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24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标的是(   )
    A、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B、全面实施绿美江淮行动 C、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 D、增大化石能源消费比例
  • 2. 今年全民营养周提倡“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的摄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酥梨含有的维生素属于无机盐 B、玉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C、鳜鱼富含的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青少年需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 3. 农业生产中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氣化钠溶液选种。若实验室配制50g这种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烧杯 C、胶头滴管 D、量筒
  •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 B、25%的乙醇溶液作医用酒精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 5.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古法制盐的过程。下列工序与“蒸发结晶”原理类似的是(   )
    A、焚杆制灰 B、布灰种盐 C、掘坑淋卤 D、海卤煎炼
  • 6. 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晾晒湿衣服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

    B

    擦干洗净后的铁锅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用活性炭等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给劳动基地的蔬菜施用尿素

    尿素是一种化肥

    A、A B、B C、C D、D
  •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57~71的元素以及航(Sc)和钇(Y),它们的性质相似,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钆(Gd)被誉为“世界上最冷的金属”。掺杂了Gd2O3的Cu可高效催化甲醇(CH3OH)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1)、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醇含有4个氢原子 B、两种反应物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属于置换反应
    (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钱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d 属于金属元素 B、Gd与Y的性质相似 C、Gd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2 g D、Gd2O3中Gd 的化合价为+3价
  • 8. 压电式打火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按下按钮,液态丁烷迅速汽化,同时压电陶瓷工作产生高温,丁烷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火机工作时涉及多种能量转化 B、打火机外壳用的塑料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C、压电陶瓷工作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 D、生活中应避免打火机受到外力撞击
  • 9.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出现划痕

    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B

    取一小片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表面变潮湿

    氢氧化钠易潮解

    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氢氧化钾

    D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 10. 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60℃时,将31.6g硝酸钾固体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B、再加入31.6g硝酸钾固体,不能继续溶解 C、冷却到20℃,变为饱和溶液 D、升温到80℃,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11.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2CO2+6H2=一定条件4H2O + X。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模拟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质量、各生成物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0.28 B、X 的化学式为 C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容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2. 蛋雕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蛋雕”的活动。实施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蛋壳裹蜡”是将蛋壳浸没在熔化的石蜡液中,然后取出、冷却,形成厚度适宜的石蜡保护层。此过程属于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2)、蛋壳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小组同学在“蜡上作画”后,可选用(填“白醋”或“食盐水”)腐蚀蛋壳。
    (3)、石蜡一般在50~70℃熔化,“去除蜡衣”的合理方法是(填字母序号)。

    a.用砂纸打磨

    b.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

    c.置于80℃的热水中

    (4)、作品完成后,合理处理使用过的石蜡的方法有(写出1点即可)。
  • 13. 小明和小安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使用H2O2溶液进行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II.小安同学使用KMnO4固体进行实验。

    在实验方案中,下列图标需要标注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4)、向试管中加入KMnO4正确的操作是

    (5)、氧气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 14.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高功能材料。工业上利用锌浸出液(主要含ZnSO4、CuSO4 , 和CdSO4等)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镉)>Cu。

    回答下列问题:

    (1)、锌浸出液需先加酸调节pH,适宜加入的酸是(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2)、锌粉除铜、镉比锌粒效果好的原因是 , 除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锌粉除铜、镉的试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增加锌粉用量,铜的去除率不变,镉的去除率上升的原因是
    (4)、水热合成后,“反应器2”中的混合物经(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 15. 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NaHCO3和NaOH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NaHCO3固体的稳定性

    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填实验现象)时,证明有水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结论:NaHCO3固体受热能分解。

    【实验二】探究NaHCO3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NaHC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实验结论:NaHCO3溶液呈性。

    (3)、【实验三】探究NaHCO3溶液的稳定性

    常温下,在密闭容器(如右图)中放入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开启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浓度基本不变;将蒸馏水换成100mLNaHCO3的稀溶液,开启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浓度增大。

    用100mL蒸馏水做实验的目的是

    (4)、实验三的结论是
    (5)、【实验四】数字化实验探究NaOH的性质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

    向一份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定该过程中的pH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曲线M。

    向另一份NaOH溶液先通人一定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再向溶液X中滴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同时用pH传感器测定pH变化,得到pH随盐酸体积(mL)变化曲线N(未在图坐标系中画出)。

    溶液X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点的pH。

    (6)、曲线N上横坐标为10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16. 氢气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NaBH)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
    (1)、氢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的原因是
    (2)、某工厂生产燃料电池需要12t氢气,理论上需要NaBH4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