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1)、南朝四百八十寺,。(2)、 , 听取蛙声一片。2. 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ng
shùn jiān
gē da
kāng kǎi
chún shú
tái xiǎn
3. 下面对生字的归类整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拙、政、盏、制、蔗、掷”这些字的声母都是“h”。 B、“坦、篮、案、毡、滥、斑”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n”。 C、“帘、素、蒜、贡、巍、萍”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 D、“屉、唇、厨、圈、毯、迈”这些字都是半包围结构。4. “别出心裁”的“裁”在字典中的意思是( )A、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 B、控制;抑止 C、衡量;判断 D、安排取舍5. 下面词语中,与音乐艺术无关的一项是( )A、天籁之音 B、余音绕梁 C、惟妙惟肖 D、黄钟大吕6. 对《好的故事》一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创作于1925年。 B、“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一个美丽、甜美、神秘的梦境。 C、课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给读者强烈的冲击。 D、文中“昏沉的夜”表面指夜晚时分,实际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7. 《竹节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儿时玩具带来的快乐,下列情节与课文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A、迷上竹节人——做竹节人——斗竹节人——没收竹节人 B、斗竹节人——没收竹节人——做竹节人——迷上竹节人 C、做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竹节人——没收竹节人 D、没收竹节人——做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竹节人8. 按要求做题。(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①居临 ②排倒
③身骨 ④望际
A.无数革命先烈宁愿 , 也要挥卫祖国领土完整。
B.同学们 , 俯瞰山下秀丽的景色。(2)、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用一段话写下来。严厉的目光 温暖的目光 黯淡的目光 柔和的目光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小女孩刻苦学习的努力励志故事感动了全校。
(4)、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两人是知音。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使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魏乎若太山。”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三星堆与《山海经》
【新闻】
财报网(2024年12月11日):2024年12月2日,《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宣介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盛大开慕。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四川广汉三星推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国文聚(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文奇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将观众带入神秘的古蜀文明世界,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之旅。
【文物介绍】
商青铜大立人像
·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钢像重约180公斤。
·“世界铜像之王”。
·头戴高冠,衣服纹饰繁复精丽,双手环握中空,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商青铜神树
·共八棵。目前修复完整的一号神树高达396厘米。
·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
金杖
·直径2.3厘米,长143厘米,重约463克。
·金杖的一端有长约46厘米的三组雕刻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为两个前后对称的巫师头像;另两组图案相同,均为两背相对的鸟和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下还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青铜神坛
·高53.3厘米。
·青铜神坛由兽形座、立人座、山形座和盝顶建筑、立鸟等构成,大致可分三层,底层是一对头尾相向的神兽,中层为四立人及头顶的山峰,上层有建筑及人物、飞鸟造型等,建筑额间有人首鸟身神像。
黄金面具、金鸟形饰
·黄金面具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重黄金面具,约280克,含金量约85%,因为面具太厚,不需要支撑就可以立起来。
·金鸟形饰非常薄,仅有0.12毫米,像展翅欲飞的金凤凰、金孔雀。
青铜大面具
·宽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重65.5公斤,是目前全世界范圆内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大型青铜面具。
·面具的眉部、眼睛、嘴唇线条流畅、棱角分明,面具呈“U”形,粗长眉毛作扬起状,庄严肃穆的表情传递着威仪感。
【山海经】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的内容,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和审美取向。它通过对山川、草木、乌兽、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描述,以及对神话传说、奇人怪物的描绘,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上古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充满了神秋和奇幻色彩,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对后世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奇遇三星堆》沉浸探索展宣介会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盛大开幕。
②三星堆的商青铜神树共八棵,其中一号神树高达396厘米,神鸟立在果枝上。
③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
④《山海经》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仿照《竹节人》写同学斗竹节人入迷的样子,写写小亮阅读《山海经》入迷的情景。(3)、大胆想象,说说三星堆青铜太阳形器的特点以及用途。(4)、学校开展“三显堆与《山海经》”主题班会,请你写一段开幕词。10. 鲜香四溢的这碗面①中国的面食种类众多,而我尤爱襄阳牛杂面。襄阳牛杂面汤色红亮、麻辣鲜香、祛寒除湿、回味悠长,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地方美食,深受襄阳人喜爱。
