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4-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
1. 一位外国学者根据区域景观差异将中国各区域命名为“金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与“银色中国”。而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域,如“中原”“江南”“巴蜀”“西域”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各区域名称、景观搭配正确的是( )A、甲—金色中国—沃野千里,麦浪滚滚 B、乙—黄色中国—大漠戈壁,黄沙漫漫 C、丙—银色中国—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丁—绿色中国—山青水碧,鱼米之乡(2)、图中的中原地区、巴蜀地区等区域属于地理区域中的(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3)、对图中区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中原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 B、巴蜀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江南地区1月均温高于0℃ D、西域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 下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水稻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2)、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3)、关于图1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区有黄河水灌溉,形成塞上江南 B、②地区有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流经 C、③地区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④地区位于亚热带,半湿润区3. 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1)、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范围最大的是( )A、区域① B、区域② C、区域③ D、区域④(2)、区域①与区域③地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纬度(3)、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4. 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首期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原因是( )
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为“世界屋脊” ②气候寒冷,与南北极相似
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④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本次科考发现青藏高原开始变湿变暖,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冰川面积加大,高原生物数量迅速增多 B、冰川融化加剧,河流源头水量增加 C、冰川崩塌常见导致地震灾害频发 D、湖泊水位上升,咸水湖成为淡水湖5. “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路线游学中国。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条路线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2)、当沿路线Ⅰ走到甲时,最后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漠孤烟直 B、水村山郭酒旗风 C、林深不知处 D、风吹草低见牛羊(3)、当沿路线Ⅲ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的差异有( )①农耕区和畜牧区 ②香蕉和柑橘 ③陆运和水运 ④屋顶坡度大和屋顶坡度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 下表是我国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研记表,记录了当地农业生产活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间
6月-10月
10月-次年6月
农业生产活动
玉米生长与收割
冬小麦生长与收割
(1)、该区域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2)、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梅雨 B、台风 C、酸雨 D、春旱(3)、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该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 C、该地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 D、该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玉米7.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局部),完成18--20小题。(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的城市甲是( )A、武汉 B、长沙 C、南昌 D、重庆(2)、某游轮从宜昌向湖口航行,行至城陵矶与湖口之间时发现水量明显增加,是因为该河段( )A、降水量大 B、支流多 C、蒸发量小 D、用水量少(3)、图示长江河段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之称,与该美称密切相关的有利条件是( )①径流量大 ②通航里程长 ③运输能力强 ④水能资源丰富 ⑤水流平缓,江阔水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二、综合题(60分)
-
8. 东北地区的同学对家乡农业生产及环境进行了调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营农场。
材料二: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
材料三:左图示意东北地区略图,右图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环境变迁调查报告。
(1)、东北平原在冷湿气候特征下发育了(土壤类型),作物熟制。(2)、左图甲、乙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是 , 并从地形和植被两方面阐述你的理由。(3)、东北五常大米品质优良,从气候角度说明出五常市种植水稻品质高的原因。(至少两条)(4)、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5)、说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至少两条)9.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对照界线A的描述,完成界线C的内容。线C:我是西北地区和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一线,确定这条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气温/地形)
(2)、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中内容。甲地
乙地
1月平均气温
0℃以下
A
年降水量
多于400毫米,少于800毫米
B
气候类型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D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和糖料作物
小麦、甜菜
E、F
(3)、丙地区自然景观分布从东向西有什么变化,并简要分析原因。10. 左图示意我国荔枝产区分布,右图为茂名气候资料。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一般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8-26℃,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2℃,以免遭受冻害。四川只有合川地理环境有利荔枝的生长:合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357天,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8.2℃。合江光照多但弱,荔枝树生长较缓慢,荔枝开花和果实生长期拉长,成熟期推迟,具备了适宜荔枝生长发育和培养的良好自然环境,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合江荔枝。
(1)、我国荔枝产区集中分布在福建省、省以及自治区,云南、四川和海南等省份也有分布。(2)、茂名产区位于“五带”中的带,其气候特征是夏季 , 冬季。(3)、冬季气温过低将导致荔枝颗粒无收,因此,对合江产区荔枝生长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合江产区荔枝初次上市时间比茂名产区晚,其原因是。(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四川合江成为我国荔枝集中产区的主要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