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9+1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观察下面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表,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河姆渡 B、②—仰韶 C、③—红山 D、④—良渚2. 闽浙总督杨昌濬与刘铭传联衔上奏:“惟沿海仅数县之地……气局未成,海外孤悬,与新疆情势迥异。闽台本为一省,今虽分疆划界,仍须唇齿相依,方可以资臂助……台湾奉旨改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巡抚之制。”下列选项中与杨、刘上奏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疆正式建省 B、日本吞并琉球 C、中法战争结束 D、《马关条约》签订3. 查士丁尼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荣光,进行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基本上将整个地中海世界置于帝国控制之下。但在7世纪中叶,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夺取帝国“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的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4. 有学者评价某运动道:“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该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5. 某航海日记有如下记录:远征司令说:“当地居民在素质和习俗上均与其他地方所遇之印度人相同……这里就是大陆,萨伊多(泉州)和金萨伊(杭州)就在吾前面一百里格(约550公里)左右的地方。”日记中的“远征司令”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6. 这一事件后,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个特点让英国在动荡不安的欧洲各国中独具特色,从而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具备优越的机制保障。这一事件是( )A、签署《大宪章》 B、发生“光荣革命” C、通过《权利法案》 D、建立责任内阁制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7. 汉武帝从中朝官中选拔了一批官吏,如卫青、霍去病、桑弘羊、主父偃等。这些人既是皇帝的侍从顾问,又同时出任外朝官,一身二任,有的在经济上贯彻盐铁官营,实行均输平准、改革币制,有的代替皇帝巡行各地。据此可知( )A、中朝官与外朝官合流 B、尚书令作用大幅提升 C、三公九卿制濒临崩溃 D、君主权力进一步加强8. 中国古代某一农业著作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该著作是( )A、《四民月令》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9. “由于受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同盟会员‘误解自由、平等、独立诸理论’,缺乏服从意识,‘人人欲为首领’,所以‘团体终散,势所必然’”。上述材料适合用于解释( )A、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B、革命形势的复杂性 C、武昌起义的偶然性 D、革命思想的多元性10. 观察下图。报纸报道的事件(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标志着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标志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11. 1954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愿意参加这个会议,这个会议是为亚非和平和世界和平努力的,为扩大和平区域努力的。虽然参加会议的各国情况不同,而且会议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但是终能找到共同点。”这次“会议”的召开( )A、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B、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C、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D、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12. 文字的起源往往伴随传说。某文字起源传说如下:“使者,他的嘴沉重,不能复述。因为使者的嘴沉重不能复述,库拉巴的国君轻拍陶泥,把他的旨意写在泥板上,在此以前,把旨意写在泥板上尚未有过……库拉巴国君把旨意刻在泥板上,确实如此”。据此推知( )A、该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罗摩衍那》使用该文字写成 C、该传说流传于尤卡坦半岛等地 D、该文字的书写材料是莎草纸13. “查理曼加冕事件是查理曼(法兰克国王)和利奥教皇事先共同秘密策划的一出政治戏剧,这与我国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的黄袍加身有异曲同工之处”。据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是( )A、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互相利用 B、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中西方政治文化存在交流借鉴 D、查理曼加冕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14. 下图是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含了某古代文明遗址、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现代化的建筑。下列成就属于该古代文明的是( )A、采用20进制 B、发明了“浮动园地” C、编制人口调查表 D、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15. “政治上,强化西班牙本土与大西洋彼岸美洲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有其必要,但在经济上,将白银从美洲运到太平洋彼岸,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该城成为欧洲经济与中国经济接合的轴心,成为17世纪东西两半球的会合之处。”该城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6. 恩格斯说:“公社无疑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第一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指的是( )A、公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第一国际直接指导了巴黎公社 C、第一国际推动巴黎公社的诞生 D、巴黎公社由法国工人自主发动17. 下图是1898年纽约漫画《没有批评的机会》,英国、法国、德国、沙俄、日本等在分“China”蛋糕,美国在另一桌,餐盘里是一块小小的蛋糕“古巴”,桌上有个标有“菲律宾岛”的醒酒器和标有“波多黎各”的瓶子,英国朝着美国眨了下眼,美国保持了风度,德国、沙俄表情很不满意,日本偷着乐,意大利国王和奥匈帝国皇帝则趴在栏杆上羡慕。该漫画旨在反映(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C、“有效占领”原则成为共识 D、列强之间扩张与争夺不断加剧18. “汉倭奴国王”金印,1784年出土于日本福冈。《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57年)汉光武帝赐印给倭国。这是中国史书对日本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记载,而江户年间又发现了金印实物的存在。但日本的中国史专家很长时间对此不敢相信,认为是伪造的。此后,在中国云南昆明和江苏扬州分别出土了“滇王之印”和“广陵王玺”,与福冈金印形制相似,字体也差不多,这证明福冈金印确实是实物。据此可知( )A、二重证据法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不大 B、掌握多元史料更有利于历史研究 C、文献史料对探寻历史真相毫无作用 D、只有实物史料才能接近历史真相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共52分)
