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水平调研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3-05 类型:开学考试

一、知识积累与应用(26分)。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shì)  下(sài)  千(zhàng)  人不(mèi) B、酒(zhuó)  然(yān)  胸(jīn)  微霜(bìn) C、(lè)  管(qiāng)  貂(qiú)  右苍(qín) D、雳(pī)  眉(é)  卢(dì)  下炙(huī)
  • 2.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是现代汉语“呢”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 安分守己的人。 B、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 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 搬弄是非 D、本刊将 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校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弱冠、而立、花甲、知命、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 5. 古诗词默写。
    (1)、《南安军》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情感一致的诗句是:
    (2)、《别云间》中表达诗人慷慨赴死的诗句是:
    (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写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的句子是:
    (4)、《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5)、出门东向看,。(《十五从军征》)
    (6)、?曹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8)、《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二、名著阅读:(5分)

  • 6. 名著阅读;根据《简•爱》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填地名),仆人贝茜(有的版本译为“蓓茜”)的关爱是简•爱灰色童年中的一抹亮色;在洛伍德学校,教师小姐的友谊和陪伴给了简•爱心灵的慰藉,让她学会宽容和隐忍……这些人,给了简•爱向阳生长的力量。
    (2)、 当简•爱与她深爱的罗切斯特走进婚姻殿堂时,发现了疯女人的存在,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当罗切斯特被大火烧成了残疾,简•爱又选择与他长相厮守。这是为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 , 发甲卒为穿圹 , 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 令“葬之于人腹肠”。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①棺椁( 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 kuàng):掘墓穴,挖坟坑;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B、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当面讽刺 C、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王乃使以马太官    属:通“嘱”,交付
    (2)、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3)、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 8. 文言文阅读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秭、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出师表》)

    【乙】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 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降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以先帝遗德

    ②诚宜开张圣听

    罚臧否

    ④悉以

    百姓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多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词严。 D、【乙】文中将项羽的失败和高祖的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特点。
    (4)、 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陈凌

    ①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随着这个日子日益临近,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②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之繁盛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③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这也正是需要持续用力的地方。这些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热播,到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再到《故宫日历》、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创产品热销,这类文化现象也从侧面说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⑤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⑥值得高兴的是,遗产日期间,多家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一边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一边是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非遗“触网”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生活。而这,也正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日报》2020年06月12日05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3)、简述文章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淮剧、董永传说、老虎鞋等非遗项目承载着盐城深厚的地方文化。请结合文章内容,为盐城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两条建议。

五、作文(50分)。

  • 10.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

    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⑴认真审题,想一想“在路上”的含义,确定合适的立意。

    ⑵“在路上”可能引发你很多联想。构思时要思考材料与立意的契合度,恰当选取材料。