②襄阳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有牛杂面馆,而每家的滋味皆不同,关健在于汤料的配方各不相同,各有秘方妙招。其中一桥头的几家牛杂面馆,每天早上都有不少人排队,若逢节假日,排队个把小时也不稀奇。
③襄阳牛杂面据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桥头曾是会馆码头林立之地,聚集了大量码头工人、经商小贩,也因此布满了各种面馆。有聪明的面馆老板,把牛杂买回来,洗净切块,掉水炖烂后浇到面条上,因为物美价廉,很快被抢购一空。这种面通过不断改良,吸收外地做法,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独具特色的襄阳牛杂面。
④每家面馆,也都兼容并蓄地经营着牛杂面、牛肉面、豆腐面、海带面、猪血面、炸酱面、酸辣面等十几个品种,价格高低有别,口味也各不相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因为面条过开水时装在竹漏勺里,本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窝子面”。早餐时吃上一碗窝子面,成为许多襄阳人的心头好。
⑤每天清晨,大街小巷中,随处都可以听到“老板,来二两窝子面”的吆喝声。因为牛杂面油厚、麻辣,为了化解油腻,往往需要配一大碗本地产的应时黄酒,有的人还要吃几瓣大蒜。一碗牛杂面、一碗黄酒、几瓣大蒜下肚后,顿时胃暖肠饱,浑身发热,倦意全消。
⑥牛杂面诞生于市井之间,注定了这是一道大众美食,很受欢迎。早餐吃牛杂面,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021年9月,三度邀游太空的襄阳人聂海胜,在《开学第一课》上说,回来后最想吃的是家乡的牛杂面,让襄阳牛杂面更是声名远播。襄阳牛杂面变成了一种思乡的符号,成为率引游子回家的长绳。一碗面,已不再是一婉面,而成为乡愁中冒着热气、味道最浓郁的一部分。
(1)、结合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形容名声很大,远近皆知。
(2)、读第①自然段,说说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请围绕“面还是原来的味道吗”,写一写游子忐忑不安或欣喜若狂时的心理活动。(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襄阳牛杂西变成了一种思乡的符号,成为牵引游子回家的长绳。
(5)、家乡美食是家乡的一种符号,一张名片。请给你熟悉的一种家乡美食写一段话,介绍美食的特点或做法。11. 综合活动(1)、课外活动。把书籍与相应阅读内容用线连起来。《童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爱的教育》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 个人成长的记录,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国演义》 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2)、走进经典,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① , 怜子如何不丈夫。
②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3)、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需要协商解决。请围绕“为了扩宽道路,是否应该砍掉道路两旁的大树”说说你的看法。12. 习作实践(选做一题)(1)、“真的,谢谢你!”是一句使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请你拿起笔,让笔尖流出的故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用环境描写推进情节发展,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2)、唱歌、跳舞、练书法:读书、旅行、学电脑…多彩的活动让生活更加美好,请选择一项你喜欢的活动,围绕这个中心话题,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13.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劝学
【唐】孟郊
击石①乃有火,不击元②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③ , 他得非我贤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注释】①击石:击石取火。②元:同“原”,原本,本来。③运:运用,亦可理解为努力。④贤:德行,才能。
(1)、这首诗采用( )的写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一个哲理。A、以物喻理 B、借物抒情 C、借物喻人(2)、第一句从( )两方面描述了击石取火是人类最早的取火方法。A、虚实 B、难易 C、正反(3)、结合古诗内容,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4)、下面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比喻尤为新巧贴切。 B、这首诗体现了孟郊严谨治学的态度,文字力求达意。 C、相信书本,从中学习前人的思想和经验,进而收获知识。 D、学习和做事要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14.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①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剂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②之。临终③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负:背着。②易:更换。③终:去世,死。
(1)、与“题其衣裳”中的“题”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题西林璧 B、墨梅图题诗 C、先立表题(2)、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无常师(固定的) B、观书有合意者(符合心意) C、门徒悦其勤学(散佩、喜欢) D、临终诫曰(训诫、批评)(3)、“行尸走肉”出自此文,请写出两个你积累的出自古诗或文言文的成语。①《》成语
②《》成语
(4)、任末好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出其中的两点。二、名著及现代文阅读(11分)
-
15. 阅读积累(1)、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可以联系自己的想开去,还可以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2)、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留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感受人物形象,也可以借助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16.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尊重
选文一:卖炭者与绅士
昨天,诺琵斯和培谛相骂了。
培谛年纪顶小,是个卖炭者的儿子。诺琵斯因为自己的理错了,无话可辩,就说:“你父亲是个叫化子!”培谛气得连发根都红了,不做声,只籁簌地流着眼泪。好像后来他回去向父亲哭诉了。
午后上课时,他那卖炭的父亲一全身墨黑的矮小的男子就携着他儿子的手到学校里来,把这事告诉了先生。我们大家都默不作声。诺琵斯的父亲照例正在门口替他儿子脱外套,听见有人说起他的名字,就问先生说:“什么事?”
