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8分)
-
1. 阅读下面《匆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fǎn____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就在这时候,liáo____亮的冲锋号响了,(甲)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乙),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丙)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反 嘹 fèn chī B、反 瞭 fèn cī C、返 瞭 fēn cī D、返 嘹 fēn chī(2)、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坚强 B、顶天立地 昂首阔步 坚毅 C、惊天动地 昂首挺胸 坚毅 D、惊天动地 昂首阔步 坚强(3)、文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 B、; ; ; …… C、, , 。 …… D、, , 。 ——(4)、关于文段中的语句表达,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在描绘自然景物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B、文段①画波浪线句子中,“去”和“来”、“枯”和“青”、“谢”和“开”是三组相对或相反的词语。 C、文段②画横线句子,运用了“站”“托”“顶”“猛”“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董存瑞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D、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董存瑞坚强勇敢、视死如归。2. 下列作家与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著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B、朱自清,著有《命若琴弦》。 C、老舍,著有《骆驼祥子》。 D、沈从文,著有《边城》。3. 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软弱。
②偶像会对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③青少年缺少“阳刚之气”,可能和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有关。
④如果孩子经常“宅”在家里,缺乏运动,性格也会更阴柔。
⑤近些年来,随着“韩流”等外来文化的冲击,“阴柔化”的男性偶像越来越受追捧,许多人的审美观也开始倾向于“娘化”。
A、⑤①④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③①⑤④② D、③②⑤①④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
4. 默写填空(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2)、 ,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3)、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史记》)(4)、 ,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5)、《竹石》中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但青竹仍傲然挺立的两句诗是: , 。(6)、小语学习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后,他用《石灰吟》中“ , ”激励自己,立志报效祖国,做一个清白正直的人。5. 阅读下面的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地白”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空明皎洁。 B、“湿桂花”体现出秋雨缠绵轻柔的特点。 C、前两句呈现了一幅幽静冷清的秋景图。 D、后两句含蓄地抒发诗人望月怀人的情思。6. 比较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乙】
太宗朝① , 有王著者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③ ,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末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执政时期。②右军:王羲之因普任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③笔札:书法。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非然也
②深得其法
③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④太宗益刻意临学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3)、甲文中两个学生有相同的老师,相同的学习环境和 , 因为不同的学习表现而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作者写此文是要告诉我们的道理。(4)、甲乙两文中,弈秋和王著都是老师,对比看,王著让太宗“笔法精绝”,作为老师,他是非常成功的,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剪纸——指尖绽放的非遗艺术
①剪纸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剪纸是传统手工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匠人精神,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其传承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等,剪纸艺术遗产先后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③中国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剪纸艺术至今大约有1500年历史。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五幅团花剪纸。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到了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④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所以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从整体来看,北方剪纸具有浑厚、粗犷、天真、朴实的特点,而南方剪纸则凸显灵动、纤细、柔美、严谨的特征。比如,朴素豪放的陕西剪纸,细致精巧的浙江剪纸,清新淳朴的福建剪纸,还有玲珑剔透的江苏扬州剪纸,以及工整细腻的东佛山剪纸等等。
⑤中国剪纸作品可以分为三:单色剪纸、彩色剪纸、立体剪纸。
⑥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福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折叠剪纸、剪影、撕纸都是单色剪纸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⑦随着剪纸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彩色剪纸的形式和技法在逐渐增多,有点染、色、分色、填色、木印、喷绘、勾绘和彩编等。诸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点染剪纸滋润、装饰性强;套色剪纸脆利、色块鲜亮;分色剪纸分色截然、色感丰富;填色剪纸则单纯、洁净、鲜明,均给人不同的感受。
⑧立体剪纸既可是单色,也可是彩色的。它采用了绘画、剪刻、折叠、黏合等综合手法产生的一种近于雕塑、浮雕的新型剪纸,它吸取了现代美术的技巧,充分体现了写实与美术浪漫的特点,使剪纸由平面感变为立体化,可用于观赏造型及儿童的手工制作等。
⑨中国民间剪纸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也是期望幸福美好的思想寄托。它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寓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其传承延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同、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根据相关文章删改)
(1)、本文按照顺序,依次介绍了剪纸的、发展历史、以及。(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比如,朴素豪放的陕西剪纸,细致精巧的浙江剪纸,清新淳朴的福建剪纸,还有玲珑剔透的江苏扬州剪纸,以及工整细腻的广东佛山剪纸等等。
(3)、文中⑤-⑧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剪纸艺术至今大约有1500年历史。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一路顺风快递哥
王彦
①最近常会想起他。说实话,已经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或者,根本就没留意过。当时我真正在意的是,他到底认不认路。
②春节前的一天晚上,和一个久违的同学相约吃饭。从地铁口出来走进一条小巷,左右四顾,突然觉得不太对劲。那家饭店是关门了?还是我迷路了?这时,同学打来电话催促:“不是说已经出地铁了,怎么还没到?”“又迷路了,哈哈——”话筒里传来一阵笑声。上学时,同学就知道我是个路痴。所以,听说我迷路了,她说了个“又” , 却并不意外,只是笑着嘱咐我打开手机导航,按地图走。
③“好,好。”我答应着,挂了电话。可这会儿偏偏手机信号不好,半天也联不上网。正着急,抬眼看见一快递员把车停在路口,边等红灯边拨电话。真是老天眷顾笨小孩,还有谁比快递哥更认路呢,我兴冲冲地走上前去:“请问,您知道贵德大厦怎么走吗?”
