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字词达人挑战

  • 1. 下面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和(cān)役(pú)黄鸡(mēn)时(zhàn) B、厚(dūn)白云(guān)绳(jiāng)断(jiān) C、山(yān)褴(lǚ)账簿(bù)头晕目(xuàn) D、( huáng )坚(jìng)除(tī )热(zhì)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通霄 空虚  沸藤 涛涛不绝 B、倒霉 局势 辟静  跃跃预试 C、搅和 宽慰 叹息 精兵减政 D、抵抗 防御 耽搁  翻箱倒柜
  • 3.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万水千山只等闲  烈火焚烧若等闲 B、纤纤擢手 味平生 C、终日不成  李杜文 D、有一死  根深蒂
  • 4.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勤奋刻苦,在于善于总结方法。 B、陆游虽然早已辞官归家,但是心中仍旧牵挂朝堂,时刻关注国家局势的变化。 C、尽管王勃知道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所以他并不因离别而伤感。 D、即使身处艰难和困苦的境地,他们依然秉持自我锤炼的态度,勇往直前。
  • 5. 下面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阳春三月,万象更新 , 农民伯伯又开始耕种了,农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某地发生了一起警匪枪战事件,罪犯被当场击毙,真是死得其所 C、上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他总结原因后这次考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D、老爸的习惯很不好,总是乱放东西,所以每次找东西都要翻箱倒柜
  • 6. 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下列即兴发言中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哥哥的婚宴上,小红对哥哥说:“祝你学习进步,长命百岁!” B、在爷爷的寿宴上,小芳向爷爷祝寿:“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C、班级来了一位学习基础比较差的新同学,小明在欢迎会上说:“欢迎你,听说你学习成绩不好,别拖我们班的后腿哦!” D、李刚夺得了短跑冠军,领奖时说:“感谢其他运动员,感谢他们的失败,让我拥有成功。”
  • 7. 下列句子中与“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所用的表达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B、时间可过得真快啊.六年的时光,眨眼间就过去了。 C、这天太热了,我渴得嗓子都快冒烟了,给我一桶水,我也能喝下去。 D、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
  • 8. 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节目习俗都蕴含者美好的寓意。下列习俗和寓意对应不恰当的是(  )
    A、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B、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喜气盈门 C、过年时吃汤圆——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D、过年时守岁——寓意辞旧迎新
  • 9. 下列古诗词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10. 六年级(2)班准备开展班级读书会,下列最适合作为读书会主题的是(    )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 11. 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下列关于读书、交流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但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沉下心来读,越读会越有味。 B、读名著时,要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时若能做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 C、在进行读书交流时,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如果别人的观点跟自己的不一样,就要旗帜鲜明地反驳他(她),说服他(她)同意自己的观点。 D、读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名著,可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阅读时随时查阅;还可写出全书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 12. 给班级图书角分类整理,外国名著类中语句和书名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别妄想我会交出大拇指。”阿卡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所有的,都愿意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汤姆·索亚历险记》 B、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像星期五这样忠诚老实、听话可爱,他没有脾气,性格开朗,不怀鬼胎,对我又顺从又热心。--《鲁滨逊漂流记》 C、她身上的水珠如同珍珠一般洒在她那绸缎般的羽毛上,闪闪发光,小灰雁漂亮得像一位公主,她已经恢复了健康。--《骑鹅旅行记》 D、又有一道强光照亮树林,随即传来很大的碎裂声,仿佛要将树顶打在男孩们的头上,他们紧紧抱在了一起,心中十分惊恐,心情也随之降到了谷底,然后几滴雨打在树叶上。--《汤姆·索亚历险记》
  • 13. 明明准备朗诵一组通过托物言志的方法来表达诗人志向的诗,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1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 15.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第三次航海经历的事情是(   )
    A、救星期五 B、经营种植园 C、做独木舟 D、写落难日记
  • 16.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没有参与的事情是(   )
    A、被困山洞 B、法庭作证 C、寻找宝藏 D、救道格拉斯夫人
  • 17. 《骑鹅旅行记》中,“大海中的白银”这一章节中,“白银”指的是(    )
    A、鲸鱼 B、浪花 C、珍珠 D、鲱鱼
  • 18. 下面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骑鹅旅行记》中狐狸斯密尔因为没有参加“鹤之舞表演大会”而受到了严厉的惩办,被驱逐出境。 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刷墙时耍了一个花招,让所有路过的男孩子都以能够替他刷墙为荣,并且给了他很多小礼物。 C、《鲁滨逊漂流记》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主人公鲁滨逊共四次出海,第三次出海时,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沦为奴隶,逃出来后抵达巴西。 D、《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本想阻止一只大雄鹅飞走而爬上了鹅的背,开启了一场“骑鹅旅行记”。
  • 19.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写好汉字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请你帮助明明同学完成下面的看拼音写词语题。
    (1)、读书,可能是成本最低的“自我修炼”。当你因无liáo而 pái huái的时候,书中细nì而富有启迪的语言能够kuān wèi你的心灵,给你呈现一个jié rán不同的观点或方法,帮助你学会kòng zhì情绪,lǐ zhì面对事情。
    (2)、清明假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人寄情山水,感受春光的明mèi , 山水的chén yù , 月光的皎洁;有的人探寻寂静的小巷,寻一茶室,捧一本书jí , 享受时光的漫长;还有的人走进gé mìng圣地,寄托āi sī
  • 20. 这是读书演讲现场中一位同学的演讲片段,请你按照要求帮他完成。
    (1)、下面语段中有4处错误,请在原文中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共4处)

