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26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华夏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镇平玉雕 B、禹州钧瓷 C、陕州剪纸 D、洛宁竹编2.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物品中所用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四羊青铜方尊
B、明代绢布澜衫
C、聚氟乙烯塑料
D、半导体硅晶片
3. 红烧黄河鲤鱼是一道河南特色美食。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为(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无机盐4. 2025年六五环境日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滥伐林木 B、修复草原 C、污水处理 D、光伏发电5. 将厨房中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6. 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
C、加块状试剂
D、稀释浓硫酸
7. 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氧气 B、乙醇 C、金刚石 D、硫酸铜8. 金属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铜的硬度比黄铜的大 B、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C、铁制品刷漆可防止生锈 D、回收废旧金属可实现资源再利用9. 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科学家徐光宪为稀土分离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稀土元素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铕属于金属元素 B、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C、铕的元素符号为Eu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 g10.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 B、服用钙片补充人体微量元素钙 C、用燃烧区分羊毛和涤纶 D、用尿素[CO(NH,)]作复合肥料11. 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杀菌消毒 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制作简易供氧器——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制酸碱指示剂测土壤酸碱性——酸碱指示剂遇不同酸碱性溶液会显不同颜色12. 配制50g16%的氣化钠溶液,下列做法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洒落 B、溶解时使用内壁附着有水的烧杯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D、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装人试剂瓶13. 用传感器测得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操作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0 C、在&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显蓝色 D、b点所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微观粒子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14.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HCO3、CaCO3、Na2CO3和K2CO3中的两种或多种,取10g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4.4g CO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最多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5. 汽车尾气中的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该气体是 ;NO中N的化合价为16.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电解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管a中液面(填“高于”或“低于”)管中液面;关闭电源,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b尖嘴口,打开活塞,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7. 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反应中有种单质;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8. 人们常从海水中获得粗盐,早期多采用“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采捞”的卤水制盐
方式。结合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曝晒”析出粗盐的原理是结晶;从卤水中“采捞”粗盐与实验操作中的原理类似。(2)、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可用NaCl饱和溶液反复冲洗除去,选用NaCl饱和溶液的原因是(3)、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只写计算式)。19. 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取6.2g部分被氧化的铝粉,加入150g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铝的质量为g。20. 郑州古荣镇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证实中原炼铁历史悠久。炼铁高炉内主要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B为固体燃料,C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物质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
21. 古代经典诗词、书画精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唐代诗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现象。(2)、元代著名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保存至今不变色的原因是什么?22. 为探究金属活动性,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足量常见金属M加入到Y形试管右管中,观察到溶液逐渐变蓝;充分反应后,倾斜Y形试管,使右管中溶液进人左管,观察到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消失。(1)、判断M可能是什么金属。(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左管中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3)、根据实验判断锌、银、M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23.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关闭K,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K2使液体全部流人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的原因。(2)、充分反应后,取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4。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2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O2 , 和CO2可选用相同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该套装置为(填字母)。(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3)、若用虚线框内装置干燥CO2气体,请将该装置图补画完整。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
25. 化学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1)、社会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开发。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填字母)。
a. 煤
b.石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2)、能源转型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家用燃料的变迁承载了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某兴趣小组通过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绘制了下图所示的家用燃料变迁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点燃煤时常用柴草引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天然气作为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经走进城乡居民生活。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是(填一种即可)。
(3)、CO2捕集是实现低碳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某捕集CO2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①捕捉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请叙述“喷淋”方式的优点。
②写出反应分离室中生成NaOH的化学方程式。
③以上工艺流程中不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4)、新能源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火箭发射卫星时常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要将卫星送达预定轨道,某型火箭至少需要燃烧220kg的液氢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理论上该火箭需要携带液氧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