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古埃及人在莎草制成的莎草纸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用泥土制作软泥板并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楔形文字;殷商时期中国人将文字刻在牛胛骨、鹿头骨、龟甲上,创造了甲骨文(见下图)。这说明(     )

    A、文明具有多元特点 B、亚非文化交流加强 C、地域决定文化发展 D、西亚科技文化繁荣
  • 2. 公元前5世纪末期,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商人马库斯借给朋友卢修斯一笔钱,约定一年后归还,但卢修斯到期未还款。法庭审理后,判决卢修斯必须归还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若仍不履行判决,将被处以罚款,甚至可能被卖为奴。法官判定的依据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民法典》
  • 3. 李华同学在复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绘制了下面的结构图,你认为下图①处可填写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 4. 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曾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     )
    A、引领启蒙运动的潮流 B、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 C、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 D、推动了自治城市的出现
  • 5. 藤田是生活在孝德天皇统治中期的农民,在他的生活中可能有的体验是(     )
    A、因国、邵、里赋税不一而深感苦不堪言 B、耕地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C、成为某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D、身穿西洋大礼服,饮用着葡萄酒
  • 6. 16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番茄、马铃薯、玉米的形象被广泛绘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欧洲宗教改革
  • 7. 中世纪西欧受基督教的影响,儿童需要学习宗教入门书。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教育以培养具备身心健康、行为举止得体及睿智的绅士为主要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欧(     )
    A、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 B、自由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C、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
  • 8. 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材料体现了(     )
    A、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胜利 C、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 9. 17世纪40年代,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东西方(     )
    A、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 B、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 C、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 10. 对比分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

    ——《人权宣言》

    A、宣扬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 C、体现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推翻殖民统治并宣告国家独立
  • 11. 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140万人增加到320万人。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圈地运动 B、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马克思主义诞生
  • 12.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公社战士鲍狄埃写下《国际歌》,下图是部分歌词。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这首歌曲(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A、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B、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爆发 C、动员了殖民地人民推翻殖民者的统治 D、丰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成果
  • 13. “如果改革大业不是在专制皇权的主导下开始,那么反对派的实力将会强大得多,并会将改革完全倾覆”。可见俄国农奴制改革得以进行的关键是(     )
    A、世界大形势的逼迫 B、统治者的进取精神 C、人民对改革的认可 D、英法对俄国的援助
  • 14. 下图是美国工业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直接引发1865—1880年美国工业产量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国家独立得以捍卫 B、联邦宪法得以制定 C、国家统一得到维护 D、分权制衡贯彻实施
  • 15. “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了故事般的讲述。”材料中的“科学解释”指的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诺贝尔发明炸药 C、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D、达尔文的进化论
  • 16.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时,某历史小组就下列材料的史料价值展开争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伦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档案文件

    ②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1838年)

    ③梅雪芹正式发表的论文《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初探》(2000年)

    A、①是原始档案,可信程度最高 B、②是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C、③是现代论文,没有史料价值 D、①②③都可作为可信史料直接使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第19题1第20题1共52分)。

  • 17. 走进人物·感悟发展。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主题】人物策展·汲取智慧

    【项目目标】走近杰出人物,感受伟人的业绩,从中汲取智慧、获取精神力量、增强家国情怀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以“杰出人物·推动发展”为主题,整理了部分历史人物图片,进行布展

    贡献

    图片

    说明

    促进世界文明交流

    哥伦布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的隔绝状态,建立了美洲同其他大洲的联系。

    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华盛顿

    提高了生产力

    瓦特

    玻利瓦尔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以“名人语录·彰显智慧”为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设计展览。

    名人语录·彰显智慧

    伯里克利语录:“我们的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思想智慧:

    莎士比亚语录:“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思想智慧:

    马克思、恩格斯语录:“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思想智慧:

    结语:

    (1)、请你仿照示例,将任务一中①②③④处内容补充完整。
    (2)、分别简述任务二中人物语录蕴含的思想智慧,并据此为这一板面写出结语。
  • 18. 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围绕“工业革命”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任务一文本阅读】

    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成果的发明者多是一些工人……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任务二观点论述】

    时间

    事件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5年

    瓦特改进蒸汽机       

    19世纪初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1825年

    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世纪中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深刻改变着时代的面貌。请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9. 在历史的长河中,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相信,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成为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在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正如国王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当然,灭亡的不是法国,只是专制制度。相反,却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使法国重获新生。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二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摘自《人民网: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这场运动的名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场运动如何使法国“重获新生”。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你的认识。
  • 20.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世界历史发生了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大变局,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创造着自己的精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俄国问道】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顿固保荐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抽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情编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火》下

    【美国选择】

    材料二   资产阶级息于用宪法的形式,把他们在独立战争中所得到的权利巩固起来。1787年宪法对于公民的选举权都有财产和居住年限上的限制。甚至占全人口一半的妇女,最初也没有选举权。依据1787年宪法,印第安人不算美国公民。宪法并没有明文禁止黑奴制,而南方的种植园主则把黑奴制当做是各州自己的事。那便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线。

    ——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

    【日本崛起】

    材料三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保存(旧),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唯今之计,我当决断……断然废旧制,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脱亚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面对当时的境况俄国政府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写出美国为了扭转“日后的战争”局面颁布的重要法令。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变革的根本原因及其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