    老师常教育我们说: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而想要头脑和内心丰富,就离不开读书和学习,事实确实如此,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老师还说,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更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早日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的人才。

    (2)、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四字词语。

    读书节吸引了很多同学参与其中。学校报告厅人潮涌动 , 图书馆

    , 操场  , 戏剧社团

    (3)、根据例句,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在歌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利用句中相同的环境,描写“我”心情不好的状态)

二、诗词达人挑战

  • 21. 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等,都是文人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王建的“” 借中秋之月,抒发思念之情;郑燮的“”借竹子来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林逋的“”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姿态和香气;希运从“”告诉人们一切成就都要经过一番磨练得来,不是轻易可获的。不管是朱自清先生的“聪明的,你告诉我,”,还是汉乐府《长歌行》中的“”,都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2)、“”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及时,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  ,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告诫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提醒我们要多读书,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
  • 22. 非连续文本

    六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了解伟大奋斗历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其中的练习。

    材料一:

    ㅤㅤ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材料二:

    ㅤㅤ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2024年5月,金华某小学举行了“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少年”的主题读书活动,并开展了读书交流。

    活动一:诗词朗诵会表演时间:6月1日上午8:30地点:学校报告厅

    活动二:红色诗词书法作品展时间:5月23日——6月12日地点:学校长廊

    活动三:“童心向党·红色故事润心田”主题读书活动,开展读书交流。

    童心向党·红色故事润心田

    《小英雄雨来》读书交流会

    时间:6月5日(周六)上午9:00

    地点:学校报告厅

    主持:601事丁荟

    内容梗概:是中国作家管桦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东怀乡河两岸的百姓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顽强的斗争。少年儿童雨来带领一群孩子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通信、带路……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一个个故事中一位英勇无畏、聪明机智的小英雕形象跃然纸上。

    (1)、仔细阅读材料,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B、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C、红色诗词书法作品展在学校长廊举行。 D、诗词朗诵会表演于6月1日下午举行。
    (2)、【诗词朗诵会】亮亮搜集了很多红色诗词,下面诗句中,不属于红色诗词的一项是(    )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3)、【读书交流会】

    本次读书活动的主题是

    (4)、很想知道《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但又没有时间去现场,他可以通过阅读海报上的来了解故事。
    (5)、我们阅读了许多红色经典作品,以下能帮助我们深入体会作品思想感情的方法有(      )(多选题)
    A、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B、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C、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

三、阅读理解

  • 23. 阅读一

    奶奶的星星(改编)

    史铁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奶奶带给我的。

    每天都是奶奶哄我睡觉。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奶奶笑笑:“哟,我等不到那会儿呢。”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无知地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时的我对于奶奶说的“死”莫名的恐惧。

    有一次,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看着夜空,奶奶讲故事。奶奶的故事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我也释然了。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

    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1)、文章写了四件“我”和奶奶之间琐事,请抓住关键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事一:

    小事二:

    小事三:

    小事四:

    (2)、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她的腰和背可真够漫长的”表达的意思。
    (3)、夏夜奶奶讲故事,主要是对奶奶的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
    (4)、读一读文中划横线的段落,想一想,这一段体现“我”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写一写你的理解。
    (5)、品读结尾,史铁生为什么要以“奶奶的星星”为题?写下你的理解。
  • 24. 阅读二

    母亲的月饼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时,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的传统月饼,哪里有如今的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的月饼。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简朴,却透着喜兴。旧时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的月饼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目前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仁,掺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把饼用擀面棍擀得很薄。我总是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做月饼嘛。

    每次和母亲争,母亲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圆,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月饼。当然,明白这一点,是在我长大以后,小时候,孩子都是不大懂事的。

    好多年前的中秋节时,我别出心裁请母亲动手再做做月饼给全家吃,其实,是为了给儿子吃。那时,儿子刚刚上小学,为了让他尝尝以往艰辛日子的味道,别一天到晚吃凉不管酸。多年不自己做月饼的母亲,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馅、和面、点红点儿,上锅煎饼,一个人“拳打脚踢”,满屋子香飘四溢。月饼做好了,儿子咬了两口就扔下了。他还是愿意到外面去买商店里的月饼吃,特别要吃双黄莲蓉月饼。

    如今,谁还会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月饼?谁又会愿意吃这样的月饼呢?都说岁月流逝,其实,流逝的岂止是岁月?

    (节选自肖复兴《我的父亲母亲》)

    (1)、请简洁地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动作,以下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母亲做的月饼不如店里买的。 B、体现了母亲做月饼的手艺熟练。 C、体现了母亲特别喜欢自己做月饼。 D、体现了母亲做月饼的工艺复杂。
    (3)、阅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我”家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的原因是什么?
    (4)、“多年不自己做月饼的母亲,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馅、和面、点红点儿,上锅煎饼,一个人“拳打脚踢”,满屋子香飘四溢。”作者这次写母亲做月饼是详写还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文章的结尾写得特别好。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习作

  • 25.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可以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幸福时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幸福时干渴难忍时可以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新的凉茶;幸福时考试成绩不好时老师一句鼓励的温暖的话语……

    要求:

    ⑴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完成写作。

    ⑵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让真情自然流露,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⑶文本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字数在4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