“你们的诺琵斯对这位的儿子说:‘你父亲是个叫化子!’这位正在这里告诉这事呢。”先生回答说。
诺琵斯的父亲脸红了起来,问自己的儿子:“你曾这样说的吗?”诺琵斯低者头在教宝中央,什么都不回答。他父亲捉了他的手臂,拉他到培谛身旁,说:“快道歉!”
卖炭的好像很对不住他的样子,连连说:“不必,不必!”想上前阻止,可是绅士不答应,对他的儿子说:
“快道歉!照我所说的样子快道歉,‘对于你的父亲,说了非常失礼的话,这是我所不该的。请原恕我。让我的父亲来握你父亲的手。’要这样说。”
卖炭的越发现出不安的神情来,好像在那里说“那不敢当”。绅士总不答应。于是诺琵斯俯了头,用断断续续的声音说:
“对于……你的父亲,……说了……非常失礼的话,这是……我所不该的。请你……原恕我。让我的父亲……来握……你父亲的手。”
绅士把手向卖炭的伸去,卖炭的就握着大摇起来。
选文二:小泥瓦匠
到了四时,我们坐在安乐椅上,吃牛油面包。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粘着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拭,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抑住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拭净了。
我们在游戏中,“小泥瓦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替他缝缀。“小泥瓦匠”红了脸在旁看着。
我将滑稽画册给他看。他不觉一一装出画上的样子来,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破帽。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兔脸给我看,当做答礼。
安利柯啊!你去拭椅子的时候,我为什么阻止你,你不知道吗?因为如果在朋友面前拭,那就无异于骂他说:“你为什么把这弄龌龊了?”他并不是有意弄污,并且他衣服上所沾着的东西,是从他父亲工作时粘来的。凡是从工作上带来的,决不是龌龊的东西,不管他是石灰、是油漆或是尘埃,决不龌龊。劳动不会生出龌龊来,见了劳动者的人,决不应该说“啊!戴叔啊!”应该说“他身上有着劳动的痕迹。”你不要把这忘了!你应该爱“小泥瓦匠”,一则他是你的朋友,二则,他是个劳动者的儿子。
你的父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龌龊:
(2)、读选文一,父亲为什么要儿子照着自己的话说?(3)、读选文二父亲的信,说说父亲“偷偷地拭净”椅背上白粉的原因是什么。(4)、比较这两则选文,说说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5)、读题目“尊重”,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与人友好相处。17. 语言运用学校邀请京剧名家走进校园,准备打造“儿童京剧”特色学校,弘扬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请你为主题活动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下面是京剧名家的一项是( )A、梅兰芳 B、余开源 C、苏金伞(2)、下面的词语与戏剧有关,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说句子。亮相 压轴 对台戏 粉墨登场
(3)、宣传委员准备在校广播站介绍京剧,下面是他写的介绍片段,请你帮忙完善一下。A京剧,又称京戏,中国国粹,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B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等(行当 行头),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C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D2010年,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①A句表述不准确,应在“”后面加上“”。
②B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是“”。
③C句的标点使用不恰当,“”应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