日夜不休的坚守,他们正用科技编织着生命和生产的防护网。
(摘编自张峰《走进气象预警生成“工厂”》)
【材料三】
又是一年芒果季。6月15日,百色芒果开始上市销售,拉开一季甜蜜喜悦时光的序幕。
田东县果农麻某的30亩芒果园喜获丰收,亩产达2500公斤,亩均纯收入破万元。他感慨道,这份收获的背后,精细化气象服务不可或缺。
每年二三月份,持续的低温阴雨会严重影响芒果开花授粉,尤其是倒春寒,极易导致霉花,结不了果。“收到低温寒害预警后,会预先摘除芒果花,等寒冷天气过后,芒果树又会长出新的花朵,完全不影响当年的产量。”麻某说。
从种植到销售,气象服务融入芒果等产业全链条,全程护航,助力广西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中奋力书写气象答卷。
(摘编自曹丽媛《花果飘香的气象密码》)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象部门多措并举,使气象防灾减灾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B、乡村振兴和绿色健康发展等方面需要气象服务的大力支持。 C、观测大气运动情况及云滴、雨滴的状态和变化需要天气雷达。 D、低温寒潮到来之后摘除芒果花,有助于芒果种植获得丰收。(2)、请根据材料二,用一段话简要介绍气象预警信息生成的过程。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言连贯流畅。(3)、学校气象社到某茶园开展研学活动,茶农担心“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茶园生产是否可行”,作为小气象员的你认为可行。请你结合三则材料说明可行的理由。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雪崩
卢一萍
大雪已连降八天七夜,仍没有停歇。雪越积越厚,虽有大风不断把积雪刮走,詹娘舍哨所后墙的积雪还是越过了屋顶。有长达七个月的时间,哨所是与世隔绝的,是人间孤岛。
排长艾岗巴中尉在边防日记里工整地写上:“大雪,-27.5℃,哨所仍被封堵。人员安全,边境无事。”然后填上了日期——3月2日。
于辉来哨所已十个月时间,上哨所的第一课,是被老兵带着担任观察员,于辉很快表现出这方面的能力。他把每天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后,进行分析,还根据军用地图,把周边近百公里的地形地貌,以至山岭走向、悬崖高度、冰川样貌都装在了心里。于辉说,要成为一个边防战士,这些情况都必须熟悉。于辉还说,他想考军校,艾岗巴很是支持。
“雪终于停了。”艾岗巴使动跺了跺脚,用力搓着发红的双手。
“雪停了,那我赶紧背雪去。哨所已经没水了,得取雪化水。”
“你和王鑫一起去,注意安全!”
于辉叫上王鑫,一推开门,风就带着雪,猛扑上来,推动两人连连后退。两人不得不背转身去,小心地退着往下走了十多米,来到下山通道处,那里的雪干净,足有四五米厚。
哨所建在山巅的一块石头上。从山下上哨所的路,绕在悬崖峭壁上,凿有石梯,有些地方只能架设栈道,悬崖一侧栽有铁桩,拉上铁链。当年在此设立哨所,是因为边境线在这里,当然,也有利用它险要地势的考虑。
于辉和王鑫小心地把腿从积雪里拔出来,在云天相接之处踩稳。脚下是万丈悬崖。场地狭窄,于辉只能站在悬崖边,用铁锹把积雪铲到王鑫的背囊里。背囊里的雪快要装满时,他突然感觉不对劲,几乎是下意识地一把将王鑫猛地推到悬崖里侧。随着“咔嚓”一声响,脚下的冰雪随之崩塌,冰雪硬生生与山体剥离,惊心动魄的几声轰鸣后,雪末飞溅 , 雪崩如瀑,于辉转瞬不见。
王鑫因为于辉推他的那一把,脱离了危险。他斜靠在崖壁上,又大喊了一声“于辉”,手脚并用,爬到哨所跟前,撞开门。
艾岗巴在哨所里也感到了山体因雪崩带来的震动,当轰鸣声传来,他正往门口跑。
“排长,于辉被雪崩卷走了。”王鑫带着哭腔向艾岗巴报告。
“快,赶紧救人!”艾岗巴拿着背包绳,其他人拿着铁锹,跟着他,冲出门去。
原本被风和严寒夯筑瓷实的冰雪崩塌后,表面变得松软,成了一片白色沼泽,一脚踩下,雪可没到膝盖,把脚拔出,费劲吃力。
大家一边呼喊着于辉的名字,一边用铁锹把积雪铲开。
艾岗巴大声提醒道:“注意头上,防止再次雪崩!”
每个人的心似乎被火焚烧着 , 只顾埋头挖雪,恨不能立马把于辉从雪里刨出来。
艾岗巴问王鑫:“雪崩时,于辉在哪个位置?”
