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2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玲玲向好朋友倾诉:“我感觉我们班同学都太厉害了,郑同学见多识广,谈笑风生,大家都爱跟她玩;李同学的英语口语特别好,课堂上经常给我们当领读员;王同学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刘同学钢琴弹得很好;赵同学擅长绘画⋯⋯而我,不善言谈,也没什么特长,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们一样优秀?”作为她的好朋友,可以建议玲玲(   )

    ①要有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勇气和智慧    ②发现和欣赏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③依据他人的长处来补齐自己的不足    ④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国家制定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提出,通过“规律、适量进餐”“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进餐时不看电视手机”等促进中小学生健康饮食,通过“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天视屏时间少于2小时”“保持充足睡眠”等保证中小学生身体活动,这是为了引导青少年(   )
    A、发现发掘生命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B、综合防控超重肥胖,杜绝不良行为 C、不仅关注身体健康,更要养护精神 D、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对生命负责任
  • 3. 下列“名言、古语”与“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古语

    蕴含的道理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

    要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和放弃责任。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漫画启示我们(   )

    A、要真诚欣赏和赞美他人优点和闪光点,共同进步 B、面对生活的挫折,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C、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D、诚信与保护隐私发生冲突时,要会运用诚信智慧
  • 5. 2025年5月10日,某职业学院学生姜某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某省职教高考考点。车上同学因突发心梗休克,姜某鹏和网约车司机王某上演了“教科书”式的生死救援,该同学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到医院,得到有效救治,转危为安。他们的行为(   )

    ①诠释了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    ②弘扬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③是尽己所能关爱他人的体现    ④展现了他们爱岗敬业的品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2025年3月31日,德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德阳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暂行办法》,明确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印发该《办法》(   )

    ①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的根本举措

    ②体现了政府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③利于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

    ④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2025年4月30日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②我国的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川青铁路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与珍稀动植物相伴同行,设计者和建设者在选线、建设中最大限度绕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走廊带,设计多个便于野生动物通行的走廊,尽量保留水源通道⋯⋯川青铁路的建设(   )

    ①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②使因资源粗放利用被破坏的生态得以修复

    ③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④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已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某村注重“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知识融入日常,强化村民的普法教育和道德建设。近两年来,通过德法并举的方式,该村的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因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该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在乡村治理中该村(   )

    ①强化了法律的规范作用    ②做到了依法行政服务村民

    ③发挥了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实现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2024年12月,“春节”成功申遗。巳巳如意!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德国举办新春音乐会、日本举办熊猫春节庙会、沙特举办新春大集⋯⋯春节庆祝活动红遍全球。“春节”成功申遗(   )

    ①表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互鉴和创新性发展

    ③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④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图2中体现我国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各国应该(   )

    ①采取共同行动承担相同的责任    ②消除国际竞争,推动和平发展

    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加强国际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36分)

  • 13. 【修身养德 绽放青春光彩】

    默默是一个爱说爱笑、自信大方的女孩,但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她把本是强项的数学考砸后,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也难以集中精力,回答问题时变得结结巴巴缺乏自信。放学回家后,她吃不下饭,对着妈妈大哭了一场。在妈妈的安慰和陪伴下,她去运动场跑了几圈,感觉好多了。第二天,试卷发下来后,她冷静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并主动向考得好的同学请教,没等老师讲评,她就把错题改正在错题集上,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之后的几天,她吃得好、睡得香,精力充沛,学习劲头更足了。

    请运用“揭开情绪的面纱”和“青春的证明”有关知识,谈谈默默的这段经历带给你的启示。

  • 14. 【尊法崇法 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国之大者。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

    材料一 2025年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引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公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德阳市各区县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材料二 陈某的老乡赵某在某涉密单位工作,在交往中陈某发现赵某向境外出卖涉密文件,随即劝说赵某自首。赵某不听劝告,在用金钱诱惑陈某不成后,扬言威胁陈某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为了国家利益和家人的安全,陈某登录12339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举报了赵某的违法行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陈某及其家人给予了保护;并根据陈某提供的线索破获了重大间谍案,最终将赵某绳之以法。陈某凭借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高度的公民责任感,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的专门表彰并获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和十万元现金奖励。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向陈某学习,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15. 【创新创造 开拓美好未来】

    当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机器人与自动化、传感器及物联网等在内的智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呈指数级增长。

    材料一(图4)

    材料二 2025年3月10日,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视频《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该视频的讲述人是个“90后”,他开创了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的技术先河,他和团队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已占全球7成销售份额。今年春晚被大家熟知的跳秧歌的机器人就来自他们团队,该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合作氛围十分融洽。

    讲述人在视频里说,“我有自己的热爱,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小发明”。“我不相信这世上有不可能的事,没有设备,就用手工小钻头、锉刀和剪刀。没有资金,就买9块钱的零件,找没人要的边角料。最后,我只用200块钱,就‘手搓’ 了一个小的双足机器人。” “奇迹也有‘算法’,做成事没有那么难,就是把‘不可能’三个字拆解成三百个、三千个技术步骤和参数,然后一一攻克。” “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如今,我当初做的那个颤颤巍巍的机器人经过不断迭代,已经成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器人。”“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我们一起试试!”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2)、结合材料二,概括讲述人及其团队在创新创造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