④“不在这条路上,你得走到前面路口,向右拐,然后穿胡同,走到头,再左拐……”“哦,右拐,然后到哪儿再拐?”见我一脸迷茫,快递哥爽快地说:“我正好也往那边去,上车,我带你一程吧。”上还是不上?我倒是犹豫了。那快递三轮车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铁皮箱,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快件,能坐的位置,只有快递哥的长条形座位,地方倒是够大,只是男女有别,和他并排而坐,不认不识的,又是晚上,安不安全?不上吧,正是下班的晚高峰,出租车一时半会儿打不到,而且辜负了人家的好意也不好。算了,我也干脆点,抬腿上车。
⑤平时没少和快递哥打交道,但坐快递车,还是头一回。正是深秋,北京冷风刺骨,大马路边儿上的梧桐树被寒风吹得瑟瑟作响,摇曳着干枯的沾染着冰霜般的树杈在风中站立着。这三轮车又无遮无挡,再加上车速很快,更添了几分寒意,我不禁拉低帽檐,裹紧大衣,眼睛余光扫过旁边的快递哥,却见他光着脑袋,迎着风。“这么冷的天儿,也不戴个帽子,不冷吗?”“习惯了。”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河北人,来北京3年多了,每天都跑这一片儿,清晨五六点出门,晚上九点以后才收工,经常周末也不歇。
⑥“这么辛苦啊?”我脱口而出。之前常因快件未及时到,没好气儿地打电话催促快递员,却从没想过他们这么不易和艰辛。“这不算什么,我当过兵,在部队摔打过,不怕吃苦。”他淡淡地一笑,车子依然开得飞快。我们边走边聊。他说,趁年轻多挣点钱,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再自己做点儿小生意。我问起他的父母,他只说昨天在母亲的电话里还听到她在灶台前翻动腊肉的声响。“我妈腌了好几块腊肉,一直舍不得吃”他高兴却又平静地说道。窗外寒风飒飒,看着他那火炭般黑红的脸颊和砂纸般的皮肤,让人不禁有些酸楚。
⑦“前面就是贵德大厦了!”他停住了车。“还是你的顺风车快!”我谢过快递哥,下了车。他呢,又像风一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⑧见到同学,迫不及待地告诉她,“今晚我遇到了个好人,他用快递车把我捎来的!”“要你钱了吗?”“啊?”我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
⑨同学这一问,倒是提醒了我。可下车时,如果他向我要钱,或是我掏钱给他,那原本简单的美好,恐怕要被抵消大半了吧?的确,他需要钱,但不是用这种别扭的方式,我也不想用钱去轻视他的尊严和善意。这个晚上,和久违的同学面对面坐着,却没了来时的兴致,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横亘在心里;而还不能算认识的快递哥、一个不知姓名的退伍老兵,于我而言,却是亲近的。
⑩这之后,每每收取快递,总不免想起他,他应该还光着头在风中的街巷间不知疲倦地穿行……不管怎样,我衷心祝福他:快递哥,一路顺风!
(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2月28日,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表。事件
快递哥的表现
“我”的态度
“我”迷路巧遇快递哥
①
②
③
面对辛苦不以为意,畅谈自己的理想
理解
快递哥将“我”送到站
像风一样,匆忙离开
④
(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①听说我迷路了,她说了个“又”,却并不意外,只是笑着嘱咐我打开手机导航,按地图走。(“只是”可不可以删去?请简要分析)
②正是深秋,北京冷风刺骨,大马路边儿上的梧桐树被寒风吹得瑟瑟作响,摇曳着干枯的沾染着冰霜般的树杈在风中站立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③窗外寒风飒飒,看着他那火炭般黑红的脸颊和砂纸般的皮肤,让人不禁有些酸楚。(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快递哥”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4)、母亲,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请你想象第⑥段中电话那头母亲的音容举止,并写一段描写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四、名著阅读(共10分)
-
9. 小语阅读名著《西游记》《朝花夕拾》,并写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1)、在上架书籍时,另一志愿者和小语讨论《朝花夕拾》。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此书是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全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B、此书从个人视角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C、书名的含义是: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最初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 D、整本书由《五猖会》《孔乙己》等十篇文章构成,在温馨的回忆里也夹杂了理性的批判。(2)、请根据问题补充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探究评价
小语:很多人都说猪八戒缺点很多,好吃懒做,意志不坚定,没什么优点,我却认为人的性格是多元的,特别在孙悟空第二次离开时,猪八戒劝说悟空归队时也表现出机智的一面。
请你结合小语所说的这一章节内容,分析猪八戒的机智。
(3)、小语发现,不同的名著中会出现一些相似的情节。如《西游记》中孙悟空“骗”走芭蕉扇,《朝花夕拾》中衍太太“骗”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的情节。同样是“骗”,你认为吴承恩和鲁迅设计“骗”这一情节的目的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五、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话,它是父母饱含温情的细细叮咛;有这样一句话,它是师长严厉的批评;有这样一句话,它是名人大家令你警醒的诤言……
请以“心中珍藏这样一句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⑵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