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识字与写字(10分)

  • 1. 将下列语段抄写在横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行款整齐。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冰心
  • 2.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举国huān qìng 的日子里,我们zhōng xīn 地祝愿祖国更加fán róng 昌盛。
    (2)、乡村改建后,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感受它zhǎn xīn 的面貌。小朋友们来到这里体验bá cǎo 割麦子等农活。他们累了就在果园里xián guàng  , 一会儿捕hú dié  , 一会儿捉mà zha  , 玩得可开心了。

二、选择题(18分)

  • 3. 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应(gōng)   提(gōng)    给(gōng)    口(gòng) B、(bō)      湖(pō)       血(pō)      船(pō) C、唬(xià)      人(hè)       威(hè)       惊(xià)
  •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胸膛  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B、撩乱  狲猴  烟波浩渺  冥目蹲身 C、繁忙  都督  眼急手快  情不自禁 D、霹厉  泄露  眷恋祖国  半夜三更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B、我国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C、“墨客”是指古时候专门卖墨汁的人。 D、诸葛亮知道周瑜顾全大局,忠厚守信,所以请他帮忙“造箭”。
  •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B、桑阴学种瓜(傍晚) C、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D、山衔落日浸寒(水中的波纹)
  • 7.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委婉地一针见血地之处了对方的错误。 B、刚才还滔滔不绝 , 老师一来,他立刻不说话了。 C、平凡人身上散发出的伟大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D、看着这样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
  •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爸爸去上班了。”小微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B、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C、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 9. 下列人物与其绰号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宋江—及时雨 B、吴用—智多星 C、李逵—黑旋风 D、武松—浪里白条
  • 10. 下面关于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动作描写) B、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语言描写) C、“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D、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神态描写)
  •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古典文学名著,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要细细琢磨,弄清意思后再继续阅读。 B、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C、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也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D、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成文中的“我”,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按要求完成任务(8分)

  • 12. 选择正确的短语填写到语段中的横线上。

    A.荒凉的戈壁     B.无舵的航船     C.断线的风筝     D.漫漫的黑夜

    ㅤㅤ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摇摇摆摆,不知归宿;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颠颠簸簸,没有方向;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 13. 根据所学内容积累填空。
    (1)、我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魅力,如 毛泽东,的刘伯承,的方志敏。(填四字词语)
    (2)、隔着门缝吹喇叭——。《有意思的谐音》
    (3)、诗中有伟大的母爱,“”,每当吟诵起《游子吟》中的这两句诗,我就想到游子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场景。诗中也有深厚的友情,“”这两句巧妙地把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融入景色之中。
    (4)、诗中有浓浓的家国情怀,“”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满腔悲愤与热切期盼。

四、阅读与鉴赏(29分)

  • 14. 阅读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芧 , 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有删减)

    【注释】①狙(jū)公:喜欢养猕猴的人。狙,猕猴。②俄而:一会儿,不久。③驯:驯服、顺从,听从。④诳(kuāng):欺骗,瞒哄。⑤与若芧(xù):给你们橡子,若:人称代词,你、你们。芧,橡实。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而焉 

    ②众狙皆而喜 

    (2)、养狙之人是如何使猕猴得到满足的呢?(用自己的话概括)
    (3)、出自这则小古文的成语是什么?
    (4)、这则小古文给你什么启示?
  • 15.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片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 , 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诸葛亮料定曹操一定不敢出兵,是因为(    )
    A、曹操的兵方太少,而东吴和驽汉联手,兵力非常多。 B、曹操胆小伯事,面对诸葛亮时,他的心里充满了畏惧。 C、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气而且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2)、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后来还要掉头?(    )(多选) 
    A、船一字摆开,可以增加受箭面积,确保箭的数量多。 B、为了让曹军看清楚东吴军队的阵势之大,以产生畏惧之心。 C、掉头可以让船的两面都受管,以增加箭的数量,利于保持船的平稳,也为借箭成功后离开节约了时间。
    (3)、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本片段内容说说。
  • 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壮士们的牺牲,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药品广告

    咳不容缓

    刻不容缓

    山地车广告

    骑乐无穷

    ①____

    补品广告

    鳖来无恙

    ②____

    (1)、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2)、细读【现实之痛】,简要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 17. 阅读

    莲花桥

    ①解放战争时期,一天晚上,区妇联主任莲花接到上级命令:天亮前必须在沂河上架起一座桥,以便解放军大部队顺利通过。

    ②莲花心急如焚,思量着:现在是晚上九点,到天亮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该怎么办呢?莲花立即召集几个姐妹商量,很快就有了一个架桥方案。她们走村串户说服群众,很快就备齐了架桥所需的材料。

    ③天刚刚亮,区长随队伍来到了沂河边。部队首长透过熹微的晨光,望着滚滚河水,心急火燎地问:“咦,怎么没桥?”

    ④区长责问莲花:“要你们架一座桥,到现在怎么连桥的影子都没有?你们竟敢拿命令当儿戏?”

    ⑤莲花听罢,并不辩解,而是快步走向前,高声喊道:“姐妹们,架起桥来!”

    ⑥她的声音如晶莹的水珠儿飞上天空。那些在河滩严阵以待的姐妹们,听到号令,纷纷扛起门板,跳进齐腰深的河水里。她们用身躯作桥墩,用门板作桥面,硬是在水中架起了一座桥。

    ⑦部队首长说:“我们不能踏着姐妹们过河,还是蹬水过河吧。”

    ⑧莲花在水中大声说:“首长,我们不是千金小姐,我们是响当当的沂蒙山妇女,扛得住!为了解放全中国,请同志们赶快过桥!”

    ⑨区长感动了,高声请求道:“时间就是胜利。首长,别犹豫了!”

    ⑩此刻,部队首长禁不住热泪盈眶。他看着河水中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目光,果断地命令道:“同志们,我们过桥,要走中间,轻踩快跑!”

    ⑪河水中,百名妇女如百朵怒放的莲花,灿烂的霞光照在她们身上,她们显得更加美丽和格外高贵。

    ⑫我们的钢铁战士,含着泪水,踏着“莲花桥”,一路冲向了胜利的前方!

    (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事件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

    A.筹备建桥材料

    B.部队含泪通过

    C.搭起人体浮桥

    D.接到建桥的命令

    (2)、第⑩段中,部队首长“热泪盈眶”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的题目“莲花桥”在文中有双重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莲花的话,我们看到了一位果断、坚强的沂蒙山女革命战士的形象。 B、文章第③段中,“心急火燎”体现出首长着急的心情。 C、文章第⑤段是对莲花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莲花以此回击首长和区长的批评。 D、文章第⑫段中,“含着泪水”是对战士们的神态描写,体现出军民鱼水情。

五、表达与交流(5分)

  • 18.  练习表达。例句“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从“冷”“静”“吵”中选择一个字,照着例句的样子写一写。

六、习作(30分)

  • 19. 习作。

    题目:夸夸我的____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件真实的事,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内心,语句通顺,书写规范,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