王鑫抬头指了指,突然哭了:“排长,雪崩时……他……他推了我一把,不然,我也被埋了!”
艾岗巴安慰他:“我知道了。换了你,你也会那样做,赶紧把眼泪擦了。”
艾岗巴目测后,对大家说:“根据于辉雪崩时所在的位置,他会埋在东侧这片雪下面,他当时站在积雪的最高处,可能会被崩塌的雪浪冲击得比较远。”说着,他往地上一坐,出溜到雪崩处靠前端的地方:“我们从这里往上挖!”
果然,没过多久,刨出了于辉用过的铁锹。在距离铁锹一米多远的地方,艾岗巴发现了于辉已冻得乌紫的手。他嘶哑地大叫了一声:“找到了!他在这里!”
其他人都围了过来,跪下去,用双手飞快地刨雪。手被冻麻木了,受伤了,血迹斑斑,但感觉不到疼痛。血把雪染红,染红的雪被飞快刨走。
于辉被一点儿一点儿刨了出来——像一尊雕塑显现于人世。他浑身都是冰雪,把雪抹掉,是已结在军装上的一层薄冰。抹掉脸上的雪,乌青的脸上也是一层薄冰。
艾岗巴把手放在他的鼻子前,但他的双手已冻僵,感觉不到于辉的呼吸,便把耳朵贴到于辉胸口。他听到了于辉的心跳,一把将他抱进怀里:“他还活着!于辉还活着!”他的话语带着哭音。
于辉的身体早被冻僵,散发着寒气。艾岗巴赶紧把大衣脱下来,裹在他身上。其他人揉搓他的手、他的脸和他的腿,把他的脚放到怀里捂着。
于辉的身体不再冰寒,脸上的乌青慢慢变淡,他渐渐清醒过来。
(节选自卢一萍《雪崩》,有删减)
(1)、请你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设计一处朗读重音,写出重读的词语并说明理由。(2)、小说中的戍边军人事迹感人,品质可贵。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艾岗巴的形象特点。(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小说是如何围绕“雪崩”展开叙述的?请简要分析。5.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杨柳枝词(其二)
刘禹锡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1)、下列诗句与本诗首句所写时节相同的一项是( )A、夜来城外一尺雪 B、衡阳雁去无留意 C、浅草才能没马蹄 D、映日荷花别样红(2)、本诗三、四句写了①、②、垂杨等景象,蕴含了③的道理。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谕纪泽儿书①
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甚益。陈杏生今年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②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拳佚乐③ , 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虑尔之过于佚也。……余在军中不废学问 , 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 , 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④ ,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卷五,有删减)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注释】①谕:告诉。纪泽:指曾纪泽,曾国藩之子。②渠:他,指陈杏生。③酣拳:安享。佚乐:安乐。④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尔仅长一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B、劳则善心生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借年老眼蒙 蒙络摇缀(《小石潭记》)(2)、下列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 B、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 C、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 D、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3)、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余在军中不废学问。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根据甲、乙两文,请你谈谈学习可以给人带来哪些改变,并结合文中事例简要分析。7. 整本书阅读(1)、请你根据下表法布尔《昆虫记》的内容片段,概括昆虫习性。昆虫
内容片段
昆虫习性
蟋蟀
4月过完,它开始歌唱,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棵棵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我很喜欢把它列为万象更新时的歌唱家之首。
①
隧蜂
其他隧蜂则在门口按先后次序排好,不挤不拥,等着轮到自己进入。第一只一钻入地下,第二只便紧随其后,然后第三只、第四只,一只一只地快捷地跟着钻入地下。
②
螳螂
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举于胸前,看上去并不伤害别人,一副在祈祷的昆虫的架势。但是,一旦猎物突然出现,它就立刻收起它那副祈祷姿态。捕捉器的那三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两把钢锯之间。
③
(2)、以下是某高校公众号“动植物科普”栏目中的一段文字。将这段文字与上表法布尔写 的螳螂语段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写作风格,为什么?请结合语段说说你的看法。螳螂喜捕捉运动中的物体,捕捉到即咬食,若为肉质食物则取食殆尽,非肉质食物则将 其放下。在不同螳螂类群中,因生存环境和捕食策略的不同,螳螂显示出极高的形态多样性, 大致可分为“游猎型”“伏击型”和“混合型”三大类型。
三、 写作(50分)
-
8. 根据要求写作。
田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田地和原野”。其实,田野既可以是劳动实践的田 地,也可以是放松身心的自然,是探索未知的课堂,是实现梦想的远方……
到田野去,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去建设……走,到田野去!
请以“走,到田野去!”为题目,结合自身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 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