-
19.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重大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政权变更频繁,旧的士族不能长久维持其强势地位。不断变换的新的统治者需要摆脱旧的士族势力的羁绊以加强自己的权力,需要从更广大的阶层中选拔出贤能来治理国家,建立新的全面的统治基础。这就需要改变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打破“但取门资、不择贤良”的九品中正制。南北各朝为了建立新的取士用人制度,相继进行了一些尝试。
——金滢坤《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人才难得,使元仁宗(1311—1320年在位)认识到选举制度的重要性。仁宗在恢复科举制时说:“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致此,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据统计,元代共开科16次,共录取进士1135名,与宋代大量的开科取士、网罗人才相比可谓微不足道,而且由于四等人制这种歧视政策在科举考试中的影响,入选的汉人数量更少。
——摘编自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隋朝科举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科举制形成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背景、目的和影响三方面评价元仁宗恢复科举制的做法。20.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格局中,可以看到欧洲社会的向前发展和逐渐的开放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要理解公元1000年后西欧的城市自治的起源,必然要考察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封建时代的封建制的要义,甚至要分析西罗马帝国时代的城市自治制度遗产。对于封建制度的状况可谓众说纷纭,但是总体上会认同西欧在封建制下形成了分散化的权力结构。而随着中世纪各主要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壮大,城市居民追求政治利益的行动也是必然的。
——摘编自陈兆旺《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制度分析》
材料二 12世纪以来,随世俗文化的兴起,以城市为中心掀起一股罗马法的复兴运动,市民阶层援引《查士丁尼法典》中关于绝对的、无条件的私有财产权观念,为自己的活动寻求法律依据和国家的认同,城市商业法规冲击了旧的习惯法、庄园法,间接地打击了割据,加强了集权;而君主们则吸收罗马公法中伸张君权的原则来加强统治,二者殊途同归,找到了相互为用的契合点,他们共同营造着一个更为现实和理性,并体现出民族意识的统一的国家政体。
——摘编自王越旺《罗马法的复兴与中世纪西欧王权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条件。结合所学,指出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分散化的权力结构”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的地位。21. 回眸近代科学革命的历程,认识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科学革命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近代科学革命构建了一幅世界新图景,在新的世界图景里,万事万物不是由神圣的天意来决定,而是遵从自然规律。在近代科学革命中天文学家伽利略创立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牛领创立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法,为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近代科学革命还引起了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如大学开始设置更多的自然科学课程,以满足人们希望掌握科学知识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需求。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材料二 这些发明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几乎使我们难以一一详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三个原则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第一个原则就是以机器——快速、规则、准确而且不知疲倦——替代人的技能和努力;第二个原则就是用没有生命的动力资源替代有生命的动力资源,特别是引进了能够将热转化为功的发动机,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并且几乎是无限的能源供应渠道;第三个原则是大量使用新的材料并且合成了许多新材料,特别是用矿物资源替代了植物或者动物资源。这些改良就构成了工业革命,它们使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摘编自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近代科学革命的意义,并写出牛顿的重大科学成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三个原则”分别指什么,并举例加以说明。22. 人口迁徙既是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又是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贵霜帝国铸造钱币的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根据《历史·选择性必修3》等整理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贵霜帝国钱币的史料价值,列举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交往的相关史实。(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相互学习的认识入手,结合人类文明演进的相关史实,以“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史实列举充分,观点陈述正确,结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