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2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 1. 如图为山西省运城市著名的七彩盐湖,运城人民在千年前就将盐湖水引人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湖水减少,盐便结晶出来。此过程中,湖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 2. 小明写作业时,书桌上发光的台灯突然冒烟着火。他立即要做的是
    A、用水浇灭 B、用书拍灭 C、用嘴吹灭 D、切断电源
  • 3. 如图所示,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琴身通常由梧桐木制成,琴弦常采用丝弦。演奏时,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A、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改变 B、琴弦振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 C、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D、琴身和琴弦的材质比较特殊
  • 4. 小亮在梳理光现象知识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一个分支的实例内容有缺失。下列选项能正确补充的是

    A、水中倒影 B、海市楼 C、小孔成像 D、立竿见影
  • 5. 如图所示,小明家装修新房时想为落地窗安装一整块玻璃,需测量窗户的高度和宽度。下列是小明准备的四种测量工具,从测量的需要和操作简便性考虑,其中最合适的是

    A、分度值为1mm、测量范围为3m的钢卷尺 B、分度值为1cm、测量范围为50cm的三角尺 C、分度值为1mm、测量范围为15cm的钢直尺 D、分度值为1cm、测量范围为1.5m的软尺
  • 6. 在AI时代,大数据中心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电热。如图所示,将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可有效冷却且能使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由此可知,氟化液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腐蚀性 C、绝缘性 D、磁性
  • 7. 科技小组同学们参加国际机器人竞技大赛,如图是他们制作的机器人滑雪比赛时的场景。关于机器人滑雪比赛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增加机器人质量可减小摩擦 B、滑雪板长而宽可减小对雪地压强 C、利用惯性作用可以增大滑行速度 D、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 8. 小亮把旧电风扇中的电动机拆下来,将它与小灯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在电机转轴一端插入细铁棒,快速转动铁棒,灯泡开始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说明该装置中一定有干电池 B、转动铁棒,电机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转动铁棒,电机就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若铁棒反向转动,电路中不能产生电流
  • 9. 制作航天器部件的材料常需要满足“低密度、高强度”等条件。航天小组的同学们调查了铝合金和碳纤维两种材料,其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铝合金的密度为5.4g/cm B、碳纤维的密度是铝合金的2倍 C、质量相同时,用铝合金制成的实心部件体积较大 D、体积相同时,用碳纤维制成的实心部件质量较小
  • 10. 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为学校小花园的储水箱设计了一个水位监测装置,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水位计由电压表改装而成。闭合开关S,水箱中水位上升时,连杆带动滑片P向上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R1接人电路的电阻变大 B、通过R0的电流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阻R0的功率变大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31小题5分,32小题8分,33小题4分,34小题3分,35小题4分,共24分)

  • 11. 污水净化处理工艺中,气浮技术是利用气泡吸附悬浮污染物的原理,实现对污水的固液分离。小亮查阅资料得知,气泡在污水中上升速度会影响净化效率。他设计了测量气泡在水中运动速度的实验。

    实验思路:

    (1)、用刻度尺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用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依据公式可算出气泡运动的速度。
    (2)、实验过程:在一根透明的玻璃管内注满水,两端用橡胶塞密封,竖直放置;用注射器从玻璃管底部注射一个小气泡,当气泡运动到A点开始计时,并用记号笔做标记;每隔2s标记气泡到达的位置,获得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气泡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cm/s。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气泡在水中沿直线从A点到B点做运动,你判断的理由是
  • 12. 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电源电压为3V,实验用到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20Ω、25Ω。

    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

    0.2

    0.14

    0.1

    0.08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连接好电路,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选填“A”或“B”)端。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第5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Ω。
  • 13. 如图为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始终成在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举出一例即可)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来成像的。
    (3)、只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14. 电线杆是常见的市政设施,传统电线杆多为买心圆柱结构,而现代电线杆多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它们的抗弯强度一样吗?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杆的抗弯强度与杆的空心程度的关系。

    次数杆长l/cm杆的质量m1/g杆的空心程度钩码质量m2/g杆的下弯距离∆l/mm
    115101009
    215101006
    315101003
    415101001
     

    实验思路:选择材料、长度和质量相同但空心程度不同的杆,在杆的相同位置施加相同的拉力,通过测量杆的形变量,比较杆的抗弯强度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杆的一端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杆的另一端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量杆的下弯距离△L。换用不同的空心杆,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

    (1)、实验结论: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材料、长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杆,空心程度越大,抗弯强度(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2)、应用拓展:结合以上信息,请你写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空心结构的一个实例:。杆的抗弯强度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15. 2025年春节,小明观看了电影《哪吒2》。电影中,“哪吒”高呼:“冰不导电”。小明对此片段印象深刻,并产生疑问:冰真的不可以导电吗?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可操作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三、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36、37小题各4分,38小题2分,39小题4分,40、41小题各6分,共26分)

  • 16. 小明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错题记录错题改正
    “小小饮料瓶救命大神器”。如图所示,消防员示范把空饮料瓶直接拧到T恤衫上快速自制救生衣。未穿救生衣的消防员在足够深的水中漂浮时,仅头顶能露出水面,此时他所受浮力为F1;他穿上自制救生衣后漂浮在水中,头部完全露出水面,他和救生衣在水中所受总浮力为F2。设消防员所受重力为G,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请比较F1和F2的大小关系。错误之处:     
    错因分析:     
    正确解答:     
    解: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再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由于饮料瓶排开液体受到浮力,而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则总浮力变大,F2>G,所以F2>F1
  • 17. 跨学科实践

    制作简易汽轮机模型

    热机对人类文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学们成立了制作简易汽轮机模型的项目团队,制定了“项目提出一项目分析一项目实施一展示交流”的学习流程,研究了热机原理,收集材料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汽轮机模型。

    实验时向易拉罐内部注入大约半罐水,将去掉笔芯和尾塞的中性笔的尾端插入易拉罐内,用胶将罐的开口处密封。将易拉罐放置在支架上,笔的尖端对准小风扇的扇叶。点燃易拉罐下面的酒精灯,当有蒸汽喷出时,扇叶就转动起来。

    (1)、汽轮机模型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为:化学能一 , 一
    (2)、某团队的同学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扇叶不转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条即可)
    (3)、热机发展史也是一部热机效率提高史,在展示交流环节,对如何提高简易汽轮机效率,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请你依照“结构决定功能”的观念,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帮助他们提出一个可行性措施:
  • 18. 图甲是L型应急防洪板,能有效阻挡洪水。图乙为单个防洪板的结构简图,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能阻碍防洪板向左翻倒的压力F的力臂。

  • 19. 如图所示,是医院张贴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宣传画。小明想知道这种急救法的原理,爸爸告诉小明这是应用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的规律。请你利用此规律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能将异物排出的原因。

  • 20. 为探索生命历程,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制作如图甲所示的孵化箱,观察鸡蛋孵化的过程,需要设计真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的电路。小组同学们收集了电压为12V的蓄电池、两个开关S1和S2、两个阻值均为8Ω的电阻丝R1和R2、导线若干。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电路,并画在图乙虚线框内。
    (2)、求该孵化箱处于保温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3)、求该孵化箱处于加热档时,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 21. 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查阅资料知道,人运动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体内脂肪“燃烧”释放的化学能,1g脂肪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3.8×104J(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q=3.8×104J/g)。若小亮的质量为60kg,家住11楼,每层楼高为3m。(g取10N/kg)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1楼到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